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古尔图地区长尾黄鼠汉赛巴尔通体、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等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该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风险,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5 — 9月采用一日弓形夹法捕捉查岗果勒、布兰布拉克、白石头等地长尾黄鼠86只,无菌采集鼠体肾脏,试剂盒法提取全基因组DNA;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样本汉赛巴尔通体ssrA基因、伯氏疏螺旋体recA基因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Msp2基因。结果共检测86只长尾黄鼠样本,其中汉赛巴尔通体阳性42份,阳性率为48.84%;伯氏疏螺旋体阳性6份,阳性率为6.98%;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阳性3份,阳性率为3.49%。 布兰布拉克地区的汉赛巴尔通体感染率高于查岗果勒和白石头地区,白石头地区的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无形体感染率高于其他两地。结论新疆古尔图地区长尾黄鼠存在汉赛巴尔通体、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我国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lato),即莱姆病螺旋体菌株中bmpA基因及其人B细胞表位区的序列多态性。方法 选取61株莱姆病螺旋体分离株,PCR扩增其bmpA基因并测序后,结合4种基因型参考菌株序列,与从免疫表位数据库(Immune Epitope Database,IEDB)中查询到的B细胞表位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中国B.garinii基因型菌株的cluster2、cluster3以及B.afzelii和B.valaisiana基因型所有菌株与参考序列比对后发现分别有3、9、5和18个异义突变。B细胞表位改变主要发生在B.afzelii基因型全部分离株和B.garinii基因型的cluster3及5株非成簇菌株。B.afzelii基因型菌株在B细胞表位区的异义突变A125S影响了2个B细胞表位;B.garinii基因型的cluster3和5株非成簇菌株B细胞表位区的3个异义突变导致5个B细胞表位均发生改变。结论 中国莱姆病螺旋体bmpA基因在4种基因型间和B.garinii基因型内存在较大多态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莱姆病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效果,为莱姆病的临床治疗探索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根据莱姆病暴露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莱姆病患者,对其不同临床类型疾病,分别进行口服治疗和静脉给药,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共确认莱姆病患者400例,其中关节炎94例、神经肌肉炎92例、心脏损害36例,慢性轻度脑膜炎32例,和慢性疲劳综合征146例。两种治疗方案均有显著疗效,治愈率分别为88.45%和79.17%。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莱姆病临床疾病类型复杂多样,两种方法对莱姆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4.
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红艳  孙维旭  郝琴  史娟 《全科护理》2009,7(36):3377-3379
临床教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是护生实现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中间环节,也是其强化医学理论、护理理论及实践操作技能的手段。临床教学直接影响着整体教育质量,所以应该高度重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本文就目前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吉林省长白及通化县林区人群、生物媒介蜱和宿主动物鼠的莱姆病螺旋体感染情况。方法在长白及通化县林区采集人群血清,并随机选择采样点进行捕蜱、捕鼠。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血清,巢式PCR对蜱、鼠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并通过基因测序方法确定基因型。同时蜱、鼠标本接种BSK培养基进行病原分离培养。结果从长白及通化县检查到人群血清莱姆病抗体IgG阳性率,长白县为12.04%(36/299),通化县为9.35%(23/246);蜱的带菌率,长白县为27.08%(39/144),通化县为20.41%(20/98);鼠的带菌率,长白及通化县均为10.00%(4/40,1/10)。通过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蜱和鼠携带的莱姆病螺旋体基因型存在Borrelia garinii。结论从血清学上证实长白及通化林区人群存在莱姆病螺旋体的感染,从病原学上证实全沟硬蜱和黑线姬鼠是当地莱姆病螺旋体的重要传播媒介和宿主。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基于莱姆病螺旋体recA 基因,建立一种检测鼠中莱姆病螺旋体的real-time PCR方法。方法 通过GenBank分析比较莱姆病螺旋体recA 基因,选择其保守序列设计MGB探针及引物并进行方法学评估。并应用建立的real-time PCR方法和nested PCR方法对收集的123份鼠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real-time PCR方法仅对莱姆病螺旋体检测阳性,其最小检出浓度为101 copies/μL。标准曲线各浓度点Ct值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CV)分别为1.56%和2.30%。123份鼠标本中,real-time PCR检测59例阳性,nested PCR检测43例阳性。结论 新建立的real-time 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和特异的优点,可用于鼠标本中莱姆病螺旋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77.
目的:克隆并表达中国莱姆病螺旋体基因型代表菌株伽氏疏螺旋体( Borrelia garinii, B. garinii)PD91外膜蛋白A(OspA)的126~274 aa肽段,并对其免疫保护性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 B. garinii PD91的126~274 aa OspA肽段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构建pET-30a-OspA-pep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利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Ni-IDA树脂层析纯化,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其免疫原性。将不同剂量的重组OspA-pep(rOspA-pep)蛋白(20、30、40、50、60、80、100 μg)免疫新西兰家兔,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免疫前后的抗体滴度,选取产生抗体滴度最高的剂量组为最佳剂量组。用最佳剂量组的免疫兔血清进行体外中和试验以检测rOspA-pep蛋白免疫后血清抗体的体外杀菌能力,同时用最佳剂量的rOspA-pep蛋白免疫新西兰家兔,观察其抗体滴度变化。 结果:重组质粒pET-30a-OspA-pep构建成功并在宿主菌体内高效表达。Western blot表明rOspA-pep蛋白与 B. garinii PD91的多抗有明显的免疫应答。IFA检测结果表明rOspA-pep蛋白免疫后的兔血清IgG抗体滴度明显升高(最高可达1∶2 480),40 μg为rOspA-pep的最佳免疫剂量。体外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剂量rOspA-pep蛋白免疫家兔后产生的抗体对10 6个/ml的 B. garinii和阿弗西尼疏螺旋体( Borrelia afzelii, B. afzelii)型代表菌株PD91和FP1的中和率达100%,对10 7个/ml的FP1的中和率为100%,对10 7个/ml的PD91的中和率为60%。用40 μg rOspA-pep在1 d和30 d免疫新西兰家兔2次后,其抗体达到高峰,持续时间为3~4个月,之后抗体滴度逐渐下降。 结论:中国莱姆病螺旋体基因型代表菌株 B. garinii PD91的126~274 aa OspA肽段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其诱导的抗体有较好的体外中和能力,可作为中国二代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成分。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miR-630通过靶向BMI1对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检测MiR-630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增殖的情况;流式细胞术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miR-630对细胞周期和集落形成的影响;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630和BMI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流式细胞术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BMI1对miR-630在细胞周期和集落形成过程中的逆转作用。结果 miR-630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进程;miR-630的异位表达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克隆增殖行为;BMI1是miR-630的直接靶基因,miR-630可以直接调控BMI1的表达活性;BMI1异位恢复时,miR-630的增殖和集落形成的抑制能力也得到了部分恢复。结论 miR-630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和BMI1相互影响调控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79.
郝琴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1103-1103
<正>儿童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感染引起,肺部呈大叶分布的急性炎症,引起大叶性肺炎的常见诱因包括受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害气体吸入等[1]。本研究采用雾化吸入后胸部物理疗法及呼吸功能的训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青海省莱姆病的分布。方法 查阅1990年以来青海省人群莱姆病的血清检测数据,共收集到6个县(互助、泽库、同德、大通、祁连、循化)的血清学结果,将互助、泽库、同德县的血清学检测结果以及青海省环境和人为活动数据[包括海拔、人口足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温度等]导入MaxEnt软件,分析环境以及人为条件适宜的莱姆病潜在地理分布,然后以大通县、祁连县、循化县血清学数据作为验证数据,与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axEnt预测结果显示,青海省存在3个莱姆病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林区。在相关影响因子当中,NDVI对于模型的贡献最大;其次是人口足迹。用于验证模型的大通县、祁连县和循化县均分布于青海省东部。其中,循化县位于热点区域Ⅱ中,而大通县紧邻热点区域Ⅲ,位于热点区域Ⅲ的北部地区,祁连县不在预测的热点区域中,且莱姆病血清阳性率在3个调查县中为最低。模型运行良好[曲线下面积(AUC)=0.980]。结论 实际的人群莱姆病血清学数据与模型预测结果基本吻合。MaxEnt模型可用于莱姆病风险分布的预测。植被和人为活动可能与莱姆病传播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