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73篇
  免费   5514篇
  国内免费   5420篇
耳鼻咽喉   566篇
儿科学   1140篇
妇产科学   1281篇
基础医学   7189篇
口腔科学   843篇
临床医学   7656篇
内科学   11207篇
皮肤病学   1017篇
神经病学   2375篇
特种医学   19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3篇
外科学   5153篇
综合类   23661篇
预防医学   3851篇
眼科学   732篇
药学   11400篇
  97篇
中国医学   4100篇
肿瘤学   5070篇
  2024年   544篇
  2023年   1712篇
  2022年   1779篇
  2021年   1966篇
  2020年   1894篇
  2019年   2264篇
  2018年   1176篇
  2017年   1947篇
  2016年   2166篇
  2015年   2399篇
  2014年   3337篇
  2013年   3286篇
  2012年   4755篇
  2011年   5014篇
  2010年   4755篇
  2009年   4888篇
  2008年   5280篇
  2007年   5164篇
  2006年   4774篇
  2005年   4572篇
  2004年   3922篇
  2003年   3579篇
  2002年   2906篇
  2001年   2676篇
  2000年   2064篇
  1999年   1746篇
  1998年   1456篇
  1997年   1349篇
  1996年   1268篇
  1995年   1138篇
  1994年   984篇
  1993年   635篇
  1992年   502篇
  1991年   467篇
  1990年   353篇
  1989年   366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187-192
分子靶向治疗是在驱动基因指导下的治疗,开启了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与“精准”治疗时代。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淋巴瘤激酶(ALK)和原癌基因-1(Ros-1)等。EGFR 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治疗EGFR 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最有效药物,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但后期耐药问题不可避免。近年来,为优化TKI 治疗,EGFR-TKI 联合治疗应运而生,不断探索有效的EGFR-TKI 联合治疗的方案。如EGFR-TKI 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本文就一线EGFR-TKI 药物及EGFR-TKI 联合治疗在一线探索的有关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艾炷灸命门穴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脑组织中AGEs及其受体RAGE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炷灸命门穴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制备组30只,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制备组进行腹腔注射D-半乳糖500 mg/kg,每日1次,连续60天,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选取20只分为模型对照组、命门穴治疗组,艾炷灸治疗4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中AGES、RAGE表达水平,RT-PCR观察RAGE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AGES、RAGE及RAGE mRNA表达水平比空白组明显增加(P<0.01);命门穴治疗组脑组织中AGES、RAGE及RAGE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艾炷灸命门穴可以延缓衰老,其机制可能是AGEs的水平下调减少了对蛋白的直接修饰及抑制AGEs与特异性配体RAGE结合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亲环素-A(CyPA)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ELISA检测COPD患者与健康人血清sTREM-1、CTGF、CyPA水平。结果显示,COPD患者sTREM-1、CTGF、CyPA水平高于健康人。随着肺功能分级的增加,COPD患者血清中sTREM-1、CTGF、CyPA水平也随之增加。sTREM-1、CTGF、CyPA水平与FEV1/FVC呈现显著负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TREM-1、CTGF、CyPA水平是严重COPD的影响因素。结果说明,COPD患者血清sTREM-1、CTGF、CyPA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患者肺功能指标显著相关,可用于判断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4.
程序性坏死是由死亡受体介导的不依赖于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的细胞死亡方式,与细胞凋亡不同,其具有坏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程序性坏死受自噬、细胞器和蛋白质转换调节,在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肠病和老年痴呆等多种临床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在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部炎症和哮喘等)的发病过程中程序性坏死也起重要作用,其参与调控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但程序性坏死与其他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关系尚未阐明,未来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5.
76.
77.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继发肺部感染的炎性因子及Toll样受体7/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Toll like receptor-7/Interleukin-23/Interleukin-17,TLR7/IL-23/IL-17)信号通路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1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及感染严重程度分组,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者30名作为对照组,患者均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部分置于含有EDTA的抗凝管中,部分离心上清,-80℃保存待测。取部分血液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7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C及T细胞亚群比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结果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TLR7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感染组的TLR7表达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IL-6、IL-17、IL-23、TNF-α、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IL-2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P<0.05);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pDC、CD4^+、CD4^+/CD8^+比例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感染组的pDC、CD4^+、CD4^+/CD8^+比例高于未感染组,CD8^+低于未感染组(P<0.05);重度感染组的IgA、IgG、IgM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P<0.05)。结论COPD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TLR7表达上升,抑炎因子水平下降,促炎因子分泌增加,提示炎症反应持续。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茯苓抑制小肠收缩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小肠灌流技术,以平均肌张力为指标评价小肠收缩活性。小鼠离体小肠恢复自发收缩后,累积加入茯苓提取液,观察茯苓对离体小肠自发性收缩的影响;分别以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氯化钡(BaCl_2)和氯化钙(CaCl_2)致离体小肠痉挛性收缩,累积加入茯苓提取液,观察茯苓对不同工具药导致的小肠痉挛性收缩的影响;以阿托品(atropine)预孵育离体小肠,观察阻断M受体对茯苓抑制小肠收缩作用的影响;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将茯苓中的33个化学成分与M胆碱能受体(ID:3UON)进行分子对接,计算结合自由能,进一步从分子层面揭示其作用机制。结果:茯苓能够明显抑制离体小肠自发收缩,抑制Ach、BaCl_2、CaCl_2所致离体小肠痉挛性收缩;阻断M受体后,茯苓对Ach所致小肠收缩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茯苓中齿孔酸、松苓酸A、3-氢化松苓酸等多种成分能够与M受体结合。结论:茯苓抑制离体肠收缩的机制可能与阻断M受体有关,其中齿孔酸、松苓酸A、3-氢化松苓酸可能是茯苓抑制小肠收缩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9.
门桐林  李雪  袁秀敏  张璐 《癌症进展》2020,(6):563-566,613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0例NSCLC患者的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种组织中PD-1 mRNA和PD-L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SCLC组织中PD-1和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PD-1和PD-L1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4^+-PD-1、CD8^+-PD-1、CD14^+-PD-L1、CD68^+-PD-L1的表达水平。结果NSCLC组织中PD-1 mRNA和PD-L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03±1.92)和(4.95±1.09),分别高于癌旁组织的(1.72±0.81)和(1.25±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的NSCLC患者NSCLC组织中PD-1和PD-L1的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组织中CD4^+-PD-1、CD8^+-PD-1、CD14^+-PD-L1、CD68^+-PD-L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1和PD-L1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PD-1/PD-L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NSCLC的免疫逃逸过程,对其逃逸机制进行研究可以为NSCLC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