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19篇
  免费   1500篇
  国内免费   936篇
耳鼻咽喉   681篇
儿科学   3121篇
妇产科学   479篇
基础医学   1626篇
口腔科学   299篇
临床医学   7744篇
内科学   3380篇
皮肤病学   424篇
神经病学   271篇
特种医学   22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4192篇
综合类   14834篇
预防医学   3730篇
眼科学   3449篇
药学   5076篇
  39篇
中国医学   2331篇
肿瘤学   147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570篇
  2021年   768篇
  2020年   853篇
  2019年   838篇
  2018年   446篇
  2017年   752篇
  2016年   807篇
  2015年   1006篇
  2014年   1951篇
  2013年   2178篇
  2012年   2949篇
  2011年   3198篇
  2010年   3029篇
  2009年   3057篇
  2008年   3361篇
  2007年   3244篇
  2006年   3176篇
  2005年   3280篇
  2004年   2692篇
  2003年   2616篇
  2002年   2306篇
  2001年   1875篇
  2000年   1235篇
  1999年   1035篇
  1998年   1014篇
  1997年   979篇
  1996年   915篇
  1995年   900篇
  1994年   662篇
  1993年   448篇
  1992年   344篇
  1991年   327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240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棒复位内固定技术对于已行不当后颅窝减压术的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进行翻修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21例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患者在外院已行后颅窝减压术,3例患者行后颅窝减压术+枕颈内固定术。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颅颈交界区3D-CT及MRI检查,评估寰枢椎脱位和上颈髓受压的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棒技术行寰枢复位内固定,并取髂后上棘松质骨颗粒植骨融合。结果 本组患者的翻修手术均成功实施,术中未出现脊髓、椎动脉损伤。术后20例患者完成了6~24个月,平均12. 2个月的随访。3D-CT复查示,19例患者(90. 5%)获得垂直方向的完全复位,18例患者(85. 7%)获得水平方向的完全复位;植骨均出现融合,未出现钉棒脱落或复位丢失者。MRI复查显示,上颈髓受压均获得缓解。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从术前的(9. 8±2. 1)分提高到(14. 1±1. 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棒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已行不当后颅窝减压术的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是安全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颈项透明层厚度、肺静脉血流频谱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诊疗的1400例单胎孕妇作为筛查对象,应用超声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肺静脉血流频谱,根据检查结果将胎儿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结合胎儿超声心动图进行CHD的诊断,计算颈项透明层厚度、肺静脉血流频谱对筛查CH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将所有胎儿根据出生后结局分为健康组、低危组和高危组,比较3组不同妊娠结局胎儿的颈项透明层厚度、肺静脉血流频谱。结果1400例胎儿中颈项透明层厚度、肺静脉血流频谱异常115例占8.21%,产前诊断CHD为9例占0.64%,其中5例颈项透明层增厚,6例肺静脉血流频谱异常,二者筛查CH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5.56%、95.99%和66.67%、95.62%。高危组颈项透明层厚度显著高于低危组和健康组,高危组心房收缩期速度(A)显著低于低危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静脉前负荷指数(PV-PLI)、肺静脉峰值流速指数(PVPVIV)、PV-S/A和左心心肌运动指数(Tei指数)均显著高于低危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和低危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S/D比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项透明层增厚、肺静脉血流频谱异常导致CHD的发生风险增加,并对胎儿不良预后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因此对高危胎儿进行肺静脉血流频谱和颈项透明层厚度的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CHD诊断和预后评价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MRI与HSG造影检查对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的检出率。方法 58名经HSG检查和63名经MRI诊断子宫发育异常的病例,分析其HSG和MRI表现及误诊的情况。结果 HSG的误诊率为17.24%,其中对诊断单角子宫,双角子宫以及纵隔子宫的误诊率较高,而MRI检查通过3D扫描能定性定量地诊断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诊断准确率为95.24%。结论 HSG检查可直观地判断一些常见的子宫发育异常,但对于准确分型与定性不如MRI检查;而MRI检查对诊断幼稚子宫等宫腔较小且内膜较薄的患者不及HSG直观。  相似文献   
75.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555-155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80例,采用自由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舒适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的舒适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术后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治愈率和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6.
《西北医学教育》2015,(6):1059-1061
通过文字、图片、录音、视频等形式收集先天性心脏病真实患儿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的临床资料,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成先天性心脏病网络教学软件。此软件模拟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从入院到治疗各阶段的诊疗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黄咏梅 《海峡药学》2016,(6):204-206
目的:观察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1次4000U,1日2次,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动脉血气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①研究组患者治愈率为88.57%,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60%。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动脉血的PaO2均上升,PaCO2均下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研究组患者FEV1、FEV1%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T、APTT、FBG和 D-D 4个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疗效更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镶嵌技术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心胸外科采用镶嵌技术治疗279例婴幼儿VSD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有体外循环参与分为非体外循环组(201例)、体外循环组(78例)。以同期常规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手术6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结果 3组围术期均无死亡。非体外循环组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0.4)h、(2.5±0.8)h、(17.8±3.8)h、(6.7±1.7)d,短于对照组的(3.0±0.5)h、(13.6±6.6)h、(38.4±4.2)h、(12.0±1.8)d和体外循环组的(2.7±0.4)h、(47.1±22.8)h、(58.9±26.0)h、(11.6±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体外循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体外循环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镶嵌技术在治疗婴幼儿VSD方面具有安全性好、严重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究手术时机选择对儿童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手术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51例(59指)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专科体查及影像学评估,从患儿Wassel分型及年龄、畸形程度出发,制订个体化手术方案,涵盖各种皮瓣成形、单纯多指切除术、肌腱移位或移植、关节囊修复、韧带重建等矫形手术,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1例(47指)术后随访(11.65±0.03)个月,行改良Tada评分评估,发现优31指,良8指,中6指,差2指,其中1指术后2年于掌指关节桡侧处出现残留骨骺,1指术后1年呈继发性成角畸形,经再次手术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针对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手术时机而言,应从拇指骨化中心显现时间出发,结构变异大、畸形严重的复杂多指应强化术前评估,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术后定期随访,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外科治疗及疗效分析。方法 2006年6月~2015年1月阜外医院诊断为ALCAPA并行手术治疗患儿29例,对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与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结果根据包括复查结果及电话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2月~1(0.75±0.27)岁,体质量4.8~11.5(8.0±2.2)kg,左心室射血分数18~66(42±18)%。患儿均出现临床心功能不全症状,并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及64排螺旋CT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发二尖瓣轻度反流10例,中度反流5例,重度反流4例。手术中将左冠状动脉从肺动脉游离后,直接将左冠状动脉移植到升主动脉15例,用部分肺动脉干和主动脉壁或心包片作左冠状动脉延伸与升主动脉吻合13例,应用肺动脉内通道术(Takeuchi方法)1例。9例并发二尖瓣中度及以上反流者同期作二尖瓣成形术。术毕3例行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左心系统。无手术早期死亡。术后随访资料24例(83%,24/29),随访1~80(22±20)个月,患儿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ALCAPA的患儿应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直接移植术是目前重建双冠状动脉系统的首选方案, 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