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10篇
  免费   4043篇
  国内免费   694篇
耳鼻咽喉   185篇
儿科学   407篇
妇产科学   333篇
基础医学   1083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9676篇
内科学   6423篇
皮肤病学   248篇
神经病学   827篇
特种医学   10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885篇
综合类   13944篇
预防医学   24484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8703篇
  51篇
中国医学   1316篇
肿瘤学   330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847篇
  2022年   920篇
  2021年   1299篇
  2020年   1519篇
  2019年   1357篇
  2018年   845篇
  2017年   1216篇
  2016年   1623篇
  2015年   1946篇
  2014年   3282篇
  2013年   3446篇
  2012年   4383篇
  2011年   4477篇
  2010年   4152篇
  2009年   3850篇
  2008年   4756篇
  2007年   4090篇
  2006年   3464篇
  2005年   3481篇
  2004年   2979篇
  2003年   2793篇
  2002年   2351篇
  2001年   2245篇
  2000年   1775篇
  1999年   1436篇
  1998年   1230篇
  1997年   1096篇
  1996年   989篇
  1995年   750篇
  1994年   662篇
  1993年   395篇
  1992年   358篇
  1991年   277篇
  1990年   212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称动态动脉硬化指(S-AASI)数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38例为研究对象,获取24 h动态血压(ABPM)监测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依据冠脉狭窄程度分为对照组(无狭窄)、冠脉硬化组(0~50%)和冠心病组(≥50%),比较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ABPM值。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S-AASI对冠心病(CHD)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年龄、吸烟比、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 SD)、24 h收缩压标准差(24SBP SD)更高,夜间舒张压均值(nDBP M)更低(P<0.05);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S-AASI明显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S-AASI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S-AASI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2(0.716~0.828)。结论 S-AAS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断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价值,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贵州省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现况,为贵州省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工作的推进提供理论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9月15日-10月15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贵州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医院感染监测人员、医院感染监测方式及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建设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141所医疗机构以县级、二级医疗机构为主,共有449名医院感染监测人员,医院感染监测人员中专职人员356人(79.29%),兼职人员93人(20.71%),全院综合性监测率为90.07%(127/141),细菌耐药性监测率为66.67%(94/141),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77.30%(109/141),综合ICU监测56.74%(80/141),新生儿目标监测37.59%(53/141),抗菌药物监测率43.26%(61/141),环境卫生学监测率93.62%(132/141)。全省34.04%(48/141)的医疗机构使用了医院感染监测软件。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主动监测率为30.50%(43/141),医院感染聚集事件主动监测率为29.08%(41/141)。不同规模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学历、专业及细菌耐药性监测、综合ICU监测、新生儿目标监测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规模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和聚集事件的主动监测率和信息化基础建设中LIS系统、RIS系统、移动护理系统和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上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省医院感染监测人员专业单一,医院感染监测的主动监测率较低,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需加大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工作,对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系统,提高医院感染主动监测率,为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监测数据,利于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精准干预。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对1976—2017年徐汇区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及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流感病毒病原学分型及流行特征。【方法】分析1976—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ILI监测资料和2005—2017年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1976—2017年的绝大多数年份中,全年有2个峰,即12月至次年1月冬季流行高峰期和7、8月份夏季流行高峰期。2004—2017年,各年发病率居于首位的均为25岁~年龄组;2004—2011年,15岁~年龄组与60岁以上年龄组交替居于第2位;2012—2017年,60岁以上年龄组始终居于第2位。0岁~和5岁~组自2008年以后的构成比明显下降。2005—2017年流感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A型和B型毒株多为交替出现,多数年份于6月前后毒株类型发生改变,2007年B型毒株曾出现于夏季,2010年之后B型毒株多见于冬季。2009—2017年ILI就诊百分比高峰和病毒检测阳性率高峰基本吻合。【结论】徐汇区1976—2017年间ILI呈现冬季和夏季2个流行高峰,且夏季高峰流行强度高于冬季高峰,A型和B型毒株交替呈规律性变化,多于6月前后发生改变。25岁~年龄组占ILI构成比首位。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选择合适的生物指示剂,降低医院灭菌运行成本,保障灭菌质量。方法使用48 h生物指示剂、3 h快速生物指示剂、1 h极速生物指示剂对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的灭菌循环进行监测。结果①该实验共使用48 h生物指示剂监测26次,使用3 h生物指示剂监测501次,使用1 h生物指示剂监测302次,试验管监测均为阴性,灭菌合格率达到100%。②三组监测方法单次监测费用比较,A组为46.47元,B组为53.33元;C组为49.51元。③A组对植入器械监测放行和其它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B组和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灭菌器的生物监测是灭菌物品质量的保障,合理选用生物指示剂类型,可以有效控制生物监测的成本,提高物品无菌保障,从环节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利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手段对出生缺陷进行长期、持续的动态观察,有助于及时获悉缺陷发病率和疾病顺位的变化趋势,分析原因,为制定出生缺陷防控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出生缺陷的监测模式、监测病种和监测期限的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68.
摘要:目的:验证针刺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失眠严重程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每次1mg,每日一次,睡前口服,共4周;针刺组给予“经颅重复针刺激”治疗,每次留针30分钟,隔日1次,一共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PSQI量表和ISI量表得分。结果:治疗2周、4周后中针刺组PSQI和ISI量表得分与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在治疗后2、4周针刺组与对照组相比PSQI和ISI量表得分显著降低(P<0.05)。 结论:“经颅重复针刺激”能显著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缓解原发性失眠患者失眠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9.
《中国医疗设备》2020,(2):191-192
在生活日益紧张的今天,医疗压力也在不断地变大。我国医疗服务发展正处在从“信息化”向“智慧化”过渡的关键阶段。未来,信息化和智慧医院建设将成为中国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现实的主要困境是,临床产生巨量的数据资源,但大多为非结构化数据,呈分布式、碎片化特征,数据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医院更因此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与医疗成本。于重症而言,床旁监测设备、患者信息集成度低,大部分靠人工抄写,及时性、准确性低,大部分重症数据中心仍处于空白阶段。飞利浦新型重症技术解决方案不断地投入临床,将会进一步改善重症医护人员日常工作流程,提高效率,降低重症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关护。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采用颅内压(ICP)监测下开展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Barthel指数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功能良好率70.00%、轻残率23.33%优于对照组的33.33%、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残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理想,在ICP检测下开展大骨瓣减压术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