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方证对应内涵及原则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调方证对应是中医学的核心所在.方证对应思想蕴涵方证原则、药证原则、量证原则、合方原则和类方原则.研究方证对应有望实现中医规范,提高临床疗效,深化辨证论治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6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在全球多个国家暴发,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治疗瘟疫历史悠久,病毒性疾病是中医药的临床优势所在。在当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的前提下,中医药在此次COVID-19的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备受关注,并且已被升级为国家战略。关于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认为,在中医学病名方面,应当重新认识"寒温一统"的现代内涵,并且主张根据临床具体方证和指征用药。在病机方面,COVID-19存在由轻到重,由表入里,由实转虚的病机演变规律,应该重视初期的湿疫伤及太阳,中期的少阳、阳明合病,危重期的痰热壅肺,后期的肺脾亏虚。在临床治疗策略方面,早期予达原饮解表宣散,中期注重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表里双解,危重期酌情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苇茎汤、宣白承气汤、小陷胸汤、三子养亲汤化痰清热,后期注重竹叶石膏汤、沙参麦冬汤、六君子汤益气健脾。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初期的轻症阶段,中期及危重期阶段,还是在后期的恢复阶段,中医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防止轻症转重症,缩短退热时间,改善咳嗽症状,提升血氧饱和度,减少死亡率。诸多研究表明,经典名方能够减轻细胞因子风暴、调节免疫失衡,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产生协同治疗COVID-19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63.
中医学中的"火"是个意象概念,取象于自然界中的火,自然界灭火方法对研究归纳中医治火原则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研究发现中医治火原则有3种:正治原则、反治原则和不治而治待机原则.历代医家关于治火原则方法的论述皆不出此原则范畴.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稳心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例228例,所有病例冠状动脉狭窄50%~70%,未行介入治疗,中医辨证为阳气亏虚,痰瘀阻络型,随机分为治疗组(n=118例)和对照组(n=110例)。治疗组给予稳心汤+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疗程6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硝酸甘油消耗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C(LDL-C)的变化;比较两组60 d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基线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0 d后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72.7%(P0.01);两组治疗后硝酸甘油的消耗量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hs-CRP,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平均时间(54.5±8.5)d,治疗组和对照组MACCE发生率分别为12.7%,24.5%(P0.05),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分别为1.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运重建、脑卒中、心性死亡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稳心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在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hs-CRP,LDL-C有较好疗效,可降低UA患者的MACCE发生率,尤其可减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传统意义的病证结合是指中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结合,滥觞于《黄帝内经》,至《伤寒杂病论》得以进一步发展;中西医结合体系下的病证结合是指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中医辨证论治,为目前临床所常用。基于“症征—病机—病理—药理”的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可以多层次、全面、综合的把握疾病,从而实现两种医学优势的结合与互补。而方证相关是指方剂与其适应症之间存在契合的固定的对应关系,伤寒派诸家多有发挥,目前引申为方从证出,证即证据,包括证候、症状体征、疾病、体质等多个方面,与辨证论治相辅相成。而《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与其适应症之间的关系最为固定,是方证相关的典型代表。故典型的经方类方的临证法则,是传统中医理论中方证相关的具体应用,也为现代临床方证相关应用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66.
熊兴江  杨晓忱  刘巍  冯博  段练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5):2510-2512
经典名方是指临床疗效卓著,历史悠久,并经临床不断重复验证的方剂.该文回顾了经典名方在艾滋病治疗中的运用,认为经典名方在艾滋病的治疗中前景广阔,具有改善HIV/AIDS相关症状,缓解HAART毒副反应等作用.临床运用经典名方的关键在于对其客观指征的深刻把握,以及对艾滋病方证、药证规律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67.
经方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熊兴江  王阶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1):1836-1839
经方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前景广阔,具有缓解症状,改善体质以及血压难控因素等优势.该文系统回顾了经方在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病不同阶段、特殊类型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以及血压难控因素中的运用.认为经方起效的前提在于对其客观指征的深刻把握,在于对该病现代病因病机及其演变规律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68.
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认识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巍  熊兴江  王阶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4):2416-2420
防治战略前移是当前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关注高血压前期的预防与治疗是关键。高血压前期是指处于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的血压值,易进展为高血压病以及出现相关并发症。近年来,高血压前期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医学"治未病"理论防治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病具有独特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病因病机认识已经不能完全契合现代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前期的发病规律。因此,深入探讨高血压前期的病因病机对于指导临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高血压前期的病因多与饮食不节、久坐少动、情志失和等有关,"六郁"( 气、食、湿、痰、血、火)是高血压前期的重要病机。基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综合运用辨证论治及方证相应等辨证方法治疗高血压前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血脂异常辨治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熊兴江  王阶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0):1349-1351
血脂异常的形成以痰瘀实邪内阻为标,脾肾两脏虚损为本。其基本治疗思路即辨证论治、专病专药以及补肾治疗相结合。长期运用调脂西药容易导致肾虚证和气虚证发生的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0.
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在高血压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半夏白术天麻汤为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经典名方。其方证特征为头晕头痛头沉,如有物裹,容易胸闷心悸,胃脘痞闷,恶心呕吐,下肢酸软无力,或下肢轻度水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大便或溏或秘,舌苔白腻,脉濡滑等。临床将容易出现这类方证特征的体质类型称之为"半夏白术天麻汤体质"。以本方为基本方治疗高血压病每获良效,可以达到较好的降压及改善症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