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PRO疗效评价量表理论结构模型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PRO)研究内容的回顾和对冠心病心绞痛有关中医理论的探讨,认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PRO疗效评价量表,应结合中医理论,包括以心为主,五脏相关、内伤七情、神形合一、天人相应等学说,并参照国际PRO量表的研制规范,具体包括生理、心理、独立、社会关系、社会环境领域,作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的专用PRO量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PRO疗效评价量表在生理领域,以心为主,五脏相关理论为主线,分设各个项目(方面),体现引起患者自我不适感觉的各个环节,最终形成了胸痛、胸闷、心悸、胁痛、少寐、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纳差、倦怠乏力、自汗、气短、个人能力、日常生活、积极感受、消极感受、个人关系、所需社会支持的程度、社会服务、社交与经济、卫生医疗保健等19个方面,构成了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为量表的进一步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中医学的深入研究,吉文辉教授认为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意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最具特色的思维方式之一,指出极左思潮和文化专制主义是现阶段认识中医学的最大障碍,并提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3.
中药注射剂的研发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积极探索和重要创新,在我国医疗健康事业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不可替代性。然而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应用范围的扩大,不良事件的报道逐渐增多,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其原因主要有药物因素和临床应用不合理等。前者包括历史原因和质量标准不统一,后者包括中西药合用、剂量使用不规范以及方证药证不对应。我们应当积极面对问题,从药厂、医生以及政府三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的防范措施:一是严格把好药物制剂关;二是倡导方证对应的用药理念,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三是加强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强化市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4.
桂枝体质简介及与小儿过敏性鼻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病机证候思路的体质研究是当前研究热点,而基于方证药证思路的体质研究则是另外一种较为独特的研究模式,两者可以相互借鉴。桂枝体质即是后者之典范。桂枝体质是指平常容易出现桂枝汤所主治症状体征的一种体质类型,是对《伤寒论》中"病形象桂枝""病如桂枝证"等以药名证、以方名证的延伸。临床观察发现,小儿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桂枝体质较为常见,在治疗上则应相应运用桂枝汤(或桂枝类方)作为底方小剂量长期服用以改善体质。  相似文献   
45.
日本汉方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汉方医认为,火毒内蕴、痰饮内停、瘀血内阻、脏腑亏损这四大证候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侧重,并且互相交错,互相影响。针对高血压病的不同阶段、不同病情,有一系列对病及对证治疗的汉方,如大柴胡汤、三黄泻心汤、黄连解毒汤、温清饮、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桂枝茯苓丸、抑肝散、七物降下汤等。认为汉方辨治高血压病的特色在于辨体质、辨方证、重视腹诊。  相似文献   
46.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学术体系。师承教育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种文明。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离不开中华文化师承教育的特点。中医药学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师徒传承这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师承遵循中医药学发展规律,是中医学教育的主导模式。中医师承是造就名医的摇篮,是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师承是造就名医的摇篮,是理论与实践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中医师承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回归,引领东方文化的主流。目前要做好中医传承工作,不仅要从中医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着手,更要把师承教育放在中医药学发展创新的国家战略高度上来进行。在传承中善于融合自然、人文科学等发展创新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传承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7.
4例CCU住院患者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并置管后发现误入锁骨下动脉,立即将患者送至导管室造影明确静脉鞘管已误入锁骨下动脉.使用AngioGseal血管封堵器处理穿刺血管,处理成功.术后行床旁血管超声探查,未发现血管破口,动脉血肿,血常规和胸片均为发现异常.结论:血管封堵器处理中心静脉导管误入锁骨下动脉是安全、有效、可推广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8.
《伤寒论》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针对《伤寒论》条文内涵不清,剂量存在争议,六经实质混乱及"中医是慢郎中,不能救急"的临床难题,在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工作中,提倡从急危重症及中西医结合角度诠释经典,深化条文内涵、澄清经方剂量,还原六经实质,提高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疗效。认为:(1)基于病机推演及文字考证解读条文内涵,虽能传承经典,但终因其在中医学概念术语中反复推导、循环论证及诊断预后不清晰而很难满足当前临床需求,很难在《伤寒论》的学术传承上产生重大突破;(2)"伤寒"为狭义伤寒,其本质可能为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3)《伤寒论》是一部治疗急危重症的专著,急危重症的临床表现就是《伤寒论》条文的经典再现,"古方今病,必相能也";(4)《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不以外感与内伤划分,而以是否为传染性疾病为划分标准;(5)《伤寒论》中用药以大剂量为主,"四两只能拨四两""千斤才能拨千斤";(6)《伤寒论》六经实质是重症感染,是人体对重症感染后不同阶段的描述,包括重症感染炎性反应为主的三阳阶段,以及重症感染后的脏器功能衰竭为主的三阴阶段;六经是看出来的,而不是辨出来的;历代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在本质上是能够统一的;(7)基于急危重症及中西医结合角度破译经典条文内涵是研究《伤寒论》最直接、最根本方法;(8)《伤寒论》现代研究及现今中医临床强烈呼唤基于中西医结合概念的"病机结合病理,药性结合药理"治疗理念;(9)《伤寒论》及经方传承亟需强化急危重症和中西医结合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相似文献   
49.
经方现在专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经方因其药少而精,配伍精良,结构严谨,效专力宏而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在现代临床中,经方运用也极为广泛。麻黄类方是经方中的代表,在皮肤病中运用广泛,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麻黄汤、麻黄加术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皮肤过敏是一种变态反应,表现为红斑、丘疹、瘙痒等临床症状。桂枝麻黄各半汤由桂枝汤和麻黄汤各取其半组成,可以疏风散寒,解表通络,可以治疗风寒之邪束于肌表的病症。桂枝二越婢一汤由桂枝汤取1/4合越婢汤取1/8组成,可以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主治风寒束表,入里化热的病症。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可以解表清热利湿,主治湿热郁于肌表的病症。研究发现,桂枝麻黄各半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皮肤过敏具有一定疗效,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荨麻疹、急慢性湿疹等皮肤病疗效显著,值得关注。研究发现,只要能紧紧抓住方药的客观指征,不论是外感病还是内伤杂病,临床运用麻黄类方皆能取效。  相似文献   
50.
冠心病是全球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之一,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以心血瘀阻证最为常见。丹红注射液是由活血化瘀药丹参、红花提取制备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功效,具有抗炎症损伤、抗细胞凋亡、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抗凝血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能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症状。现临床将丹红注射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各个阶段,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及糖尿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