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1放线菌素D 1.1其他名称更生霉素。 1.2适应证对肾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霍奇金病及绒毛膜癌有效,对睾丸肿瘤也有一定疗效。 1.3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应严格检查血象;注射时,要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  相似文献   
62.
细胞凋亡的机理和过程是相当复杂的,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是, 不论什么因素诱导何种细胞凋亡,最终都要通过不同途径激活细胞内的内源性核酸内切酶, 从而引起染色体DNA的断裂,形成DNA片段,凝胶电泳时出现典型的梯形带(ladders).我们的实验证实,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CPT能诱导鼻咽癌CNE-2Z细胞凋亡.本研究拟在CPT体外诱导CNE-2Z细胞凋亡时观察Zn2+、放线菌酮(CHX)及放线菌素D对其凋亡的影响,为更加深入地揭示CPT诱导CNE-2Z细胞凋亡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3.
放线菌素D引起HEPG2细胞的核仁蛋白移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放线菌素D作用下HEPG2细胞中与增殖相关的核仁蛋白B23(nucleophosmin or NPM,numatrin,NO38)定位和表达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和意义。方法:应用低浓度的放线菌素D处理HEPG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双向电泳及免疫共沉淀等实验方法检测HEPG2生长周期、B23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定位、B23的等电点及磷酸化状态变化。结果:放线菌素D处理后,HEPG2细胞出现生长抑制,细胞周期阻滞于S/G2期;B23蛋白表达量没有变化,但定位改变,即从核仁移位到核浆,撤药后,B23又从核浆回到核仁上;B23在加药前后未检测到等电点和磷酸化状态改变。结论:低浓度放线菌素D抑制HEPG2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在S/G2期并引起可逆性的B23蛋白移位,而B23蛋白的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没有改变,这些实验结果对肿瘤药物治疗及分子肿瘤学研究可提供参考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放线菌素D(ActD)对α-双炔失碳酯(α-anordrin,ANO)诱导的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仪、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检测DNA含量和DNA断裂。结果:ANO50μmol·L-1处理人白血病K562细胞24h引起大约10%K562细胞产生凋亡。同时加入RNA合成抑制剂ActD0.005μmol·L-1不能抑制ANO诱导的凋亡,相反地,ActD加强ANO的这一作用,使凋亡细胞从10%上升到20%。ActD0.5μmol·L-1本身可诱导约32%的K562细胞凋亡。S期细胞对ANO诱导的凋亡较敏感,而ActD则较易诱导S期和G2-M期细胞凋亡。结论:ANO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不依赖于新的RNA合成。  相似文献   
65.
目的:根据作者的经验和文献回顾,作者对这一并发症的处理提出了一些建议。病例和方法:作者报道了非脑部肿瘤患者中的15例脑病病例,其发生于1987年1月至2002年3月在InstitutGustave Roussy对实质性肿瘤进行治疗的年龄在2~17岁的儿童。给予异环磷酰胺,每个疗程剂量在5.4~15g/m2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放线菌素23-21(Act23-21)的抗肿瘤作用以及对敏感肿瘤细胞核和蛋白质合成、cAMP含量的影响。方法P388、L1210白血病小鼠抑瘤实验观察Act23-21对荷瘤鼠生存期的影响;中性红活染及台盼蓝排染法测定Act23-31C对体外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一氚标记前体参入肿瘤细胞核酸或蛋白质的速率;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内cAMP含量。结果 Act23-21对小鼠P388、  相似文献   
6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放线菌素D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放线菌素D的含量。色谱条件为:YWG-C18柱,甲醇水(体积比为721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方法的精密度、线性关系和回收率均良好,本法简便、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探讨热休克反应(heatshockresponse,HsR)对抗过氧化氢(H2O2)所致牛肺动脉内皮细胞(BPA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实验发现,预先热休克处理(42℃,2h)可使BPAECs中热休克蛋白70kDa(HSP70)及HSP70mRNA明显增多,同时显著减轻H2O2所致的BPAECs中乳酸脱氢酶释放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增加及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降低等变化。进一步实验证明放线菌酮和放线菌素D能分别抑制热休克诱导的H8P70和HSP70mRNA的增多,同时均能取消HSR对抗H2O2所致BPAECs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提示,HSR具有对抗H2O2所致BPA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此种保护作用与细胞经热休克处理后细胞中热休克基因在转录和翻译两个水平的表达增强及抗氧化能力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9.
小鼠巨噬细胞Apoptosis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体内外探讨了放线黄连素D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发现ActD可在体内外诱生小鼠巨噬细胞出现类似Apoptosis的特征性形态学变化,淀粉在体内与ActD可协同增强这一过程,而对体外细胞似无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