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93篇
神经病学   21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了解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方法,选取苏南?苏中?苏北中的3个市作为实地调研单位,依据国家目前颁布出台的医疗废物相关法律法规,共调研了22家基层医疗机构?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利器存放?暂存地建设?医疗废物收集时间频次以及集中处置问题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结论: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具体政策时应考虑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真正做好医疗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相似文献   
62.
主要由穿通动脉供血的脑基底节区是缺血性病变的高发部位,此区域内的各组穿通动脉供血区内的大、小梗塞灶均有其局部解剖和CT 影象上的特殊分布规律,临床上分别表现为一系列的有规律的症候群。本文主要介绍了内侧和外侧纹状动脉、前脉络膜动脉供血区内,以及丘脑的各组穿通动脉供血区内的缺血性病变的临床综合症,还介绍了位于不同部位的缺血性病变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63.
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谱变迁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 3年来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变化 ,并作出趋势分析。方法 对我院 1999年~2 0 0 1年三个年度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三年中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占所分离病原菌首位者为白色念珠菌 ;表皮葡萄球菌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比例由 1999年 73.8%和 6 3.5 %上升至 2 0 0 1年 77.3%和 82 .2 % ;医院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主要的革兰阴性菌目前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显著低于其他类抗菌药物 (P <0 .0 5 ) ;对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低于不加酶抑制剂者。结论 三年来医院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为控制细菌的耐药性 ,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64.
大鼠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时间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大鼠急性脑梗死的时间窗。方法 用自体血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模型 ,在栓塞后 30、6 0、90、12 0、180min(A、B、C、D、E组 )经静脉注射尿激酶 (5万U/kg)溶栓 ,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测梗死体积、核磁共振 (MRI)及病理学观察 ,比较不同时间点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MCAO后 90min内溶栓 (A、B、C组 )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 ,缩小梗死体积 (P <0 .0 5 ) ,12 0min以后溶栓组 (D、E组 )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并发脑出血率高 (31.3% )。结论 本研究提示大鼠脑梗死溶栓治疗最佳时间窗为栓塞后 90min内 ,溶栓治疗时间越早 ,疗效及安全性越高。  相似文献   
65.
急性脑缺血γ-氨基丁酸的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磁共振质子波谱 (1 H MRS)研究缺血后脑组织 γ-氨基丁酸 (γ-aminobutyricacid,GABA)变化的时空规律。方法 健康 SD大鼠 1 4只 ,随机分为 3组。 A组 (4只 ) ,自体血栓栓塞 1 h组 ;B组 (5只 ) ,线栓栓塞 (MCAO) 1 h组 ;C组 (5只 ) ,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栓塞后 3 0、40、5 0、60 min行1 H MRS检查 ,半定量分析兴趣区 (regionsof interest,ROIs) GABA的变化。结果 以 GABA与肌酸和磷酸肌酸 (Pcr Cr)的谱峰积分面积比值为判断指标 ,GABA在兴趣区缺血后先升高 ,后逐渐下降。其中缺血后 5 0 min,GABA/(Pcr Cr)的比值与缺血后 40 min的比值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1 H MRS为研究急性脑缺血后细胞代谢、神经递质变化提供了一个无创性、直接性、综合性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安全高效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n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治疗脑缺血的方法.方法采用连续传代培养的方法纯化MSCs,Brdu标记后分别经颈动脉(1×104/μl,200 μl)和立体定位(1×105/μl,10 μl)注射至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1 d模型,各自设立对照组,观察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以及脑部Brdu阳性细胞的分布.结果经颈动脉注射组较立体定位注射组爬杆实验评分低(P<0.05),Brdu阳性细胞存活多,迁移范围更广.结论 MSCs具有卒中后脑保护作用,而经颈动脉的给药方式优于立体定位注射.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构建携带人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载体。以利于初步筛选对APP mRNA水平作用的药物。方法 将pEGFP质粒和携带野生型APP695亚型的pXCJL经Hind Ⅲ酶切,连接.PCR初筛,酶切鉴定。进一步经测序证实。携带野生型人类APP751亚型cDNA的pCDNA3.1质粒用XbaⅠ酶切.Klenow酶填平.再用HindⅢ酶切.回收APP751片段;质粒EGFP用SmaⅠ和Hind Ⅲ酶切。将目的基因APP751片段与EGFP载体片段连接生成重组质粒.酶切鉴定.测序证实。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观察EGFP的表达情况。结果 APP695和APP751重组质粒上的EGFP在COS-7细胞内得以表达。结论 构建的APP—EGFP融合基因重组质粒.有助于方便、快速地初筛出作用于APP mRNA水平的药物。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饥饿状态对海马细胞DNA的损伤。方法分别运用单细胞电泳(彗星实验)和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核DNA单链及双链损伤,半胱天冬酶3(caspase3)活性片段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细胞caspase-3激活;结合神经元尼(氏)体染色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了解海马神经元形态和数目变化。结果经受饥饿状态1周的动物可见海马细胞DNA单链损伤,海马各区caspase-3活性片段免疫反应阴性,但TUNEL法检测到一种具非典型凋亡特征的阳性显色;经受饥饿状态2个月的动物,DNA单链损伤持续存在,海马CA1区caspase-3活性片段免疫组化见广泛细胞浆阳性表达,海马其他区域仅有零星阳性细胞,但TUNEL检测无阳性细胞。神经元尼(氏)体染色示,饥饿状态1周和2个月海马神经元部分尼(氏)体溶解消失。HE染色示,经受饥饿状态1周和2个月的动物,海马CA1区锥体层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饥饿状态可造成大白鼠海马细胞染色体DNA损伤及部分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69.
甘露醇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本文对 12 0例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治疗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对照研究 ,并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TC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作为疗效观察的评定标准。结果 :甘露醇组 (应用甘露醇 ) 6 0例病人中 ,5 4例 (90 %)在 2 4小时内症状完全缓解 ,2例 (3.3%)明显缓解 ,3例(5 %)轻度缓解 ,1例 (1.7%)无效 ;非甘露醇组 (未应用甘露醇 ) 6 0例病人中 ,15例 (2 5 %)在 2 4小时内症状完全缓解 ,18例 (30 %)明显缓解 ,2 5例 (4 1.7%)轻度缓解 ,2例 (3.3%)无效。结论 :使用甘露醇是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0.
毒鼠强是一种对人畜均有剧毒的毒物 ,其对人的半数致死量为 0 .1~ 0 .2mg/kg。因自服 ,误服 ,投毒而发生中毒。轻度中毒经常规处理 ,一般不遗留神经系统受损后遗症 ,重度中毒则有很高的病死率 ,即使抢救存活者许多都遗留有较长时间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近期经我院神经科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