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3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06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69篇
中国医学   103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中医逆其证而治的特点决定了治法往往是相反成对的,基于治法而言的药性也可以相反而分的。现将相反药性配伍由"相反相成法"更名为"相反药性并用法",论述了此法的内涵及6种代表形式:补泻并用、寒热并用、升降并用、散收并用、动静并用、燥润并用。分析经方、时方及古今医案发现,除药味数极少的方剂外,"相反药性并用法"是普遍存在的,相反药性药物的药效并不互相抵消,而是互相制约,并行不悖,各奏其效,方剂中体现此法的形式越多,临证中运用的范围越广,且此法涵盖12种基本治法而尤显重要。因此,临证中应当主动运用此规律审查处方配伍,一般而言,至少需要兼顾6种形式之一而避免单一药性组方,且需根据病证协调相反药性在处方中的整体用药比例。  相似文献   
62.
<伤寒论>中带有"反"字的条文屡屡出现,这不仅仅是文字语法的需要,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与鉴别诊断疾病紧密相连."反"字的用意,仲景有时用于帮助辨别寒热证候之真假,相类证候的鉴别;有时用于相左脉证之区分;还有时用来判别疾病的归转趋势;或强调主证,或突出主脉.总之,<伤寒论>中凡有"反"字的条文,往往都是与疾病鉴别诊断密切相关的关键性条文.推敲"反"字在条文中的作用,对识别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乌梅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寒热错杂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糖尿病胃轻瘫属于寒热错杂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在常规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治疗组用乌梅丸治疗,对照组用口服西沙比利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胃排空功能及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优于对照组的67.65%(P0.05)。(2)治疗后,治疗组恶心呕吐、胃脘痞闷、厌食、嗳气泛酸、胃腹疼痛、腹泻、便秘等各项胃肠道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仅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症状有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恶心呕吐、胃腹疼痛、腹泻、便秘等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治疗后,2组2h PG、FPG、Hb 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2h PG、FPG、Hb A1c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胃半排空时间、胃全排空时间、胃窦收缩幅度等各项胃排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胃排空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西沙比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上热下寒证是机体阴平阳秘常态被打破的状态。搜集古今文献,阐释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并提出从"系统辨证脉学"入手对上热下寒证作出明确诊断。用该脉学体系中的"寒""热"两个要素来分析机体的阴阳失衡状态,即以脉象"尺寒寸热"对应机体"上热下寒"的阴阳紊乱。同时提出需以脉象中其他要素为背景脉象,以达到辅助诊断、分析病因病机、判断病情发展进程等目的。以脉断证,以实现对临床相应证候的诊断,同时清晰认识整个疾病的过程。  相似文献   
65.
师小茜  牛阳 《光明中医》2016,(5):750-753
目的总结"半表半里"学说近10年的研究进展。方法对与近10年来"半表半里"学说相关的文献搜集、汇总、整理并总结。结果 "半表半里"学说包含很多概念和理论,对指导临床有很重要的作用。对研究进展整理后发现,"半表半里"提出时用于解释"少阳证"寒热往来,但是不能将"半表半里证"与"少阳证"完全划等号。在后世医家研究中发现还包括"邪伏膜原证""湿郁三焦证"。结论整理及研究"半表半里"学说对指导临床意义非凡,故因系统化"半表半里"学说。  相似文献   
66.
正咽,是人体经气流通之重地。观《内经》记载十二经脉中除手厥阴心包和足太阳膀胱经气是间接通于咽喉之外,其余十条经络皆直接通达于咽,故咽痛成为临床常见症,并作为主证或者兼证常出现在多种疾病过程中。《伤寒论》以三阴三阳为理论框架,在太阳、阳明、少阴、厥阴等篇章中重点论及了热证、寒证及寒热错杂证型中出现咽痛证治,显然仲景讨论咽痛意在以寒热为纲,表明虽六经病皆可致咽喉不利而痛,然寒热是其辨治关键。《伤寒论》中描述症状有  相似文献   
67.
形,即形体;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者言之精神、思维、意识等,广义者指一切生命活动,此处当取狭义之范畴.形与神必须相结合,相统一,此即形神一体观,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内容,总体归属于中医整体观念的范畴.  相似文献   
68.
黄政德教授从寒热错杂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政德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带头人,擅长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黄政德教授在辨治脾胃病方面有独到的临床经验,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疗效显著,现将黄政德教授从寒热错杂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9.
朱丽丽  郭海  赵晓峰  刘志 《河南中医》2016,(11):1995-199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每次1 g,每日3次,复方乳酸菌胶囊0.66 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加减,配合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每晚1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内镜下评分及生存质量(IBDQ)积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BDQ积分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镜下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0.
慢性胃炎多归属于中医学痞满、胃脘痛、嘈杂、吐酸等范畴。本病的发生多由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所致,平调气机是治疗的根本。选方用药上力求精简,以"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为原则,以调气机升降为主,兼辨寒热、平虚实、和燥湿等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