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1篇
  免费   436篇
  国内免费   220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42篇
口腔科学   98篇
临床医学   645篇
内科学   411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1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31篇
综合类   1356篇
预防医学   640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620篇
  13篇
中国医学   617篇
肿瘤学   160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目的探讨美容缝合在急诊外伤中的临床应用和手术操作技巧。方法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对86例急诊挫裂伤患者采用美容缝合技术缝合。术中对创面进行充分清创后,皮下采用深部埋置环形褥式缝合(LBD)技术缝合,真皮及皮肤采用间断缝合法,逐层缝合恢复创面解剖位置。术后应用外用中药瘢痕膏、瘢痕贴、光电、放疗等抗瘢痕治疗措施。结果本组86例患者中80例患者得到随访,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3个月)。满意73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91.3%。1例患者因局部挫伤较重,且为瘢痕体质,术后瘢痕增生较重,给予曲安奈德和平阳霉素复方注射液注射后瘢痕减退。结论美容缝合技术应用在急诊清创缝合术中,可快速闭合伤口,充分减少伤口张力,使伤口达到精准对位,减少术后瘢痕增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分析影响诊断效能的相关因素以及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1例肺癌(476枚淋巴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行PET-CT进行诊断,分析诊断的效能(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以及阳性/阴性预测值);分析影响PET-CT诊断效能的因素,以及肺癌患者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PET-CT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65.75%(96/146),特异性89.39%(295/330),准确率82.14%(391/476),阳性预测值73.28%(96/131),阴性预测值85.51%(295/345),同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真阳性淋巴结与假阳性淋巴结的短径、SUVmax值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真阳性淋巴结与假阳性淋巴结的密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Logistic回模型分析分析显示,肿瘤的病理类型为腺癌、中央型肺癌、低分化程度是肺癌患者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PET-CT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诊断的灵敏度受淋巴结的短径与SUVmax值影响,诊断的特异性受淋巴结的密度影响。纵隔淋巴结转移主要与病理类型、病灶部位、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42热原检查法,梳理热原实验全过程的实验流程,并结合实际经验,开发以热原实验过程为主线、家兔状态为辅线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了热原实验中家兔全生命周期管理、热原实验全过程及结果可追溯、家兔状态管理的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64.
利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Rotating wall vessel,RWV)体外培养脐带血干细胞,使其大量扩增,以满足临床应用对造血干/祖细胞的数量与质量要求。从脐带血分离得到的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在T-flask中培养24h,之后接种到RWV反应器中,培养200h。每24h细胞计数,测量培养基的pH和渗透压变化;在144h和197h测CD34 细胞含量并做CFU-GM半固体培养。有核细胞(Nucleated cells,NC)与CD34 细胞在第197h,分别扩增了435.5±87.6倍和32.7±15.6倍,CFU-GM(Colony-forming unit-granulocyte/macrophage)细胞扩增了21.7±4.9倍。整个培养过程中,RWV反应器中的pH和渗透压都保持在造血细胞最佳的扩增条件内,pH基本保持在7.2~7.4之间,渗透压基本保持在290~310mmol/kg之间。由于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RWV)结构上的特殊性,可以保证细胞在悬浮流动的状态下生长,很好地模拟了脐带中的造血微环境,使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在该反应器中短期内得到大量扩增。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测量全口义齿的相关特征数据,并以此设计用于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的一种新的,可记录各种参数的颌位记录托盘.方法: 对100副在临床应用的全口义齿,测量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距a1,上颌第一磨牙中央窝连线至义齿前缘距离a2,上颌义齿宽度a3,上颌义齿长度a4,右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至基托组织面高度a51,右下颌第一磨牙中央窝至基托组织面高度a52,上唇系带切迹至上颌中切牙切端连线的高度a6,上中切牙区唇侧基托最薄处厚度a7,并以此设计颌位记录托盘支撑杆孔间距b1,支撑杆孔至托盘前缘距离b2,托盘宽度b3,托盘长度b4,上颌后牙区托台高度b51,支撑杆高度b52,前部手柄高度b6,前部手柄厚度b7,以制作不同型号的颌位记录托盘.结果: 各组数据的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单位:mm)分别如下:a1:37.1,44.5,59.6;a2:22.6,29.0,38.1; a3: 48.5,58.2,76.6; a4: 37.4,50.8,61.0; a51: 5.6,9.5,14.7; a52: 3.8,9.9,18.8; a6: 8.9,16.6,24.7; a7: 1.2,2.8,5.9.设计大,中,小3种号型的颌位记录托盘.临床应用时,首先在托盘组织面用硅橡胶重衬,托台平面和前部手柄下缘确定牙合平面;继而安装下颌支撑杆,旋转螺丝至合适的垂直距离;然后在支撑杆前后放置硅橡胶,确定水平关系;最后在前部手柄唇侧画线标记面部中线及微笑,静息时上唇下缘位置.结论: 本研究测量的全口义齿数据对分析修复空间提供了参考,本研究设计的托盘为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时确定颌位关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6.
合成冰片对沙门氏菌的诱变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合成冰片是否有诱发沙门氏菌株发生基因突变的作用。【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结果】合成冰片在0.4~250μg/皿范围内,无论有或无肝脏微粒体酶(S9)活化系统,对菌落回变无明显影响,且回变菌落背景正常。【结论】合成冰片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株无致突变作用,具有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7.
对十五年来针灸治疗膀胱疾病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旨在探索针灸治疗此类疾病在选穴上的规律性,在期进一步指导临床,其规律性可总结为:针灸治疗膀胱疾病多从调整脾、肾、三焦及膀胱功能入手,并以各经之背俞穴、募穴、交会穴、下合穴等特定穴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68.
汪细和  王珍亮  刘洋 《药学进展》2003,27(5):307-309
对当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天麻促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天麻促智颗粒 (TMC)治疗血管性痴呆 (VD)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方法分为 3组 ,口服(TMC) ,治疗 6 0d。结果 :低剂量治疗组总有效率 4 0 % ,中剂量治疗组总有效率 5 0 % ,高剂量治疗组总有效率 5 5 %。 3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行为能力分析对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剂量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同时治疗药物在改善血液流变学上有一定疗效 ,随着剂量增加改善效果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70.
刘洋 《河北中医》2003,25(11):868-872
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on,VD)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世界卫生组织 (WHO)已将VD列为 2 1世纪的重点研究项目。目前 ,国际上对VD尚缺乏治疗或控制疾病进展具有肯定效果的药物 ,探索非药物疗法治疗VD已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近年来 ,针灸的相关研究报道逐渐增多 ,现将近 1 0年针灸治疗VD的研究综述如下。1 体针治疗黄文川等[1 ] 开展针刺对 3 1例多发性脑梗死痴呆 (MI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 0 潜伏期的研究。方法 :选取百会、神庭、风池、神门、大钟作为针刺主穴 ,配以丰隆、太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