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笼养停经期猕猴行为、体征及体内性激素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停经期猕猴外部体征、表情行为及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方法:根据性皮肤规律性变化周期,观察停经期猕猴外部体征及表情行为变化,并选择时机拍照录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体内雌、孕激素变化规律。结果:8只停经期猕猴性皮肤规律变化周期天数平均为33天;停经期猕猴性皮肤浅淡期与正常猕猴经前期体征及行为基本一致,性皮肤红肿期与正常猕猴卵泡期基本一致;性皮肤浅淡期阴道涂片细胞学变化与正常月经期猕猴经前期基本一致,性皮肤红肿期与卵泡期基本一致;二猴E2在停经期性皮肤规律变化过程中有一明显分泌高峰,大约在指定周期的11天左右,随后在周期第19天左右亦出现一上升段;二猴体内孕酮在停经期性皮肤规律变化过程中有一分泌高峰段,大约在指定周期的19天。结论:停经期猕猴行为、体征及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与其正常月经周期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中、西医院医生对于情志病证发病因素的认识,各疾病与情志因素致病的相关性,为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基础。方法参照情志病证诊断标准,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山东省立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省中医院近3年54703份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病因学调查,对506例阳性病历进行分析。结果与情绪有关病历共筛出506份,占总病历数的0.92%。阳性病历中疾病分布情况,心内科疾病占阳性病历的62.5%,神经内科疾病占12.06%,消化科疾病占7.11%,妇科疾病占3.56%;致病情绪中情绪激动占情志病历的43.87%,怒占25.69%;情志病历中女性较多,占情志病历总数的56.72%。结论心血管疾病与负性情绪关系较大,基本情绪“怒”与疾病关系较大,女性情志病患者发生率高于男性,年龄与情志病证发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3.
经前平胶囊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发的中药新药,是在经前平颗粒的基础上改进制备工艺的新制剂。主要功效为平肝理气、调畅情志,用于治疗妇女经前期紧张综合征(PMS)肝气逆证。笔者对经前平胶囊与经前平颗粒两种平肝理气的药物进行比较,观察其在制药工艺改进后的疗效变化。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白香丹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逆证的中枢作用靶点。方法:阴道涂片法测定大鼠动情周期、动情前期电刺激复制PMS肝气逆证大鼠模型并用白香丹治疗。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脑组织内主要的神经类固醇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定位分布模式。结果:白香丹胶囊能够显著上调PMS肝气逆证模型大鼠下丘脑中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下丘脑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是白香丹的两个重要作用靶位,白香丹可能通过上调ER、PR表达水平发挥平肝理气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肝主疏泄与雌二醇受体(ER)、孕酮受体(PR)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以肝失疏泄所导致的始发证侯肝气逆证为切入点,运用RT-PCR方法,对肝失疏泄产生肝气逆证时的主要改变指标ER、PR的基因表达在中枢不同脑区(下丘脑、边缘叶)mRNA水平上的变化进行探讨。结果:在肝失疏泄产生肝气逆证时ER、PR的活性皆明显下降,且在下丘脑中以PR的活性下降为主,在边缘叶中以ER的活性下降为主。结论: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中PR的活性下降和边缘叶中ER的活性下降,可做为诊断肝气逆证的微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不同地位正常猕猴月经周期血中孕酮(P)、雌二醇(E2)、泌乳素(PRL)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孕酮(P)、雌二醇(E2)、泌乳素(PRL)含量.结果:不同地位猕猴P在经前期含量升高,出现一分泌峰;高地位猕猴E2在黄体期与经前期升高,而低地位猕猴E2在卵泡期与经前期升高;不同地位猕猴PRL在黄体期与经前期略有升高.结论:正常猕猴月经周期血清中P、E2、PRL变化特点与正常人类月经周期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逆证猕猴造模及用药血清中性激素变化。方法:采用对高地位猕猴黄体期择时挤压造模,放射免疫法检测血中性激素含量,用经前平颗粒药物反证。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造模可以使血中孕酮(P)、雌二醇(E2)含量在经前期降低,E2/P值显著升高;与继续造模组相比,造模用药可以使血中P、E2含量升高、催乳素(PRL)含量及E2/P值降低。结论:正常猕猴与人的性激素分泌节律相似,经前期血中P含量、E2含量降低、E2/P值升高是PMS肝气逆证猕猴模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68.
肝气逆肝气郁患者月经前后尿液儿茶酚胺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儿茶酚胺类活性物质在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法测定患者尿液中儿茶酚胺总量(CA)、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含量与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两证患者经前期尿液C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时期;肝气逆证组经前期尿中NA含量较其他三个时期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正常对照组与肝气逆证组尿中Ad含量四个不同时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肝气郁证组经前期与自身其他时期相比,与肝气逆证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儿茶酚胺含量变化与两证相关,NA含量增加是肝气逆证情志异常的主要微观机制,而Ad含量升高则与肝气郁证发病有关,这可能是其情志异常微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9.
《内经》关于"怒"的理论中蕴涵了大量现代情绪心理学的科学内涵,以先继承后创新视角对怒从定义、分类、病因病证双重属性及怒病治疗等方面进行认识。  相似文献   
70.
正常猕猴性周期相关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常猕猴月经周期相关微观指标变化规律,建立正常对照标准,方法:在正常猕猴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取血接尿,分别用放免法和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血尿中相关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结果:正常猕猴月经周期性激素水平呈现规律性变化。结论:从微观角度证实猕猴月经周期与人类的相似性,进一步表明雌性猕猴为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逆证动物模型的极佳造模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