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4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异病同治”是“病证结合”诊疗模式的具体体现,其治法确立的关键在于证候病机的辨识,慢性肝肾疾病具有“正虚血瘀”的病机特点,存在补虚化瘀以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采用补虚化瘀治法方药,如扶正化瘀方、当归补血汤或当归黄芪合剂可有效防治肝肾纤维化,扶正化瘀方拆方配伍实验也发现该方抗肝肾纤维化的主效药物为补虚的虫草菌丝与活血化瘀的丹参。进一步药理实验发现扶正化瘀方抗肝肾纤维化有其共性作用机制,包括: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纤维化组织MMP-2/9活性,保护组织微环境;下调TGF-β等促纤维化病理信号转导途径,抑制肌成纤维细胞活化;调节纤维化病理差异表达蛋白质组包括物质代谢、细胞骨架、氧化应激反应等,这些受药物调节的共性病理机制构成肝肾纤维化“正虚血瘀”病机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62.
通过系统梳理一贯煎的中医古籍及现代临床文献,对其出处、组成、基原、炮制要求、剂量、制法用法、功能主治、方义衍变等历史沿革进行考证,明晰一贯煎的历史沿革和临床应用研究概况。在充分考虑经典名方制剂开发实际需求及现代临床实践使用习惯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开发建议。清朝钱敏捷《医方絜度》所载一贯煎由6味药物组成,其组方药物基原及药用部位选用与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保持一致,所选药物皆为生品,并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方法炮制。该方药物参考剂量以《医方絜度》所载为准,按照一钱相当于今3.73 g折算,北沙参、麦冬、当归各5.60 g,枸杞子、生地黄各11.19 g,川楝子7.46 g;水煎服;古医籍记载一贯煎功效为滋阴疏肝,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证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及疝气瘕聚。本研究明确了一贯煎的出处与组成、药物基原、药物炮制、剂量用法、功能主治与方义衍变及现代临床应用,可为该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文献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吕莹  慕永平  刘平 《吉林中医药》2021,41(3):353-355
肝性脑病作为慢性肝脏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刘平认为肝硬化的基本病机为“虚损生积”,而肝性脑病患者常兼有湿热内蕴。扶正与祛邪二者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扶正当贯穿疾病治疗始终,益气养阴尤为关键,益气扶正以治本,佐以养阴清热治其标。刘平运用黄芪汤合一贯煎、二至丸加减,同时重视各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整体把握,相互协同。全方合用,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清热解毒,攻补兼施,减少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肝细胞癌(HCC)是肝脏的原发恶性肿瘤,其发生过程十分复杂,氧化应激学说是其发生发展机制研究的众多重要学说之一。自噬是细胞清除胞内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受损细胞器,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自噬在肝纤维化和HCC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与氧化应激有密切关系。结合当前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分别从自噬与HCC的关系、氧化应激与HCC的关系来分析二者在HCC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作用。指出自噬在HCC发病进程中调控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可能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若能够激活或阻断自噬调控氧化应激的某个关键通路,或可为HC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健脾清化方对慢性肾衰肾纤维化大鼠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介导的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探讨其改善肾纤维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5/6肾切除(Platt法)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健脾清化方组和氯沙坦钾片(科素亚)组。治疗60 d后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肾组织TNF-α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IL-10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大鼠肾组织TNF-α、IL-10及p-p38MAPK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清化方组和科素亚组肾组织TNF-α、IL-10及p-p38MAPK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健脾清化方可通过有效阻止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继而动态调控致炎因子TNF-α与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从而改善慢性肾衰炎症状态,延缓肾衰进程。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刀豆蛋白A(ConA)对小鼠脾脏细胞表达纤维化蛋白(FBRS)的诱导作用及可能的分子信号机制。方法:选择雄性BALB/c小鼠,制备小鼠脾脏细胞悬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onA刺激不同时间脾脏细胞后FBRS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ConA刺激不同时间后FBRS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信号通路阻滞剂对FBRS的蛋白表达的影响和ConA对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表达的活化作用。结果:ConA能刺激小鼠脾脏细胞FBRS的mRNA和蛋白表达,ERK信号通路阻断剂PD98059可以明显抑制ConA引起的FBRS蛋白表达,且ConA刺激后能够明显活化ERK的表达。结论:ConA可通过活化ERK信号通路,诱导小鼠脾脏细胞FBRS的表达。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方治疗慢性肾脏疾病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3期慢性肾脏疾病肾阳虚证患者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温阳益气方,对照组加用金匮肾气片治疗,周期均为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肾阳虚证症状积分、常见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41%,对照组为74.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性欲减退、精神委靡、夜尿频多、下肢浮肿症状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患者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精神委靡、夜尿频多、下肢浮肿、动则气喘症状亦明显好转(P〈0.05);且金匮肾气片对夜尿频多、下肢浮肿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温阳益气方(P〈0.05),温阳益气方对性欲低下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金匮肾气片(P〈0.05)。结论:温阳益气方与金匮肾气片治疗慢性肾脏疾病肾阳虚证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两方对肾阳虚证不同症状的改善各具优势。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丹参酚酸B盐(salvianolic acid B,SA-B)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31)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灌流酶消化及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正常大鼠HSC,将TGF-β1和SA-B直接添加于原代HSC的无血清培养液中.蛋白印记法检测HSC内磷酸化和总ERK,以及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MEK、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Ra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SA-B可抑制正常原代HSC及TGF-β1刺激的HSC内ERK上游激酶MEK的磷酸化;而对正常原代HSC及TGF-β1刺激的HSC内MEK上游激酶Raf-1的磷酸化无明显抑制.SA-B对TGF-β1刺激的HSC内α-SMA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A-B与ERK阻断剂联用,几乎接近完全阻断α-SMA的表达.SA-B对正常培养的HSC和经TGF-β1刺激的HSC 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SA-B抑制TGF-β1刺激的HSC内ERK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环节在于抑制了MEK的磷酸化.SA-B通过抑制TGF-β1的ERK信号转导通路,减少了因HSC活化导致的α-SMA表达和Ⅰ型胶原蛋白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黄芪来源成分对氯化钴诱导SK-HEP-1细胞缺氧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8001μM氯化钴作用于SK-HEP-1细胞24小时,诱导细胞缺氧损伤,不同浓度的药物成分作用于SK-HEP-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vWF表达,高内涵图像分析系统观察细胞膜通透性、细胞核形态及溶酶体变化,荧光探针法检测NO、NOS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vWF表达明显增加,细胞溶酶体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弱,NO、NOS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药物处理后,细胞活力明显改善(P<0.01),其中黄芪甲苷和黄芪皂苷Ⅱ组vWF表达显著下降,溶酶体和NO水平显著提高(P<0.05);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7-O-b-D-葡萄糖苷组vWF表达、溶酶体显著改善(P<0.05);芒柄花素和芒柄花素-7-O-b-D-葡萄糖苷组细胞NO、NOS水平显著提高,芒柄花素组细胞溶酶体荧光显著增强(P<0.05)。结论:黄芪来源的7种成分均有防护氯化钴诱导的SK-HEP-1细胞缺氧损伤的作用,但其作用基础存在细胞生物学差异。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索具有显著抗酒精性肝损伤作用的中药复方健脾活血方抗脂质过氧化的主效应中药,并分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及Lieber-DeCarli乙醇液体饲料诱导的大鼠乙醇性肝损伤模型,以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作为效应指标筛选主效应中药,并再次以该模型验证其药效;进一步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血清铁离子(Fe2+)含量以分析主效应中药抗脂质过氧化的机制.结果:含8味中药的健脾活血方中“抗脂质过氧化”主效应药物组合为:葛根、泽泻、五味子、姜黄(剂量比为250∶50∶17∶50),验证及药理分析实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抗脂质过氧化主效应中药组肝组织MDA,NOS,iNOS及血清Fe2+含量显著降低,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结论:健脾活血方8味中药中对大鼠乙醇性肝损伤模型“抗脂质过氧化”的主效应中药组合为“葛根+泽泻+五味子+姜黄”,其药理机制在于抑制促氧化物质NOS,iNOS及血清Fe2+产生,增加抗氧化自由基清除酶SOD,GSH-Px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