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6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60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93篇
内科学   21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298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407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735篇
中国医学   269篇
肿瘤学   2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丹蒌片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丹蒌片,5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标准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患者ADL评分、硝酸甘油用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血清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76.92%、92.31%;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是82.69%、9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均显著升高,而硝酸甘油用量及颈动脉IMT值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硝酸甘油用量及颈动脉IMT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可溶性CD105(sCD105)、P选择素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蒌片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改善血清学相关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前置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优化CT冠状动脉成像(CCTA)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8年5月衢州市人民医院90例行CCTA扫描的患者资料,建立水等效直径(dw)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回归方程,并计算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上四分位数。前瞻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行CCTA扫描患者6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使用固定CTDIvol设定扫描方案,试验组使用固定SSDE设定扫描方案。两组的目标剂量为90例患者CTDIvol的上四分位数。评估并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 90例患者BMI与dw正相关(r=0.823,P<0.05),回归方程为dw=9.241+0.644×BMI;CTDIvol的上四分位数为7.92 mGy。对照组和试验组冠状动脉血管段图像质量的优良率分别为94.10%(367/390)和93.93%(402/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和试验组SNR和CNR的中位数分别为21.08、24.39和17.24、19.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CTDIvol、SSDE和女性乳腺辐射剂量(Dbre)分别较对照组降低37.04%、35.77%和37.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7.041,t=18.479,15.079,P<0.05)。结论 基于前置SSDE设定CCTA方案具有可行性,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不同丙戊酸盐和丙戊酸剂型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70例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报告,记录患者姓名、年龄、体质量、丙戊酸的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情况(合用药品及其用法与用量)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不同丙戊酸盐和丙戊酸剂型对丙戊酸标准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丙戊酸盐类型和剂型对标准血药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丙戊酸镁的标准血药浓度[(9.18±3.54)μg·kg·mL-1·mg-1]大于丙戊酸钠盐的标准血药浓度[(6.76±2.54)μg·kg·mL-1·mg-1];丙戊酸缓释片的标准血药浓度[(8.38±3.49)μg·kg·mL-1·mg-1]大于丙戊酸普通片的标准血药浓度[(6.88±2.54)μg·kg·mL-1·mg-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丙戊酸盐和丙戊酸剂型对丙戊酸血药浓度存在明显影响,如何选择丙戊酸盐和丙戊酸剂型对丙戊酸的合理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影像组学在低剂量CT扫描条件下实性肺结节CT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CT750 HD CT分别在不同管电压及不同管电流下对胸部肺结节人体仿真模型进行扫描,记录不同扫描条件下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测量并计算图像中结节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分析辐射剂量、噪声与管电压管电流变化的规律,将所有扫描数据通过影像组学分析软件对实性结节的全部特征进行提取,使用R语言统计学软件对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主成分中对图像质量贡献较大的特征进行分析。对确定的重要特征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揭示不同管电压下特征参数的差异,再进一步通过事后检验对不同管电压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找出组间差异。结果辐射剂量在研究的范围内随管电压、管电流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肺结节的SNR和CNR总体变化趋势虽然与管电压及管电流的变化呈线性关系,但在低剂量下没有明确的变化趋势阈值存在,无法准确评价低辐射下图像质量。影像组学提取的所有特征参数中均质性、体素值总和及Haralick相关性是3个主要成分,其方差累计的贡献率为89.2%,且特征值均>1。特征参数均质性曲线显示出其变化趋势与管电压及管电流变化成相关性,且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好。均质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管电压140及120 kVp时,两组间的均质性值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而在其他管电压间均质性值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管电压在100 kVp、管电流≥60 mA时或管电压在80 kVp、管电流≥90 mA时,均质性无明显变化,可以得到满意的图像质量。结论影像组学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定量化地评价和控制低辐射剂量下实性肺结节CT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首次131I治疗后影响辐射剂量率降低的相关因素,并预估其住院隔离时间。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1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并首次行131I治疗的PTC患者16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24例,年龄(37.14± 12.00)岁。将所有患者按治疗剂量分为高剂量组(63例)和低剂量组(104例),于治疗后24、48、72、96 h时测量距离患者1 m处的辐射剂量率,将治疗后患者体内滞留131I活度为400 MBq时的时间点定为出院时间。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辐射剂量率降低的相关因素。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或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PTC患者首次行131I治疗后的辐射剂量率随时间推移迅速下降,高剂量组治疗后的24、48 h辐射剂量率[(70.62±34.45)、15.64 μSv/h]明显高于低剂量组[(11.27±5.13)、2.03 μSv/h],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581、-7.952,均P <0.01)。81.0%(51/63)和90.5%(57/63)的高剂量组患者分别可在治疗48 h和72 h后出院,99%(103/104)的低剂量组患者可在治疗24 h后出院。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131I剂量和2 h摄碘率对高剂量组24 h辐射剂量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9.23,复相关系数R2=0.212,P<0.01),高剂量组24 h辐射剂量率与2 h摄碘率和131I剂量呈正相关;性别、24 h摄碘率和残甲法3对高剂量组48 h辐射剂量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34.45,复相关系数R2=0.622,P<0.01),48 h辐射剂量率与24 h摄碘率和残留甲状腺体积呈正相关,与性别呈负相关;131I剂量和24 h饮水量对低剂量组24 h辐射剂量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12.76,复相关系数R2=0.186 ,P<0.01),低剂量组24 h辐射剂量率与131I剂量呈正相关,与24 h饮水量呈负相关。结论 PTC术后患者首次131I治疗24 h后,影响其辐射剂量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是服用131I的剂量,而48 h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24 h甲状腺摄碘率、残留甲状腺体积和性别。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 d和2 d左右。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必净注射液的应用情况,为提高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调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的病历共1 344份,对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929份含血必净注射液的病历主要集中在骨科,占69.12%,普外科占24.26%。适应症方面:骨科有适应症使用比例仅为39.3%。用法用量方面,血必净的使用量(50~100 mL)及溶剂体积(100 mL)的合格率分别为98.66%、96.95%,给药频次的合格率仅为17.26%,主要以1次/d给药为主。疗程方面,3~14d给药时间占79.01%。联合用药方面,抗菌药物与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应用率高达78.94%,其中27.60%抗菌药物使用为预防用药,51.34%抗菌药物使用为抗感染治疗。此外,血必净注射液与丹参川芎嗪、痹祺胶囊、盘龙七片及接骨七里片等联合使用的频次较高,属于重复用药。结论需加强血必净注射液在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方面的的处方审核,尤其在使用频次及重复给药方面,需严格把控。此外,血必净注射液在骨科的使用比较多,符合适应症的比例较低,临床药师应加大干预力度、多与临床医生沟通,为医生提供合理用药指导,以促进血必净注射液在临床更加安全、合理及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67.
Int22h1/Int22h2‐mediated Xq28 duplication syndrome is a relatively new X‐linke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syndrome, arising from duplications of the subregion flanked by intron 22 homologous regions 1 and 2 on the q arm of chromosome X. Its primary manifestations include variable cognitive deficits, distinct facial dysmorphia, and neurobehavioral abnormalities that mainly include hyperactivity, irritability, and autistic behavior. Affected males are hemizygous for the duplication, which explains their often more severe manifestations compared with heterozygous females. In this report, we describe the cases of nine individuals recently identified having the syndrome, highlighting unique and previously unreported findings of this syndrome. Specifically, we report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syndrome, two cases with de novo duplications, three receiving prenatal diagnosis with the syndrome, and three others having atypical versions of the duplication. Among the latter, one proband has a shortened version spanning only the centromeric half of the typical duplication, while the other two cases have a nearly identical length duplication as the classical duplication, with the exception that their duplication's breakpoints are telomerically shifted by about 0.2 Mb. Finally, we shed light on two new manifestations in this syndrome, vertebral anomalies and multiple malignancies, which possibly expand the phenotypic spectrum of the syndrome.  相似文献   
68.
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或基因疫苗,能在体内引起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的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该文就影响寄生虫DNA疫苗免疫效果的途径和剂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9.
This work aims to prepare sustained release buccal mucoadhesive tablets of buspirone hydrochloride (BH) to improve its systemic bioavailability. The tablets were prepared according to 5 × 3 factorial design where polymer type was set at five levels (carbopol, 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 sodium alginate,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and guar gum), and polymer to drug ratio at three levels (1:1, 2:1 and 3:1). Mucoadhesion force, ex vivo mucoadhesion time, percent BH released after 8 h (Q8h) and time for release of 50% BH (T50%) were chosen as dependent variables. Additional BH cup and core buccal tablets were prepared to optimize BH release profile and make it uni-directional along with the tablets mucoadhesion. Tablets we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content uniformity, weight variation, thickness, diameter, hardness, friability, swelling index, surface pH, mucoadhesion strength and time and in vitro release. Cup and core formula (CA10) was able to adhere to the buccal mucosa for 8 h, showed the highest Q8h (97.91%) and exhibited a zero order drug release profile.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formula CA10 in human volunteers revealed a 5.6 fold increase in BH bioavailability compared to the oral commercial Buspar® tablets. Conducting level A in vitro/in vivo correlation showed good correlation (r2 = 0.9805) between fractions dissolved in vitro and fractions absorbed in vivo.  相似文献   
70.
目的调查了解武汉市2009—2013年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情况,评价不同工种、不同类型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的电离辐射危害程度及防护效果。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监测。结果武汉市放射工作人员5年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76mSv·a-1,并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工种的个人剂量水平以核医学、介入诊疗的年剂量当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77mSv·a-1、1.30mSv·a-1;乡镇卫生院个人剂量水平较高为1.12mSv·a-1。结论武汉市放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年受照剂量较低且逐年下降,放射防护条件逐年得到改善,放射工作场所基本能满足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但放射防护的监督管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