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2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92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337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缬沙坦治疗IgA肾病尿检异常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肾脏组织活体检查并结合临床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尿检异常的患者,分为尿激酶联合缬沙坦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缬沙坦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尿红细胞(RBC)计数与24h尿蛋白定量在第3、6及12个月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尿RBC计数与24h尿蛋白定量在治疗前后比较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尿激酶联合缬沙坦治疗,能有效减少IgA肾病尿检异常患者的蛋白尿和镜下血尿。  相似文献   
62.
吴静  赵景宏  黄云剑  张静波  冯兵 《医学综述》2014,(16):3020-302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衰竭(CRF)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CCI)的疗效。方法 60例确诊为CRF合并CCI患者,采取投掷硬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缬沙坦和前列地尔,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液流变学以及心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肾脏功能、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CRF合并CCI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  相似文献   
63.
张芃 《河北医学》2014,(6):960-962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缬沙坦口服。对两组患者微炎症指标和肺功能指标进行监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RP、IL-1、IL-6、 TNF-α各微炎症指标水平以及FVC、FEV1、MVV各肺功能指标水平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分别为(5.22±0.76)mg/L、(177.68±19.32) ng/L、(87.73±10.06)ng/L、(4.72±0.43)ug/L、(2.27±0.31)L、(1.78±0.33)L和(59.95±6.16)L,其中微炎症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缬沙坦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和肺功能,且给药方便,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4.
刘可征  徐立松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650-1652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应用依那普利和(或)缬沙坦对调节细胞外基质降解和改善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 将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依那普利10 mg/d,B组:缬沙坦80 mg/d,C组:依那普利10 mg/d+缬沙坦80 mg/d,均服药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1)3组CHF患者治疗后MMP-9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患者MMP-9与LVEF呈负相关(r=-0.355,P=0.001),与LVEDV呈正相关(r=0.346,P=0.001).(2)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9、LVESV、LVEDV均较治疗前减少,LVEF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组患者治疗后MMP-9、LVESV、LVEDV低于A、B组,LVEF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MMP-9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CHF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依那普利或缬沙坦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MMP-9质量浓度,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改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65.
复方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复方缬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102例,经洗脱2周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62)患者口服复方缬沙坦(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 mg),对照组(n=40)患者口服缬沙坦(80 mg/d),均治疗30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比值及E峰减速时间(D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0周后血压、LVMI、IVRT、DT及E/A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幅度〔(37&#177;10)mmHg和(22&#177;6)mmHg〕均显著大于对照组〔(26&#177;10)mm Hg和(11&#177;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VMI、IVRT、DT减少幅度〔(18&#177;7)g/m^2、(22&#177;9)ms和(90&#177;18)ms〕,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4&#177;6)g/m^2、(18&#177;7)ms和(81&#177;20)ms〕,E/A比值升幅(0.68&#177;0.3)亦显著大于对照组(0.48&#177;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缬沙坦及缬沙坦在有效降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能明显改善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前者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66.
曹中  王邦宁 《安徽医学》2010,31(4):319-321
目的研究缬沙坦、螺内酯及其合用对心力衰竭大鼠细胞因子、胶原产生的影响,探讨二者合用治疗心衰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复制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缬沙坦20mg/(kg·d))、螺内酯组(螺内酯40mg/(kg·d))和缬沙坦+螺内酯组(缬沙坦20mg/(kg·d)+螺内酯40mg/(kg·d)),模型组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8周后,分离血清,ELISA及放免法分别检测大鼠血清中IL-6、TNF-α、BNP及PⅢN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及联合给药组大鼠血清IL-6、TNF-α、BNP、PⅢNP水平均显著下降,螺内酯组大鼠血清TNF-α、BNP、PⅢNP水平均显著下降,而IL-6水平无明显改善。缬沙坦+螺内酯联合给药组与单独给药组比较,对各项指标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缬沙坦及螺内酯对心衰大鼠的治疗作用与其抑制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的表达,抑制BNP及PⅢNP的产生有关,联合给药对上述因子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逆转老年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性高血压(年龄≥60岁)及经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左室肥厚患者59例,给予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口服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监测血压并行超声心动图复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及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评估疗效。结果: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降低,超声心动图复查IVSd、LVPWd及LVMI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年性高血压及改善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68.
朱代林  曾德志  王兵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16-1418,1421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10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用国产和进口缬沙坦治疗,剂量和用法相同,观察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成本效益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和空腹胰岛素降低(P均<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提高(P<0.01),第2、4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临床疗效、血压下降值、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成本效益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国产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与进口产品相当,但治疗成本相对低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9.
梁婧 《中外医疗》2010,29(11):16-17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糖尿病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d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其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肾功能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UAER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UN、Scr未增高,经统计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能有效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T-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规范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组加用缬沙坦80mg/d,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检测AT-Ⅱ及TGF-β_1水平,两组在疗程结束24周内分别有15例及13例患者复查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应用缬沙坦治疗后血清AT-Ⅱ较治疗前升高,而血清TGF-β_1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两指标数值均与肝组织纤维化分级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组织TGF-β_1治疗后表达均下降,而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且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干扰素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组织学表现,严重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