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爱云  陆茵 《肿瘤学杂志》2009,15(4):347-349
肿瘤的生长依赖于血管新生,国内外目前用于抗肿瘤研究的血管新生模型,细胞模型包括大分子基质细胞培养模型、cytodex3血管新生模型;组织模型则为各种动物的主动脉或静脉血管新生模型;整体模型包括家兔角膜血管新生模型、鸡胚尿囊膜血管新生模型、聚合物植入模型、斑马鱼或水蛭血管新生模型。全文介绍各种模型的应用,并对其优劣进行评述,指出从细胞、组织、整体水平综合考察药物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才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药物对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骨桥蛋白(OPN)是一种磷酸化糖蛋白,是SIB-LING家族中的一员,它能作用于肿瘤转移的多个环节,促进细胞黏附、浸润,促进血管生成和抑制凋亡。OPN被称为是“肿瘤转移基因”,其在血清中的含量高低与肿瘤病人的转移情况及预后密切相关,现在也有很多研究者认为OPN是一个很好的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53.
活血化瘀中药抗小鼠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抗小鼠术后痛理性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昆明小鼠(清洁级)120只,造模后随机分成5组,A组(模型组)、B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蛆)、C组(盐酸川芎嗪组)、D组(尿激酶组)、E组(阿司匹林组),术后第1d、2d腹腔给药,饲齐14d,于术后第15d处死小鼠,进行腹膜粘连评分及病理HE染色、免疫蛆化SABC法及Mason染色观察,并统计分析。结果:腹膜Nair粘连评分提示A组粘连中位数为Ⅲ级,B、C、D组则为Ⅱ级,B、C、D与A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71,P=0.0021,P=0.0058);HE染色提示C与A、B、E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0.0479,P=0.0319);Masson染色提示C与A、B、D、E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la-genⅠ免疫组化提示C、D分别与A、B、C、E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药物抗粘连效果为C≥D>B>E≥A,丹参酮ⅡA、川芎嗪及尿激酶均有预防并减轻腹腔粘连作用,尤蹦川芎嗪与尿激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4.
血瘀贯穿肿瘤发生发展的始终,而血瘀所致缺血缺氧状态是肿瘤血管新生发生的始动因素,对肿瘤发生远端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肿瘤的重要法则。但关于活血化瘀中药对肿瘤转移是促进还是抑制,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引起临床医生的极大困惑,亟待解决。考虑到血瘀所致血管新生异常在肿瘤血行转移中的作用,课题组以血管新生为切入点,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肿瘤转移的影响,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5.
王爱云  陶丽  陆茵  林依平  陈文星  周梁 《中草药》2015,46(9):1399-1404
血管异常增生的疾病如肿瘤治疗要抗血管生成,而缺血性疾病的治疗要促血管生成。肿瘤与缺血后新生血管主要区别在于血管的成熟度和稳定性不同,而血管生成是个复杂的过程。活血化瘀代表中药丹参普遍应用于肿瘤和缺血性疾病。综述近年来对丹参及其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影响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丹参各种成分表现出抗血管生成和促血管生成双重调控作用。丹参对血管生成表现出的调控效应可能与实验条件的不同,丹参成分的多样性,血管生成的复杂性,以及不同病理状态下体内分布的差异有关系。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山海丹颗粒对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疾病的改善作用,并基于前期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探讨可能的相关机制。   方法   选取140只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雌雄各半。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的方法,用雄性大鼠建立血管性ED动物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地那非组、疏肝益阳胶囊组、山海丹颗粒低剂量组、山海丹颗粒中剂量组、山海丹颗粒高剂量组,给药组灌胃给药8周,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考察各组大鼠性行为学指标,TUNEL染色检测睾丸内生精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阴茎组织的iNOS、eNOS、nNOS和p38表达水平。   结果   和模型组相比,山海丹颗粒显著缩短了ED大鼠的扑捉潜伏期和射精潜伏期,减少睾丸组织内凋亡的生精细胞数量,增加iNOS、eNOS、nNOS表达,抑制p38磷酸化。   结论   山海丹颗粒可有效改善ED模型大鼠的疾病状态,其治疗ED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iNOS、eNOS、nNOS和p38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7.
中医药现代化在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障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包括蛋白结构解析、新药研发等),或许可以为突破制约中医药现代化的障碍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和策略。中医药临床数据及研究数据的不断积累,也为开展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的融合研究提供了基础。该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助力中医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大家学术思想传承与创新、中医证候治则治法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中药物质基础及起效机制等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的推动作用,这可能是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的战略资源和竞争赛点。   相似文献   
58.
目的构建并鉴定p GL3-TNF-α3'端非翻译区(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DLR)表达系统,以此基于调控TNF-α转录后水平对丹参酮类成分进行筛选。方法反转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mRNA成c DNA,以之为模板,PCR扩增含TNF-α3'-UTR的DNA片段全长,经酶切后连接至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 GL3-control上,构建出p GL3-TNF-α3'UTR全长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进行鉴定。将所构建的p GL3-TNF-α3'UTR与p SVRenilla质粒组成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共转染至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经脂多糖诱导后利用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系统判定丹参酮类成分对TNF-α转录后调控是否有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 GL3-TNF-α3'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克隆获得的DNA片段大小及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一致。脂多糖(LPS)可以明显诱导转入p GL3-TNF-α3'UTR载体细胞的荧光强度。丹参酮类成分中隐丹参酮可以明显降低LPS诱导的p GL3-TNF-α3'UTR载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结论成功构建含TNF-α3'UTR区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系统,并以此从丹参酮类化合物中筛选出隐丹参酮,可以对TNF-α的转录后水平进行抑制调控。  相似文献   
59.
肿瘤转移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血小板与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了具前途的抗肿瘤转移靶点。血小板活化后如何介导肿瘤转移,有哪些具体的作用环节,如何从这些环节中寻找出中医药抗肿瘤转移的新靶点是研究人员近年来密切关注的课题。而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肿瘤的重要法则,活血化瘀中药在中医治疗肿瘤的临床实践中使用频率很高,因此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总结了血小板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环节,并且以活血化瘀中药丹参为例,分析了其以血小板为靶点抗肿瘤转移的前景,以期为广大医药工作者寻找抗肿瘤转移的新靶点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60.
质膜通道参与细胞的基本功能,在癌细胞中亦是如此。特别是钙离子通道与癌细胞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该文以近年来钙离子通道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转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研究作一综述,将为肿瘤的研究和诊疗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