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662篇
  免费   18654篇
  国内免费   7677篇
耳鼻咽喉   805篇
儿科学   3287篇
妇产科学   1206篇
基础医学   10764篇
口腔科学   1524篇
临床医学   48365篇
内科学   42473篇
皮肤病学   3208篇
神经病学   3182篇
特种医学   119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4篇
外科学   13641篇
综合类   97827篇
预防医学   25057篇
眼科学   3282篇
药学   41358篇
  500篇
中国医学   43325篇
肿瘤学   13930篇
  2024年   1987篇
  2023年   6593篇
  2022年   7713篇
  2021年   9962篇
  2020年   10660篇
  2019年   10882篇
  2018年   5106篇
  2017年   9211篇
  2016年   10460篇
  2015年   11552篇
  2014年   19973篇
  2013年   18407篇
  2012年   22258篇
  2011年   23150篇
  2010年   21045篇
  2009年   19787篇
  2008年   20569篇
  2007年   18787篇
  2006年   16880篇
  2005年   16770篇
  2004年   13373篇
  2003年   12693篇
  2002年   10203篇
  2001年   8746篇
  2000年   6583篇
  1999年   5159篇
  1998年   4664篇
  1997年   4318篇
  1996年   3735篇
  1995年   3213篇
  1994年   2987篇
  1993年   1909篇
  1992年   1808篇
  1991年   1544篇
  1990年   1088篇
  1989年   1058篇
  1988年   345篇
  1987年   251篇
  1986年   204篇
  1985年   160篇
  1984年   92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 探讨黄连解毒汤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用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石杉碱甲组(2.1×10-5 g·kg-1),黄连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6,3,1.5 g·kg-1)。运用Aβ1-42海马注射复制AD大鼠模型,术后连续灌胃治疗4周,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病理改变,腹主动脉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海马中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海马α7nAChR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脑组织皮质区神经元坏死、海马区锥体细胞或颗粒细胞坏死、排列紊乱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明显,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逃逸平台次数降低、有效区域停留时间、有效区域游泳路径均减少(P<0.05,P<0.01),血清中ACh,ChAT浓度降低(P<0.01),海马中ACh,AchE,ChAT含量,α7nAChR蛋白,α7nAChR 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中剂量组逃避潜伏期变短(P<0.05),逃逸平台次数、有效区域游泳路径、有效区域停留时间增加(P<0.05,P<0.01),血清ACh,ChAT含量和海马AchE,ChAT,α7nAChR mRNA表达上升(P<0.05),海马α7nAChR蛋白表达升高明显(P<0.01);高剂量组有效区域有效区域停留时间延长(P<0.01);逃逸平台次数增加,血清ACh,ChAT含量和海马ACh,AchE,α7nAChR蛋白,α7nAChR mRNA表达上升(P<0.05)。结论 黄连解毒汤可显著改善Aβ1-42诱导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Aβ1-42所导致的胆碱能系统损伤,增强胆碱能系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利用3.0 T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钆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技术评估巴马小型猪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左心室(left ventricle,LV)心肌纤维化,为评估COPD心肌组织学损伤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选用20头健康巴马小型猪,随机分成COPD模型组(16头,蛋白酶制备COPD模型)及正常对照组(4头).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不同阶段(4周、8周及20周)行多模态CMR扫描.对比各组小型猪之间常规心脏参数的差异;分析各组LV心肌LGE发生率、分布及类型.结果模型组共有14头小型猪COPD模型构建成功.造模早期及中期(4周、8周)模型组与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造模后期(20周)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明显加快(P分别为0.003、0.002);体质量降低(P=0.007).造模早、中期各组小型猪心功能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前及对照组比较,造模后期右心室前壁(right ventricular anterior wall,RVAW)(P均<0.001)均有所增厚,右心室舒张末横径(righ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RVDd)(P<0.001)及左心室后壁(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LVPW)(P=0.018)较造模前有所增厚,左心室舒张末横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P=0.05)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P=0.005)较造模前有所减低.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较造模前及对照组均降低(P<0.001及为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造模后模型组有5头小型猪共23个心肌节段(23/85)发生LGE,与对照组及造模前比较均出现显著差异(P均<0.01).LGE主要位于左室基底部及中间部,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GE以肌壁间型最为多见.结论COPD早期即可出现RVEF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少部分LV心肌可出现心肌纤维化,但LVEF未见明确改变.基于CMR的LGE技术可为COPD患者早期干预、诊疗计划的制定以及预后的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理肺消积丸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理肺消积丸组[240μg/(g·d)]、顺铂组[0.5μg/(g·d)]、联合组[理肺消积丸240μg/(g·d)+顺铂0.5μg/(g·d)]。采用皮下接种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制备模型次日进行药物干预。2周后分别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检测小鼠体内肿瘤生长情况,HE染色评价肿瘤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肿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gene of 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的表达情况,TUNEL技术评价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体内肿瘤增殖明显,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PCNA蛋白表达程度极高,而细胞凋亡率及PTEN蛋白表达量极低。与模型对照组对比,理肺消积丸组的肿瘤生长受到抵制,肿瘤细胞异型性及核分裂象减少,PCNA蛋白表达下降,肿瘤细胞凋亡率升高,PTEN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顺铂组和联合组除PTEN蛋白表达较模型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理肺消积丸可显著抑制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上调细胞凋亡和PTE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结合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探讨白藜芦治疗肺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DrugBank获取白藜芦醇作用靶点信息,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在TCGA数据库中分析靶标基因在肿瘤及正常组织中表达量,预示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影响。然后,运用随机森林和单因素COX回归的分析方法对靶标基因进行筛选。结合生物信息学结果,使用分子生物学探究白藜芦醇治疗肺腺癌的作用机制。结果 基于白藜芦醇作用靶点的PPI网络,筛选出10个Hub基因,其中溶质载体家族2成员1(SLC2A1),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ALOX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和花生四烯酸15-脂氧合酶(ALOX15)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然后,随机森林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LC2A1对肺腺癌的生存和预后意义重大。KM-plott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LC2A1表达量与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初次进展(FP),进展后生存率(PPS)均紧密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也进一步证明白藜芦醇能够通过降低SLC2A1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免疫组化评分显示SLC2A1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蛋白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白藜芦醇通过降低SLC2A1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在肺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呋塞米注射液在新生儿湿肺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湿肺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二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生产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静注呋塞米注射液0.5 mg/(kg·d),疗程3 d,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停氧时间、48小时内症状缓解例数。结果平均住院时间:试验组(5.00±1.31)d,对照组(6.06±1.75)d;总用氧时间:试验组(49.04±18.23)h,对照组(63.80±24.11)h;48 h内呼吸症状改善者:试验组24例(68.57%),对照组15例(42.86%),二组比较在平均住院时间、总用氧时间及48小时内症状缓解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呋塞米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湿肺在平均住院时间、总用氧时间和48小时内呼吸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建中和胃汤结合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建中和胃汤及温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胃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胃脘隐痛、喜按喜暖、神疲乏力、食后胀满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6(Inter 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中和胃汤结合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正念行为护理对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97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亲情护理,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正念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屈服、回避和面对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屈服、回避、SDS和S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面对、GSES、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念行为护理能促进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养成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减轻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8.
术后肺部并发症是围术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不张、肺栓塞、急性肺损伤、吸入性肺炎和非计划插管等,是病人术后病死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可逆转病人的负性结局.对早期识别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评估工具以及干预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评估工具、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59.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水样物为特征的病证。泄泻乃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理变化在肠,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临床多责之脾胃、肝肾。疗效差强人意时,从肺论治却得到出乎意料的疗效。以下阐述从肺论治泄泻的一些经验,与同道探讨。1理论探讨肺与大肠乃阴脏阳腑,二者皆禀大气中金气而生,亦有相互络属的关系。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耳后给药治疗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摘选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4例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B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较A组高,P<0.05;B组中高频听力提升值较A组更高,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A组低,P<0.05。结论: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采用耳后局部激素给药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给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中高频听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