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7篇
  免费   617篇
  国内免费   399篇
耳鼻咽喉   74篇
儿科学   177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631篇
口腔科学   111篇
临床医学   1578篇
内科学   769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361篇
特种医学   6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823篇
综合类   3354篇
预防医学   1278篇
眼科学   104篇
药学   1154篇
  15篇
中国医学   1140篇
肿瘤学   36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512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604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578篇
  2008年   593篇
  2007年   619篇
  2006年   619篇
  2005年   677篇
  2004年   621篇
  2003年   507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290篇
  1997年   339篇
  1996年   316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17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在成功分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基础上,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于2006-3/10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采用dispase Ⅱ-trypsin两步消化法获取表皮基底层细胞,用小鼠皮肤成纤维母细胞滋养层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培养液进行培养。小鼠皮肤成纤维母细胞的预处理:向对数生长期的小鼠皮肤成纤维母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丝裂霉素C至终浓度为4mg/L,37℃下培养4h,弃去培养液,用D-Hank’s液洗3次,加入浓度为0.25g/L的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出细胞,离心(200g,5min),用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培养液悬浮细胞,计数,以5.0×104/cm2的密度种于培养皿内,37℃、体积分数0.05的CO2培养箱下培养。角质形成细胞的培养:将分离的角质形成细胞悬浮在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培养液中,以2.0×104/cm2的密度接种在前1天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小鼠皮肤成纤维母细胞滋养层上,37℃、体积分数0.05的CO2培养箱下培养。24h换液,以后每3d换1次液。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采用复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角质形成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采用dispaseⅡ消化法分离了真皮和表皮,获得较多的角质形成细胞,可以避免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污染。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在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5d可见明显的集落,约10d可长满单层。免疫细胞化学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细胞表面有明显的表达,复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有明显的表达。结论:用小鼠皮肤成纤维母细胞滋养层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培养液可以较好地培养原代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细胞表面有明显的表达,这些结果为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相关的皮肤病(如银屑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胸锁乳突肌瓣(SCM)填充对腮腺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外观的影响。 方法 6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接受常规腮腺肿物区域切除术,实验组34例在接受腮腺肿物区域切除术后,以SCM填充术区缺损。随访6~12个月,对术后并发症和术区外观进行主观和客观的评价。 结果 实验组在术后面神经麻痹、主观Freys综合征、耳部麻木感、肿瘤复发的发生率和对照组大致相当。实验组术后5例(15%)发生腮腺瘘,对照组9例(27%)发生腮腺瘘,实验组腮腺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外观患者主观评分为(1.25±0.96);第三者的评分(1.11±0.99),对照组外观患者主观评分为(2.45±1.33);第三者的评分(2.26±0.87),两组患者外观的主观和客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CM填塞腮腺术腔可改善患者术后面部畸形,为腮腺术后的重建提供了合理的美容选择。  相似文献   
53.
患者女.37岁.进行性双下肢无力3年。查体:双足背屈无力,胸8~腰1,骶1,骶4.5感觉平面的痛温觉消失.双下肢腱反射消失,病理征(-)。MRI平扫见腰段椎管扩大,脊髓圆锥左前方至盲囊,有髓外硬膜下占位病灶.邻近的马尾神经向周围推移.T1WI上病灶为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经静脉注入Gd-DTPA后.病灶有显著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女性排尿困难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以排尿困难为主诉的女性患者71例,行外阴检查、膀胱尿道镜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率、同步膀胱压力容积流率及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测定,部分患者同步透视下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膀胱出口梗阻47例(66.2%),非神经原性神经性膀胱20例(28.2%),各项检查正常4例(5.6%),分别给予手术及药物治疗。治疗前后症状评分(IPSS)平均分别为(15.4±2.3)和(7.1±0.9)(P<0.05),平均最大尿流率(MFR)分别为(9.3±5.7)mL/s、(18.5±8.0)mL/s(P<0.05)。结论:根据女性排尿困难的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胰腺癌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 ,确诊较晚是其预后差的主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对一些与炎症难以鉴别的胰腺癌 ,更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国内外学者在胰腺癌早期诊断方法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使得胰腺癌的诊断手段日益增多 ,特别是介入超声学的迅猛发展 ,使得胰腺癌的诊断方法更加丰富。同时 ,分子生物学的引入 ,尤其是高度敏感的ras基因的引入弥补了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法的不足使该方法更加完善。应用此方法 ,不仅可以对有症状的病人及早诊断 ,缩短确诊时间 ,尽早得到诊治 ,也为胰腺癌的鉴…  相似文献   
56.
2型糖尿病病人服药治疗依从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病人服药治疗依从性以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糖尿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广州市5家医院就诊的335例2型糖尿病病人,对服药治疗依从性、糖尿病知识、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以及服药一般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用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病人服药依从性均分与总分比为0.83;能完全按医嘱长期坚持服药者仅占67.0%。病人服药依从性与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健康信念、自我效能、购药方式、有无药物副反应、是否工作忙或事情多和就医的便利性相关(P〈0.01或P〈0.05)。[结论]医院应强化糖尿病健康教育,确保病人长期坚持服药;重点关注工作忙、记忆力减退、经济困难等因素产生的影响;调动家庭支持力量;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治疗优惠政策,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后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骨代谢指标及骨微结构的改变情况。方法:将24只9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蓝光1组和蓝光2组,每组6只。蓝光组和模型组每天用100 mg/kg的维甲酸连续灌胃14 d,正常组用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14 d,14 d后各组均恢复正常饮食、饮水。正常组和模型组全程采用日光灯光照模式照射,蓝光1组和2组在维甲酸造模完成后分别采用蓝色光照模式(460 nm)照射14 d和21 d。非蓝光照射时日光灯照射补齐至总照射天数(35 d)。所有大鼠均于35 d后取眼眶血,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β-胶联降解物(β-bonded degradation products,β-CTX)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amino terminal peptide of procollagen type 1,P1NP)水平。采用CO2麻醉处死大鼠后取股骨,用microCT测定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分离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钙、磷、ALP、β-CTX和P1NP水平以及骨密度、骨微结构显著改变(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蓝光1组的体质量、血钙水平、血磷水平、ALP、β-CTX,P1NP、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分离度发生显著变化(P<0.05),但两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蓝光2组大鼠的体质量、骨密度、骨微结构及骨代谢等各项指标均改变(P<0.05)。蓝光1组和蓝光2组间β-CTX、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分离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可在大鼠骨质疏松早期抑制成骨和影响钙磷代谢,促进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的进程,提示骨质疏松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减少蓝光暴露。  相似文献   
58.
活体肝移植相关技术的改进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活体肝移植手术 (LDLT)若干技术的改进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6例活体肝移植 ,对活体肝移植关键手术的相关技术进行总结。主要技术包括 :在以包含肝中静脉为特点的扩大左半肝切取技术的基础上 ,同时采用肝静脉、腔静脉联合扩大成型吻合技术重建流出道 ;综合显微外科、自体血管移植、血管搭桥及动脉成形等相关技术行肝动脉重建 ;端 端吻合重建胆道。结果 受体的平均手术时间为 (13 2 6± 3 48)h ,平均术中出血为 (3 2 10± 2 967)ml,平均冷缺血时间为 (2 1± 2 0 )h ,平均移植物重量 /受体体重 (GRWR)为 (1 3 9± 0 49) %。供体的平均手术时间为 (5 9± 1 6)h ,平均失血量为 (12 10± 710 )ml,平均移植物重量 (4 2 9± 168)g。术后随访 1~ 2 2个月 ,未见流出道、肝静脉梗阻的相关并发症 ;肝动脉栓塞发生率为 12 5 % ;未见胆道相关并发症。结论 LDLT中GRBW应不低于 0 85 %。联合扩大成型吻合技术重建流出道和综合显微外科、自体血管移植、血管搭桥及动脉成形等相关技术行肝动脉重建是对活体肝移植技术的重要改进  相似文献   
59.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技术特点及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性。方法67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MSCT检查,分析扫描时心率、心电相位窗的选择及呼吸运动、扫描参数与冠脉图像质量的关系。其中13例同时行常规冠脉造影,对2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率≤55bpm/min、56~60bpm/min、61~65bpm/min、66~70bpm/min及大于70bpm/min冠状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3.9%、94.4%、89.4%、68.7%和45.5%。心率对右冠状动脉(RCA)的影响最大,对左冠状动脉主干(LMA)的影响最小,呼吸运动对左冠的影响最大。70%、75%的心电相位窗对冠脉的显示率较好,分别为85.8%和88.4%。以常规冠造为标准,MSCT诊断狭窄≥50%狭窄总的敏感度为78.6%,特异度98.2%,阳性预测值84.6%,阴性预测值97.4%。结论运动伪影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MSCT能较准确的显示冠脉≥50%的狭窄,是冠脉疾病诊断和筛选的良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分析小切口内应用0-0可吸收普迪思圈套线(PDS-Ⅱ线)双津下缝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组34例患者均为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20 ~45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运动损伤27例,摔伤6例,重物击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 ~6d,平均3d.所有患者均行微创小切口,应用PDS-Ⅱ线双津下缝合法修复.术后于踝跖屈30°位短腿石膏固定,6周后拆除石膏开始功能锻炼,8 ~10周后可完全负重,3~4个月后逐渐恢复运动. 结果 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1例,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1例,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皮肤粘连.术后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跟腱再次断裂等并发症.根据Termann跟腱损伤的临床评价标准,本组评分平均为92分(76~ 96分).其中优28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7%. 结论 采用小切口内双津下缝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理想的跟腱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