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误诊情况。方法:分析26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体检、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X线片、超声心动图、CT、MRI等检查结果。结果:26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各异,典型撕裂样疼痛16例(61.5%),部分患者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检查能确定诊断。主动脉夹层是一少见疾病,临床表现复杂、临床医师缺乏对本病认识是造成本组误诊的主要原因。初诊误诊率51.5%。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比较颅内未破裂的小型动脉瘤(最大直径≤5 mm)和中大型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54例,根据动脉瘤直径大小不同将其分为2组:小型动脉瘤组16例(最大直径≤5 mm)和中大型动脉瘤组38例.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治疗,出院后3个月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出院后6个月通过我科DSA随访,比较两组栓塞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结果 ①小型动脉瘤组16例(100%)完全栓塞,13例(81.3%)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中大型动脉瘤组36例(92.1%)完全栓塞,24例(63.2%)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小型动脉瘤组完全栓塞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小型动脉瘤组2例(12.5%)发生脑血管痉挛,中大型动脉瘤组5例(15.8%)发生脑血管痉挛,1例(2.6%)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小型动脉瘤组并发症发生率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型动脉瘤组14例(87.5%)恢复良好,11例(68.8%) DSA随访示无复发;大型动脉瘤组30例(78.9%)恢复良好,26例(68.4%) DSA随访示3例(7.9%)复发,小型动脉瘤组良好预后率稍高,复发率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未破裂的小型动脉瘤和中大型动脉瘤采取介入栓塞治疗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53.
难言之隐     
1 小江与小张结婚半年多了,小夫妻恩恩爱爱。虽然有时也发生一点矛盾,但白天生点气,没到晚上便又都和和气气、高高兴兴的了。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在急性重型脑外伤后大脑皮质内的动态表达规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130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10只、对照组60只(仅行开颅术)和脑损伤组60只(Feeney法)。分别在伤后5、12、24h及3、5、7d断头取脑。采用RT-PCR、免疫荧光法检测EPO和EPOR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有微量EPO及EPOR的表达,脑损伤组在伤后5h见少量EPOmRNA和蛋白的表达,12h和24h表达升高,至3d(mRNA0.691±0.035,免疫阳性细胞78.4±6.32)达到高峰,5d时下降,7d时降至正常水平。而EPORmRNA和蛋白在伤后5h见少量表达,12h时表达升高,至24h(mRNA0.736±0.017,免疫阳性细胞70.2±6.31)达到高峰,3d(mRNA0.641±0.027,免疫阳性细胞74.8±5.49)、5d(mRNA0.656±0.011,免疫阳性细胞69.5±7.21)和7d(mRNA0.771±0.017,免疫阳性细胞70.2±6.59)时仍维持在高表达水平,未见减弱。结论大鼠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大脑皮质内EPO短暂升高,而EPOR持续高水平表达且呈时间依赖性,提示颅脑损伤后外源性EPO能与持续高表达的EPOR结合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5.
可脱性弹簧图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可脱性弹簧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方法 32例颅内动脉瘤患均采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N)及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治疗。结果 32例中成功栓塞30例,1例椎基动脉瘤术后并发脑血管弃挛死亡,另1例栓塞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死亡。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机械及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是目前较理想的动脉瘤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56.
目的 通过分析LVIS支架在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病例,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神经外科2014年9月~2015年9月应用LVIS支架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22例,根据Raymond分级评价术中动脉瘤填塞程度,再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估其疗效。结果 22例宽颈动脉瘤患者均成功施行LVIS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术,术后即刻Raymond Ⅰ级栓塞,有效栓塞率为100.00%。缺血并发症2例(9.10%),随访6~24个月,预后良好组有19例(86.40%)。结论 应用LVIS支架在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短期随访效果佳,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术后出血并发症未见增加,术中、术后缺血发生率相应增加,与支架金属覆盖率高、展开位置不理想、贴壁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57.
<正>【病例简介】女,21岁。因上腹痛、呕吐伴发热2d入院。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中上腹绞痛,伴恶心、呕吐。6h后腹痛加重,并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2℃)来诊。既往身体健康,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8.0℃,脉搏130/min,呼吸24/min,血压150/90 mmHg。双下肺呼吸音减低;心律齐;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不明显。查血淀粉酶1178 U/L,尿淀粉酶11718 U/L。初诊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予抗感染及抑酸等治疗,腹痛稍缓解,但出现意识淡漠和严重腹胀,肠鸣音消失,拟诊急性重症胰腺  相似文献   
58.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9岁.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4天入院.既往体健,口服避孕药10月.起病2天后被收入其他医院,院外查体:意识昏睡,颈阻( ),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相似文献   
59.
后颅窝手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颅窝手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到什么程度会危及脑干功能。方法:经统计分析30例后颅窝患者术中BAEP各波波幅及潜伏期变化与术后脑干功能的关系。结果:术中BAEP波幅降低50%以上至波消失及双侧潜伏期延长与术后脑干损害显著相关。结论:后颅窝手术中持续进行BAEP监护,对指导手术操作及判断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0.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神经外科疾病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朱继  唐文渊 《重庆医学》2001,30(5):462-46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与视觉诱发电位 (VEP)及体感诱发电位 (SEP)一起被称为是继脑电图 (EEG)和肌电图(EMG)之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的第三大进展 ,在临床医学尤其是神经外科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复习文献综述了BAEP基本概念 ,测试方法及诊断标准等基本理论 ,并详细介绍其在神经外科各疾病中的诊断 ,术中监护及预后判断等临床应用价值。1 基本理论[1]1 1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概念 听觉系统在接受声刺激后 ,从耳蜗毛细胞至各极中枢都有相应的电活动 ,统称听觉诱发电位。突触电位和动作电位是神经源电位的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