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经内镜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内镜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在X线辅助下经内镜放置支架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患者22例,梗阻部位分别为直肠14例,乙状结肠6例,降结肠2例.结果22例大肠癌性梗阻中,20例放置支架成功,成功率为90.9%,术后1~2 d梗阻症状均得到缓解或消除,其中14例为姑息治疗,6例经内镜治疗解除梗阻后7~10 d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均恢复顺利,无感染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伴盆腔广泛转移者治疗失败,1例乙状结肠癌广泛转移者术中穿孔而急诊行Hartmann术.1例术后6周支架远端移位,导致梗阻复发,置入第2根支架后缓解.1例术后1个月粪块堵塞支架,以探条及网篮疏通后缓解.结论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梗阻症状,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创伤和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2.
学生食堂是学生集体用餐场所,卫生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及健康状况.搞好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对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为加强对学生集体用餐的管理.于2005年对玉溪市15所学校的23个学生食堂的卫生状况进行预防性卫生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国家标准微量碘的测定方法是硫酸铈接触法,碘对硫酸铈的氧化还原反应起催化作用。此实验是在动态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反应中任何微小的差异都会给结果造成误差,直接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M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STER术的23例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28-73(平均52.4)岁。23例胃SMT中贲门近胃体侧11例,贲门近胃底侧4例,胃体小弯5例,胃窦大弯侧3例。来源于固有肌层浅层14例,深层9例,其中5例与浆膜层粘连,密不可分。23例STER手术均获成功,所有SMT均完整切除。切除病变直径1.5-3.2(平均2.1)cm:肿瘤切除至黏膜切口完整缝合时间30-125(平均54.8)min。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瘤10例,胃肠间质瘤8例,血管球瘤2例,神经鞘膜瘤2例,钙化性纤维性肿瘤1例;切缘均为阴性。发生气胸伴皮下气肿3例次,气腹5例次,左侧膈下积液伴继发感染1例次,均予保守治疗痊愈。术后无迟发性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瘘、黏膜下隧道内积血积液和感染病例。随访3-18个月,无一例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STER治疗适宜部位的胃固有肌层SMT安全、有效。能够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且可以迅速恢复消化道完整性,避免消化道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内镜下切除技术对食管胃连接部胃肠间质瘤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为基础的内镜下切除术在食管胃连接部(EGJ)胃肠间质瘤(GIST)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所有接受ESD治疗的患者资料.筛选出2007年11月至2011年6月间经病理证实的EGJ处GIST患者20例.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20例EGJ处GIST均起源于固有肌层,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9~67(平均54.1)岁,病灶直径8-20(平均14.8)mm。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内镜切除手术.其中15例接受了内镜黏膜下挖除术.4例接受了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全层切除术。1例接受了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15-90(平均47.8)min,术中出血量5-200ml,病灶的完整切除率为100%。术中穿孔4例,气腹3例,气胸1例,贲门黏膜撕裂1例,均通过内镜下处理及保守治疗恢复。20例患者术后均接受了3-36(平均13-2)个月的随访,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在EGJ处GIST的治疗中,以ESD为基础的内镜下切除技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6.
17种生态型鼠疫菌对21种抗菌素敏感性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为探讨新型抗菌素在鼠疫临床治疗的效率。方法选用17个生态型的鼠疫菌对21种抗菌素进行了纸片法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21种抗菌素药敏抑制环均在24mm以上。结论同链霉素相比新型20种抗菌素对鼠疫菌的敏感性更好;17型鼠疫菌对同一种抗菌素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7.
目的调查铁道部现有部级医学重点科室基础设施现状,为合理引进医疗设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并根据目前形式就怎样加强重点科室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使用率和经济效益作出探讨.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基础设施方面主要调查了重点科室专科门诊量、专科病房床位的多少、有无专科实验室、专科诊疗设备的数量、1992年来人均科研经费、技术性横向联合等情况.结果 60份调查表中除空缺外专科门诊每周工作量大于32 h的为34.3%、专科病房床位大于21张为60.6%、有专科实验室的为62.5%、专科诊疗设备中每个科室所占设备数量5万元以下、5~10万元、10~50万元、50万元以上分别平均为6.15台、2.63台、1.74台、1.09台,1992年来人均科研经费5千元以下为75.9%、1万元以上为20.4%、无科研经费的占20.4%,有技术横向联合的为86.4%.结论铁道部医学重点科室资源配置薄弱且极不平衡,应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腹腔镜与内镜治疗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双镜联合治疗的28例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均在内镜下放置支架成功,成功率为100%.梗阻部位分别为直肠上段癌7例,乙状结肠癌11例,降结肠癌8例,横结肠近脾曲2例.术后1~2天均能解除梗阻,术后5~7天接受腹腔镜手术,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26例,Hartmann术2例,术后均恢复顺利,无感染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双镜联合应用治疗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操作简单、经济有效、并发症少,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的创伤和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原性Yersinia(耶尔森氏菌)属菌。方法 通过病原性Yersinia属菌3对引物,进行基因扩增,并且用凝胶电泳分离,照像。结果 病原性Yersinia属菌得到目的扩增带,非病原性Yersinia属菌及其他细菌没有扩增带。结论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简便,易行,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PEJ)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6—06/2002—08 PEG和PEJ共治疗24例病人,其中13例行PEG胃肠营养;11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结果 21例共行PEG、PEG加PEJ28例次,其中PEG17例次(4例行造瘘管置换)、PEG加PEJ11例次,手术成功率100%。2/28例次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24例病人随访1~48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EG和PEJ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