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2篇
中国医学   2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军平 《新中医》2008,40(2):83-84
肺炎是目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和生命的四大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死亡率居小儿疾病之首.其中小儿迁延性肺炎所占比例较大.因其病程较长,治疗比较棘手,往往导致慢性肺炎及并发其他严重并发症.笔者应用自拟健脾益肺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大鼠灌胃给药,取血经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栀子苷含量.[结果]大鼠灌胃黄连解毒汤后,体内栀子苷的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药动学参数为:分布速率常数(α)=(0.03±0.01)/min,消除速率常数(β)=(0.000 6±0.000 2)/min,二室模型分布相的半衰期(t1/2α)=(79.02±22.38)min,二室模型消除相的半衰期(t1/2β)=(13 031.81±8 817.76)min,达峰时间(T(peak))=(99.46±28.73)min,血药峰浓度(Cmax)=(5.02±1.52)mg/L,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69 334.66±15565.92)mg/(L·min).[结论]明确了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为黄连解毒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3.
肖学凤  高岚  孙瑜  张军平  乔晓莉  韩亚朋 《中药材》2007,30(12):1558-1560
目的:研究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小鼠灌胃口服鱼腥草挥发油后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含量。结果:小鼠灌胃口服鱼腥草挥发油5.0 g/kg的组织分布实验表明,气管药物浓度最高,其次依次是肠、肝、肾、心、血、脾、肺、脑、肌肉;而给药7 h后,各组织中药物浓度均已下降90%以上。结论: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主要分布于气管、肠、肝、肾组织中,本实验为鱼腥草的合理使用及二次开发提供了药代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β-环糊精包合五味子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含五味子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综合包合物收率、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对研磨法、超声法和饱和水溶液法进行比较实验;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优选饱和水溶液法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采用显微镜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及稳定性考察。[结果]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与挥发油的投料比为1∶10,包合温度为80℃,包合时间为1h。包合物收率、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含油率分别为82.57%、93.88%、9.39%,包合物形成后具有明显的特征,且挥发油包合前后,成分未见明显改变,包合后制剂稳定性增强。[结论]确定了五味子挥发油的β-CD包合最佳工艺,为包合物制剂学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尽管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有百余年,但有关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一直在进行。阿司匹林由最初的被用于解热、镇痛、抗炎等逐渐转变到用于抗血栓,尤其在心血管事件的二级预防中应用最广,减少了大约25%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上有5%~60%的患者虽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却不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活性,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导致这种现象的确切原因还不明确,可能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剂量不足等有关。但到目前为止,仍无法用同一机制解释所有的阿司匹林抵抗,并且,很多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是矛盾的。因此,认为在具有阿司匹林抵抗的人群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群体特征性,也正因如此导致了阿司匹林抵抗的复杂性。期望用同一机制解释所有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是不可行的,应当针对不同群体做更多的研究工作。按照传统中医理论,结合心血管疾病多病程较长,且在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的人群中多反复发作等特点,应将其归属于络病的范畴。联合应用具有扶正化浊,活血解毒通络功效的中药,发挥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和整体调节的优势,也许可以解决具有不同群体特征性的阿司匹林抵抗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黄连解毒汤中三种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健康大鼠灌胃给予黄连解毒汤,收集不同时间的含药血浆,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三种成分的血药浓度,运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房室模型,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药-时过程属于一室开放模型,栀子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药-时过程属于二室开放模型。结论:建立了HPLC法测定黄连解毒汤中三种成分血药浓度的方法,为黄连解毒汤的合理用药提供了药代动力学数据,同时也为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指将中药或中药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此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实验技术。经过十几年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体系还有待完善,具体实验操作也亟需规范,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揭示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方药拮抗肾小球硬化作用途径。方法通过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体外培养技术,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方药对含促肾因子血清作用下Gmc增殖及其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并以雷公藤多甙片为阳性药物对照。结果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方药在含促肾因子血清作用下同样可显著抑制Gmc增殖和Ⅳ型胶原的分泌,且一定程度上优于雷公藤多甙片。结论在含促因子血清作用下,本法方药同样通过抑制Gm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成分Ⅳ型胶原的生成,显示出良好的肾小球硬化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59.
李欲来  张军平 《陕西中医》2006,27(2):252-252
笔者认为胸痹还应当包涵肺系疾病,瓜萎薤白半夏汤也可治疗胸闷、胸痛伴咳喘、气短等症。  相似文献   
60.
对传统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临床疗效是中医药的生命,建立在严谨、科学基础上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是中医药临床研究发展之重心.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现状,并针对当前的评价方法提出完善的思路,以期建立能体现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和特色、同时被国际认可的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