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2篇
中国医学   2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基于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提出从"血-脉-心-神"一体观论治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阐释血脉、心之本体、神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关系,以精气、藏象、五脏神学说为支点,强调将人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健康与心理有机结合,以期为实现个体化治疗、分阶段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气虚血瘀和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生物学特点。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心肌梗死组10只、气虚血瘀组10只、气滞血瘀组10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成心肌梗死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饥饿、疲劳、寒湿刺激建立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模型,采用昼夜失调、闪烁光刺激和夹尾刺激联合冰水处理建立心肌梗死气滞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心肌组织病理染色等情况;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血浆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气虚血瘀组大鼠倦怠嗜睡,活动量少;气滞血瘀证组大鼠活动量增多,精神亢奋,极易激惹。心肌组织NBT染色显示心肌梗死组、气虚血瘀组和气滞血瘀组大鼠均可见灰白色梗死区域。心肌梗死组、气虚血瘀组及气滞血瘀组在60 s、180 s、300 s及最大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正常组(P0.01),心肌梗死组、气虚血瘀组及气滞血瘀组各时点的血小板聚集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气虚血瘀组及气滞血瘀组GMP-140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且气虚血瘀组及气滞血瘀组GMP-140水平均高于心肌梗死组(P0.05);气虚血瘀组CGRP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0.05);气滞血瘀组NE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心肌梗死气滞血瘀证与气虚血瘀证生物学标记物表达存在差异性,气虚血瘀证血浆GMP-140、血小板聚焦率升高,CGRP降低;气滞血瘀组血浆GMP-140、血小板聚焦率及NE升高。  相似文献   
94.
提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演变实质是血管由稳态走向失稳态的过程,其发生是动态的、长程的、血-脉-心-神功能异常共同参与的系统性改变。以血管稳态与失稳态为时间轴上的切入点,以显性可见的斑块形成-易损-破裂演变轨迹作为阐述载体,结合各阶段血、脉、心、神关联病变的主次、缓急,总结基于"病-证-时"的动脉粥样硬化三期分治规律,即血管失稳态早期——斑块形成阶段,以血液-血管功能失衡为主,病变在血、在脉,治以益肾健脾、涤痰散结、调气和血;血管失稳态中期——斑块易损阶段,以血管结构失衡为主,病变主要在脉、在神,治以滋阴解毒、调和营卫、通脉调神;血管失稳态后期——斑块破裂阶段,以血管结构破坏为主,病变在血、在心,治以理气活血、益气保心。  相似文献   
95.
刘琪  谢盈彧  张军平 《中医杂志》2018,(11):915-917
益肾健脾、软坚散结法是阮士怡教授治疗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方法,其中软坚散结是治疗的关键。认为临床运用软坚散结法不应拘泥于一证一方一药,应从所治之证的症状和病机入手,运用行气化痰、活血解毒、扶正补虚等多种治法;同时兼顾软坚之品的性味问题,处方用药也常常只取一到两味软坚之品,这样既应用了其软坚散结之功,又避免了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96.
中风病的发生和转归涉及到了血、脉、心、神多个环节的动态病理变化过程。目前临床侧重于"罪犯血管"因素的脑卒中治疗策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患者脏腑功能和神志状态的整体干预相对不足。以"血-脉-心-神"一体观为指导的中风病防治策略契合该病的病机特点,弥补了重结构而轻功能治疗策略的不足,充分发挥了中医整体观的优势。  相似文献   
97.
从玄府学说论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防治手段.从玄府学说认识CIR,认为大脑中也有玄府的表现,脑内微循环系统、血脑屏障和离子通道都可能是玄府内涵的一种表现形式.脑缺血再灌注后,在血运重建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血管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血脑屏障通透性破坏,离子通道的功能障碍,都可能引起脑府津停液聚,为水为浊,为毒为瘀,导致脑府闭塞.其关键在于脑内玄府不利,实质在于气血无法濡养脑府,故脑内玄府闭塞是CIR的病机根本,以开通玄府为主论治CIR,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8.
舒脑欣滴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7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舒脑欣滴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常规治疗)和试验组73例(常规治疗+舒脑欣滴丸),两组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评价中医症状积分、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可溶性P-选择素(sP-sel)、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NIHSS评分、MPV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试验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sP-sel、sCD40L显著减低,APTT增加(P<0.05或P<0.01);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舒脑欣滴丸可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干预内源性凝血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9.
季帅  张军平  吕仕超  杨萃 《中医杂志》2013,54(2):114-116
心脑同治学说是基于共同的病位——心脑之络脉而提出的异病同治的治疗思路,虽有在心、在脑之别,但是心与脑之间有络脉直接联属,心脑血管疾病在病位、病因及病机演变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心脑互为体用,共主神明,一处神明伤,则两处神俱伤.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该见心病而兼治脑,见脑病而兼顾心.冰片在循环系统的治疗中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自古以来医家多以佐使之药用之.冰片不仅具有引药上行,促使脑组织中药物浓度升高,治疗脑系疾病的作用;而且具有引药旁行,促使血药浓度升高,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冰片及含冰片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体现了中医药多靶点以及整和调理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调整饮食,维生素、钙剂。对照组给予口服培菲康210mg,3次/d,温开水送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脐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