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对低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共纳入病例4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相同的西医标准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辨证分型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疗效、理化检查结果、中医证候积分及造血恢复情况。结果完成研究49例,其中实验组25例,对照组24例。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组中邪实证患者联合中药治疗者获益更明显。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变化:2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分别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 05)。治疗过程中血制品输注情况:治疗组患者红细胞、血小板输注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能有效改善相对低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造血功能,且能减少治疗过程中血制品的输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评分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MDS患者分别行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骨髓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2代基因测序等检查;同时收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分型;制定MDS患者数据观察表,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整理合格病例资料,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MDS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MDS分型及WPSS评分的关系。结果≥60岁的MDS患者以气阴两虚和脾肾两虚的正虚表现为主,占81.58%;60岁的患者虽仍以气阴两虚、脾肾两虚的正虚表现为主,但热毒炽盛、瘀毒内阻的邪实比例较≥60岁组明显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分型中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发育异常(RCUD)、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增多(RARS)、MDS-未分类(MDS-U)及MDS伴单纯5q-(MDS-5q-)型均以气阴两虚和脾肾两虚的正虚表现为主;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型亦以气阴两虚和脾肾两虚的正虚表现为主,但热毒炽盛和瘀毒内阻的邪实比例增多;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型(RAEB-1)及RAEB-2型均以热毒炽盛和瘀毒内阻的邪实表现为主,纯虚无邪者明显减少。WPSS评分极低危、低危患者以气阴两虚和脾肾两虚的正虚表现为主;中危患者正虚的比例下降,邪实比例升高;高危、极高危患者均以热毒炽盛和瘀毒内阻的邪实表现为主。结论 MDS中医辨证分型与WPSS评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系统重症之一,以外周血呈全血细胞减少所致贫血、感染、出血为主要表现。患者多伴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既往单纯认为由于贫血所造成,仅限于输血治疗,目前认为大约70%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与免疫紊乱有关,抗心肌抗体是心肌损害中存在的免疫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疗效的关系。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49例,服用芪参益气滴丸1个月。提取白细胞DNA,扩增ApoE基因第4外显子,测序检测多态性位点。结果发现2个有义突变位点,第2888位突变与气短、神疲乏力的治疗效果有关;第2903位突变对胸痛、自汗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证候的疗效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李欲来  张军平 《陕西中医》2006,27(2):252-252
笔者认为胸痹还应当包涵肺系疾病,瓜萎薤白半夏汤也可治疗胸闷、胸痛伴咳喘、气短等症。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膏方也称膏剂、膏滋、煎膏剂等,是中医药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之一。元·王海藏《汤液本草·东垣用药心法》中记载"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可以说膏方是介于汤剂与丸药之间的一种剂型,系采用经过炮制的中药加水经长时间煎煮、过滤、浓缩等工艺而制成的稠糊、半流状膏状物。1膏方起源"膏"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秦汉时期,《灵枢·痈疽》记载:"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  相似文献   
7.
载脂蛋白A1基因多态性与芪参益气滴丸疗效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l(ApoAl)基因多态性与中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42例,门诊服用芪参益气滴丸1个月,治疗前后对证候打分,各抽取血样1次,测定血脂、血糖、载脂蛋白含量.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poAl基因第一外显子,DNA测序检测多态性位点.[结果]ApoAl基因的第一外显子中的4个有义突变位点,对治疗前后的胸痛、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心悸、自汗、面色暗紫、总证候积分等证候的改变没有显著影响,对血糖、血脂、载脂蛋白含量的改变没有显著影响.[结论]ApoAl基因第一外显子的4个多态性位点对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疗效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调和肝脾法治疗恶性血液病伴抑郁状态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门诊及住院辨证为正气虚弱、邪毒内蕴、肝郁脾虚型的恶性血液病伴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口服帕罗西汀20 mg/d,1次/d,早餐时顿服,药片完整吞服。观察组30例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杀白汤合四逆散加减,水煎400 m L,早晚饭后口服。连续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和6周后观察临床症状及HAMD评分,以及于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有效8例,显效13例,痊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10例,显效9例,痊愈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4周和6周后,2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且从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2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2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周后,2组CD3~+、CD4~+、CD4~+/CD8~+均显著升高(P均0.05),CD8~+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气解毒调和肝脾法治疗恶性血液病伴抑郁状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并且可以显著提高本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49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证素分布,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患者心、气虚、血瘀三个证素的疗效,探讨运用证素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的可行性与关键点。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门诊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给予症状评分及聚类分析,并给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差异。结果:经聚类分析认为气短、神疲乏力、自汗体现了气虚证,胸痛、胸闷、心悸、面色紫黯,体现了血瘀证。芪参益气滴丸对患者胸痛、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心悸等症状治疗后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对心、气虚、血瘀三个主要证素有治疗效果,抓住主要证素进行辨证论治符合中医核心理论,具有优效性。  相似文献   
10.
载脂蛋白A4基因多态性对中药降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A4基因多态性与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疗效的关系。方法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49例,门诊服用芪参益气滴丸1个月,治疗前后各抽取血样一次,测定血脂含量并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PCR扩增ApoA4基因第3外显子,测序检测多态性位点。结果在ApoA4基因的第3外显子中发现1个有义突变位点,第917位碱基C→T的突变,减弱了药物对LDL的降低作用,在非突变组比突变组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P=0.009)。结论ApoA4基因C917T多态性对芪参益气滴丸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