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5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47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646篇
内科学   413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125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20篇
综合类   1232篇
预防医学   489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538篇
  4篇
中国医学   624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评价穴位敷贴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ials、MEDLINE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期刊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并纳入符合穴位敷贴辅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Meta分析采用Rev Man 5.2软件。结果:共纳入9篇研究,虽都提到随机,仅1篇明确随机方法,所有纳入文献的分配隐藏及盲法等都不清楚。分析结果显示,穴位敷贴疗法与药物疗法改善心绞痛症状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RR=1.13,95%CI=1.07~1.20,P=0.000);穴位敷贴组与西药组改善心电图疗效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2,95%CI=1.04~1.20,P=0.002);穴位敷贴组与药物组对改善中医证候的疗效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4,95%CI=1.05~1.25,P=0.004)。其中3篇研究报道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胃肠道不良反应等,组间无差别。结论:穴位敷贴疗法对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及中医症候疗效方面可能有效,但是纳入研究数量偏少、质量偏低,结论尚需慎重。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小鼠分成假手术组、IR组、长春西汀低剂量干预组和长春西汀高剂量干预组,采用双侧肾蒂夹闭45min的方法建立小鼠肾IR损伤模型,HE染色后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再灌注24h后各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水平,观察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出现肾小管管腔扩张,刷状缘消失,管腔内有管型等病理改变,血清中SCr、BUN、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SOD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水平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长春西汀10mg/kg和20mg/kg干预可呈剂量依赖性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SCr、BUN、TNF-α、IL-1β、IL-6和MDA水平减少,使肾组织SOD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可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来减轻肾IR损伤。  相似文献   
53.
目的:转染及筛选鉴定能够稳定表达和分泌V γ9Vδ2 T细胞受体( TCR)双链单体的果蝇S2恒定细胞系。方法利用氯化钙转染法将TCR γ9-FB-pMT/V5-His B质粒、TCR δ2-JB-pMT/V5-His A质粒、pMT/Bip-BirA质粒和pCoHygro潮霉素质粒转染进S2细胞中,用潮霉素B筛选恒定细胞系后表达生物素化的结核特异性Vγ9Vδ2 TCR双链单体,并加以鉴定。结果斑点印迹试验、SDS-PAGE和Western blot表明细胞培养上清中有V γ9Vδ2 TCR单体,且已被成功生物素化。结论成功筛选出能稳定分泌表达Vγ9 V δ2 TCR的果蝇S2恒定细胞系,为研究γδ T细胞的免疫识别提供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54.
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在拯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可能会给受血者带来不良反应,有些是终生的甚至是致命的。充分认识输血治疗的危险因素,规范输血科建设与管理,是临床用血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针灸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线粒体心脏损伤的研究入手,分析针灸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通路的研究进展。结果:研究多以大鼠为观察对象,主要从针刺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线粒体活性氧类(ROS)产生过量引起氧化应激,防止细胞内Ca2+超载和阻止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等角度切入研究。结论: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基因网络、蛋白网络、代谢网络等的上游网络的调控环节。鉴于针灸作用的整体性特点,将miRNA引入针灸作用机制研究领域,可在基因或其他水平层面更好地揭示针灸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6.
通过检索自2006年来针灸数据挖掘的相关文献,对针灸数据挖掘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及挖掘方法的使用概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针灸挖掘技术在海量的、非线性的针灸数据处理中具有明显优势,数据挖掘结果能够与传统的中医学理论相契合并提供新知。但不足之处在于挖掘方法单一、数据量庞大、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今后可在运用复杂网络方法挖掘针灸处方信息、深入揭示腧穴配伍规律的同时,拓宽数据挖掘的研究范围,从多学科、多角度进一步探讨针灸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析早期针灸干预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消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针灸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8 d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26/30);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20/30),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脑血肿体积变化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早期针灸干预运用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改善脑水肿状态,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8.
孔大陆  李强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4):724-727
胰腺恶性肿瘤预后差,5 年生存率不足5% 。如何改善胰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研究关注的焦点。随着对胰腺癌发病相关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目前已经证实基因突变,如癌基因KRAS2,抑癌基因Cdkn2a 、TP53等,是胰腺癌发生的重要标志。因此进一步了解胰腺癌发病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新的治疗策略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胰腺癌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术后心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术后护理的对照组和接受针对性术后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应激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1)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术后心理干预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后心理干预后的GIU、E、NE、CO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3)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术后心理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术后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状态,缓解全身应激水平,最终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0.
梅雪灿  孙斌  许建明  孔德润 《安徽医药》2015,19(9):1730-1732
目的:了解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迟缓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疗效及操作经验。方法收集2014年1月到2014年9月期间行胃镜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为贲门失迟缓的14例患者资料。了解手术并发症,术前和术后症状缓解及胃镜下缓解情况,术后复发情况,并总结分析经验。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中1例病人出现渗血,电凝后止血。所有病例术后吞咽困难症状缓解明显,术前及术后Eckardt评分有显著差异。随访6~13月,均无复发及胃食管反流。结论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POEM治疗贲门失迟缓安全性及短期疗效肯定,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但其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仍有待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