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探讨输卵管妊娠的血供特征及子宫动脉一次性灌注氨甲喋呤(MTX)及栓塞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24 例输卵管妊娠(未破裂者10例,发生流产或破裂者14例)行子宫动脉造影并灌注MTX50~80rg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术后定时监测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肿块变化。6例未破裂者,治疗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宫旁肿块血流 特征。结果宫旁肿块为富血管染色,具有较低血流阻力指数(RI0.37)。21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7.5%。3例失败,其 中2例术前尿β-hCS>10×103IU/L。影响治疗成功的主要因素为术前尿β-hCG水平,而与孕龄、包块大小及破裂与否无 明显关系。结论经子宫动脉一次性灌注氨甲喋呤及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且可预防和控制破裂大出血。  相似文献   
52.
肝癌化疗栓塞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硬化的形成作用。材料与方法 动态观察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前后血清中HA(透明质酸),HPC-Ⅲ(人三型前胶原、Ⅳ-C(四型胶原)、LN(层粘蛋白)4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含量变化,并经疗栓塞导管端位置分为2组,一组30例导管端位于肝固有动脉,另一组16例导管端位于肝节段动脉。结果 肝固有动脉组,首次TACE前后上述4项指标含量无明显差异(P  相似文献   
53.
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的治疗途径。方法 分析2种介入途径治疗的1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其中8例为经阴道输卵管插管孕囊内注射氨甲喋呤(MTX),10例为经子宫动脉插管灌注MTX+栓塞,选用Cook公司双球囊输卵管再通装置和4.1Fr Cobra导管。术后以患者症状、体征、β-HCG水平及孕囊的B超值的动态变化作为疗效的监测指标。结果 18例总插管成功率、治愈率、杀胚率分别为100%、8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经左肱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优缺点,并总结经左肱动脉穿刺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将40例肝癌病人随机分为经左肱动脉穿刺组和经股动脉穿刺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及平均总费用.结果经左肱动脉组穿刺术后无出现尿潴留,发生疼痛例数也较经股动脉穿刺组少(P<0.05);住院天数比经股动脉穿刺组平均缩短1.5 d,总费用减少1 400元,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左肱动脉途径穿刺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用介入引流治疗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经皮介入引流治疗的142例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术前梗阻时间、术前感染、引流方式、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血清肌酐、术后胆红素下降程度以及术后是否行抗肿瘤治疗作为研究参数,评估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感染(P=0.006)、肝功能Child—Pugh评分(P=0.004)、血清肌酐(P=0.043)、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程度(P:0.001)及术后是否行抗肿瘤治疗(P=0.015)是影响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感染(0R=3.729,95%C11.332~6.363,P=0.040)、肝功能Child-Pugh评分≥10分(OR=0.513,95%CI0.375~1.276,P:0.018)及术后抗肿瘤治疗(OR=0.668,95%CI0.210~2.026,P=0.038)是影响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对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时,术前感染、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术后是否行抗肿瘤治疗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对评估该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320排CT中采用高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对移植肝动脉并发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5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分A、B两组,对比剂分别为碘350g/L(27例)和370g/L(31例);均采用320排CT扫描机,对比剂流速均为6 ml/s,总剂量50 ml,采用动态容积扫描模式,扫描参数:X线管转速0.5 s/r,层厚0.5 mm,管电流100~250 mA,管电压100 kV.利用4D DSA成像软件,测量纯肝动脉的达峰时间、达峰CT值;记录肝移植组患者的身高和体质量.选取最佳纯肝动脉期的图像,进行容积(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图像重建(MPR).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根据不同数据资料进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或t检验.结果 (1)肝移植A组,B组间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和人体质量指数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间肝动脉达峰时间分别为(19.71±3.11)s、(20.06±3.67)s,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肝动脉达峰CT值、达峰绝对CT值分别为451.39±113.16、412.06±112.30,与A组的396.26±89.46、357.59±87.54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6、-2.038,P值均<0.05);(2)移植肝动脉成像:肝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2例,肝动脉吻合口轻度、中度、重度狭窄、闭塞分别为13例、5例、9例、1例;肝动脉吻合口处多发中重度狭窄4例,肝动脉吻合口病变发生率为58.6%(34/58),肝动脉闭塞及重度狭窄者伴有肝门部侧支动脉形成6例,肝动脉-门静脉瘘及肝动脉迂曲各12例,肝内动脉小分支开放8例,其他包括15例伴有肝内动脉小分支稀疏,3例供受体肝动脉管径粗细不一致.结论 320排CT低剂量对比剂的4D DSA成像可获得准确的移植肝动脉纯动脉期图像,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安全、无创、准确的优点,可作为肝移植术后对肝动脉并发症进行随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7.
目的描述超顺磁氧化铁(SPIO)颗粒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后对细胞的影响及MR成像特点,评价其标记效果。方法分离、纯化并培养大鼠BMSCs,使用多聚赖氨酸(PLL)对细胞进行SPIO(50μgFe/ml,48h)标记,采用普鲁士蓝染色、细胞内铁含量检测等评定SPIO标记BMSCs的效率;通过台盼蓝染色、二甲基亚砜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情况,通过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评价SPIO是否影响BMSCs的生物学特性;并对标记的BMSCs进行MR成像(序列:T1SE、T2FSE及T2*GRE)。结果细胞标记率达100%,标记细胞铁含量明显高于未标记细胞;细胞活力、增殖、周期和凋亡检测显示标记细胞与未标记细胞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R成像显示标记细胞数目大于5×103个细胞时,3个序列图像均能够观察到信号变化,以T2*WI最为明显。结论大鼠BMSCs可以被SPIO(50μgFe/ml,48h)有效标记,且对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影响;1.5TMR能够在体外观察到标记后的细胞。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sHCC)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经病理结果证实的40例sHCC瘤灶分为4组:高分化组(n=6)、高中分化组(n=5)、中分化组(n=27)和中低分化组(n=2).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和DWI(1.5T,b=0和600 s/mm2)检查,对sHCC瘤灶的影像学特征进行观察,测量其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HCC瘤灶T1WI上呈稍低/低信号有32例,呈稍高/高信号有4例(高分化组),呈等信号有4例(高中=2,中分化=2).T2WI上呈稍高/高信号有39例,高分化组中1例呈等信号.瘤灶脂肪变为17例(17/40,42.5%,高=4,高中=1,中=12).伴有包膜形成有67.5%(27/40,高=4,高中=3,中=18,中低=2).增强扫描动脉期瘤灶呈多血供有32例,少血供有8例(高=3,中=4,中低=1).DWI上除高分化组中3例呈等信号外(50%,3/6),其余37例均呈稍高/高信号.高、高中、中和中低分化组的sHCC病灶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757±0.337)×10-3、(1.917±0.574)×10-3、(1.816±0.545)×10-3和(1.723±0.217)×10-3,4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MRI上高中、中、中低分化sHCC影像学表现较典型,DWI上均呈高信号;但部分高分化sHCC常规影像表现不典型,DWI上可呈等或高信号,此时动态密切随访至关重要.总之,常规MRI联合DWI检查有助于sHCC的早期诊断,尤其是不典型sHCC.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严重肝硬化患者肝实质、门静脉与肝静脉或肝后段下腔静脉在影像上的特征,评估经皮经肝肝内门 体分流术(PTIPS)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50例经临床及影像证实的严重肝硬化患者,在多层螺旋CT(MDCT)上模拟PTIPS,选右侧腋中线第8或第9肋间为经皮穿刺点A点,门静脉右支主十远端为门静脉穿刺点B点,肝右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为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穿刺点C点,门静脉主干起始处为D点。A、B、C 三点连线为经皮经肝穿刺道,C、B、D 三点连线即门体分流道。所有患者肝脏CT增强扫描后行MPR后处理,测量数据用x±s表示,并计算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同时分析门静脉右支与肝后段下腔静脉、肝动脉及胆管的解剖关系。结果 模拟穿刺针体内部分的长度(A-B-C长度)为(145.7±14.8) mm;穿刺针的弯度(A-B径线与B-C径线夹角)为(145.0±9.9)°;肝实质段分流道的长度(B-C长度)为(42.7±7.2) mm;当门静脉主干闭塞时,分流道长度(C-B-D长度)为(117.7 ±11.6) mm;分流道的角度(B-C径线与B-D径线夹角)为(108.5±5.9)°。50例患者中肝后段下腔静脉位于门静脉右支背侧者24例,位于同一平面者26例;肝右动脉及右肝管均位于门静脉右支腹侧。经门静脉右支穿刺肝右静脉或肝后段下腔静脉的路径中无大的动脉、胆管等重要结构。结论 从解剖学角度分析,PTIPS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通过量化穿刺针的长度、角度及分流道长度、角度,可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60.
患者男,46岁,头面部水肿3周,于2010年1月7日入院.3年前患者因肝右叶原发性肝癌行肝右叶切除术,1年前血清甲胎蛋白(AFP)达3000 μg/L,CT扫描考虑切缘肿瘤复发并肺内转移灶,予口服抗肿瘤药物治疗.20 d前发生头面部水肿,CT扫描示上下腔静脉等多处栓子形成,予溶栓及抗凝治疗后症状稍缓解.入院后第2天患者突发气促、胸闷、濒死感,考虑为腔静脉栓子脱落引起急性肺栓塞,给予全身肝素化、吸氧、激素等处理,患者症状缓解.因患者栓子分布广泛,在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药物溶栓及机械抽吸栓子有再次肺栓塞的可能,决定给予上、下腔静脉支架成形术.术前再次CT扫描显示上下腔静脉、奇静脉、肺动脉等广泛栓子形成,与的次CT比较,栓子范围有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