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覆膜支架成形术治疗癌栓性门静脉狭窄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覆膜支架成形术治疗癌栓性门静脉狭窄的技术要点及早期疗效。方法5例原发性肝癌和1例胆总管癌患者,增强CT显示门静脉癌栓形成致门静脉主干狭窄超过75%(2例闭塞)。采用经皮、经肝与经皮、经脾途径介入治疗,在狭窄部位放置直径10mm FLUENCY^TM覆膜支架,术后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栓塞曲张胃冠状静脉及穿刺通道。支架置入前、后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支架成形前门静脉压力平均50.7cmH2O(1cm H2O=0.098kPa),术后平均41.3cm H2O,平均降低9.4cm H2O。1个月后复查,2例支架内栓子形成,再狭窄,出现呕血、大量腹水症状,其余4例患者未发生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严重症状。结论覆膜支架成形术治疗癌栓性门静脉狭窄安全可行,选择合适的适应证能有效控制门静脉高压的症状。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合成具备MR显像和基因传输功能的纳米载体,探讨载体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基因传输功能及其联合生物发光成像(BLI)和MRI对MSCs双模态示踪的能力。方法 合成三元共聚物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聚乙烯亚胺)-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载体(PAI/SPION);利用凝胶阻滞实验分析载体携带质粒(pDNA)的能力;电位及粒度测定仪测量载体复合pDNA后的粒径和电位;采用大鼠股骨骨髓分离培养MSCs;采用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估PAI/SPION/pDNA对MSCs的基因转染效率;联合BLI和MRI双模态示踪MSCs。结果 成功合成了载体PAI/SPION。氨基与质粒磷酸根的摩尔比(N/P)=3.0时,PAI/SPION可完全复合pDNA。N/P=12时,粒径趋于稳定,为(74.8±8.1)nm,电位为(12.2±1.5)mV,载体对MSCs的基因转染率为(71.2±2.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胞浆内可见大量表征PAI/SPION的绿色荧光和表征pDNA的红色荧光,且MSCs生物发光强度最高,T2*WI标准化信号强度最低。结论 本研究成功合成了MRI可视的基因传输载体PAI/SPION;载体可高效传输pDNA至大鼠MSCs,且可成功联合BLI和MRI双模态示踪MSCs。  相似文献   
43.
以NBCA栓塞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以NBCA(N-Butyl-2-Cyanoacrylate)栓塞治疗晚期肝病所致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方法17例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皆显示胃冠状静脉、胃底静脉曲张,并显示脾-肾分流3例,胃-肾分流3例。9例择期手术,8例急诊手术。由右腋中线经右肝入路7例,由剑突下经左肝入路4例,经脾静脉入路6例,NBCA与超液化碘油比例为1∶4,栓塞程度以曲张静脉消失为目的。随访观察患者的生存期、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17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栓塞后造影显示曲张静脉完全闭塞,栓塞后门脉压力较术前平均升高3cmH2O,术中仅1例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内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发生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等症状,复查CT增强扫描显示曲张静脉消失。随访3~12个月,患者生存期平均超过5个月,随访期内4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肝功能衰竭,其中3例患者合并少量消化道出血。结论以NBCA栓塞治疗晚期肝病导致门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技术可行,疗效可靠,并发症少,严格地选择适应证能明显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左心室功能的变化与室壁瘤形成的关系。方法:对56例室壁瘤的左室射血分数(EF)及冠状动脉百分直径狭窄进行定量。结果:全组平均EF值(47±14)%,其中18例瘤体>1/2左室腔者EF平均值仅为(32±10)%。室壁瘤累及前侧壁、心尖部共48例(48/56,86%),当中92%前降支有梗阻性病变,重度狭窄或闭塞占91%;结论:室壁瘤对左室功能的影响与瘤体大小和残余心肌的收缩力有关,而冠状动脉病变的分布范围及狭窄程度与室壁瘤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5.
目的阐述改良式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的技术步骤和评价其对肝静脉闭塞型Buddi-Chiari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11例被诊断为Buddi-Chiari综合征的患者,经影像学证实为肝静脉广泛狭窄和闭塞后,接受改良式TIPS技术治疗,TIPS改良技术的关键在于假想肝静脉通道的设计与建立;术后对其门脉系统压力变化、分流道血流改变及内支架开通状况进行了24个月的随访.结果 11例患者全部成功地建立肝内门静脉-下腔静脉分流通道,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门静脉主干压力由分流前的平均(4.62±0.52) kPa (1 kPa=10.2 cm H2O)下降至分流术后的(2.16±0.21) kPa;术后24个月随访,分流道血液最大流率(Vmax)为(56.2±3.50) cm/s,内支架通畅7(7/11)例.结论改良式TIPS技术具有高技术成功率,为肝静脉闭塞型Buddi-Chiari综合征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6.
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spiral CT,MSCT)及其多平面容积重建(multiplanar volume refoiraation,MPVR)、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和仿真支气管镜(virtual bronchoscopy,VB)重建技术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31例可疑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病例,进行MSCT薄层扫描,回顾性重建原始扫描数据后形成图像重建数据。在AW工作站,应用MPVR、VR和VB软件对图像重建数据行后处理重建,分别得到MPVR、VR和VB图像。将MSCT原始横轴面图像、MPVR、VR和VB图像显示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SCT原始横轴面图像结合MPVR、VR和VB图像,显示的气管、主支气管肿瘤部位(气管19例,右、左主支气管各6例)、形态(窄基底腔内结节型2例、宽基底腔内结节型13例、腔内外肿块型16例)、内部特征(密度均匀、密度低各1例,强化不明显;23例鳞癌、3例腺癌密度较均匀,强化较明显;密度均匀、欠均匀及瘤内点状钙化各1例,强化明显)、管壁外侵犯情况(1例仅突破浆膜层,1例与不张的右肺组织分界不清,14例侵犯范围为4~56mm)、管腔狭窄形态(偏心性1例,不规则26例,环状3例,锥状中断1例)和程度(轻度5例,中度7例,重度19例),以及测量的沿管壁长轴累及范围(1例为3mm,1例累及整个右主支气管壁和隆突,29例为5~68mm)、主支气管肿瘤与隆突的距离(1例侵犯隆突,1例为16mm,10例大于20mm)等均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合。结论 MSCT及其重建技术能够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作出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是1种准确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为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影像学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形成机制及相关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肝动脉造影证实为合并APS HCC患者的肝脏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并与其肝动脉造影表现进行对比。同时随机选择同期肝动脉造影证实无APS的56例作为对照。结果经肝动脉造影证实为合并APS的56例HCC患者中,46例在CT增强动脉期发现与APS相关的阳性征象。CT像亡,动脉期APS的直接征象有:(1)门静脉主干和正常肝的门静脉分支提早显影25例;其中24例肝动脉造影证实为高流量性APS。(2)肿瘤同侧肝叶的门静脉分支提早显影5例;其肝动脉造影证实为低流量性APS。动脉期APS的间接征象有:(1)肿瘤所在肝叶或肝段的非癌变肝实质提早强化8例;其中6例肝动脉造影证实为低流量性APS。(2)肿瘤外周出现楔形或不规则的强化区8例;肝动脉造影证实为小流量性APS。10例CT阴性者,其肝动脉造影均表现为动脉期外周门静脉小支显影。对照组,2例肝动脉期出现门静脉较大分支显影。结论HCC APS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有利于诊断APS及判断APS分流量大小。高流量性APS应及时行肝动脉拴塞术,以减轻因APS所致的门静脉高压性的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回顾性研究以无水乙醇为主的不同栓塞模式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arterioportal fistulas,APFs)的综合介入处理方法,探讨临床疗效,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方法105例HCC患者均有APFs,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16例,中至大量腹水31例,消化道出血并腹水18例,以上65例中合并腹泻者28例,无明显症状者40例。HCC的介入治疗模式有:经股动脉化疗栓塞(TACE) 锁骨下动脉药盒导管系统(PCS)置入41例,经锁骨下动脉TACE 股动脉PCS置入35例,经股动脉TACE26例,经股动脉TACE PCS置入3例。105例患者共发现APFs 167例次,高流量者75例次,低流量者92例次。APFs的栓塞方式有:钢圈 无水乙醇61例次,明胶海绵 无水乙醇14例次,聚乙烯醇(PVA)颗粒 无水乙醇57例次,单纯使用无水乙醇35例次。结果 105例患者中62例1次性栓塞APFs闭塞(成功率59、1%);12例栓塞后重新开通(开通率11、4%),经再次栓塞后消失;31例出现新的APFs(发生率29.5%,其中15例共栓塞2次、13例栓塞3次、3例栓塞4次)。临床上33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停止,46例腹水和28例腹泻患者症状消失或缓解。经3个月至3年随访,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6.2%、82.9%、65.6%和21.90k,。结论 以钢圈 无水乙醇、PVA 无水乙醇为主的模式栓塞治疗APFs是安全有效的,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TACE结合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9.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4岁,因反复发热、腹痛1个月,排暗红色血便10余天入院.入院诊断:"酒精性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胃镜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全腹部320排CT扫描:肝硬化,脾脏稍增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少量腹水;CTA示腹腔干分出脾动脉、胃左动脉两支,替代肝右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距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处2.5 cm),变异肝总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在替代肝右动脉以远、距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处4 cm),肝总动脉发出肝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同时可见副肝左动脉起源于胃左动脉(见封三,图1、2).  相似文献   
50.
在 2 1世纪第 1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 (英文版 )、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共同主办的“中华医学论坛 :2 1世纪肿瘤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学术大会”于 2 0 0 1年 4月 2 9日至 5月 3日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参加本次大会的各界专家代表共 5 0 0余人 ,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刘玉清院士、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戴建平、解放军总医院张金山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木兰教授、上海长征医院肖湘生教授及各大医院的教授、主任。会议共收到论文 40 3篇 ,刊登论文 386篇(部分论文因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