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10篇
  免费   2372篇
  国内免费   1387篇
耳鼻咽喉   218篇
儿科学   351篇
妇产科学   275篇
基础医学   1697篇
口腔科学   451篇
临床医学   6767篇
内科学   3374篇
皮肤病学   371篇
神经病学   731篇
特种医学   13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1篇
外科学   1802篇
综合类   11231篇
预防医学   4405篇
眼科学   382篇
药学   5025篇
  32篇
中国医学   4641篇
肿瘤学   1098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812篇
  2022年   941篇
  2021年   868篇
  2020年   1086篇
  2019年   1206篇
  2018年   1317篇
  2017年   823篇
  2016年   1015篇
  2015年   1095篇
  2014年   2315篇
  2013年   2217篇
  2012年   2659篇
  2011年   2645篇
  2010年   2583篇
  2009年   2473篇
  2008年   2258篇
  2007年   2238篇
  2006年   1965篇
  2005年   1973篇
  2004年   1739篇
  2003年   1525篇
  2002年   1266篇
  2001年   1106篇
  2000年   980篇
  1999年   730篇
  1998年   615篇
  1997年   543篇
  1996年   489篇
  1995年   491篇
  1994年   369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267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67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9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技术辅助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失访者10例,根据复位方式的区别,将其分为双反牵引复位组与牵引床复位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间的差异。 结果70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率87.5%,平均随访14个月。男性3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83.8±0.5)岁。双反牵引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骨折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次数[(76±11)min,(80±90)ml,(12±3)min,(20±2)次]少于牵引床组[(85±13)min,(100±104)ml,(25±3)min,(25±3)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4,P=0.043;t=-1.773,P=0.037;t=1.362, P=0.041;t=-2.757,P=0.035),双反牵引复位组术后1、3个月患侧髋、膝功能评分明显优于牵引床复位组(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髋膝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反牵引复位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便,复位质量高,对周围组织血运保护好、时间短、康复快,近期疗效优。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对不同性别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随访情况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8年确诊为SLE的≤14岁患儿79例(男18例,女61例)的临床资料,对男女儿童首发及主要临床症状、器官/系统损害情况、相关实验室指标、随访情况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首发症状及非首发症状中,男童组以发热发生率最高,女童组以面部红斑发生率最高。男童更易出现肾脏和血液系统的损害(P < 0.05),其中蛋白尿发生率较女童明显升高(P < 0.05)。女童更易出现关节痛(P < 0.05)。两组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补体C3、红细胞沉降率的异常率均很高(>80%,P > 0.05)。男童组的疾病活动度在首次就诊及随访至第9年时高于女童组(P < 0.05)。随访结果显示(随访时间1个月至10年),在男童组中,3例失访,1例死亡,7例病情控制良好,但均需口服较大剂量激素或免疫抑制控制病情,2例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出现狼疮脑病。女童组中,3例失访,5例死亡,34例病情控制良好,其中口服醋酸泼尼松10 mg以下维持的有5例,停药1年的1例,停药2年的2例;4例出现狼疮脑病;1例在患病后第7年出现抑郁焦虑状态并有自杀倾向;2例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绿视;1例在服用激素第3年出现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 不同性别SLE患儿的临床特征、部分实验室指标及预后存在差异。男性SLE患儿可能起病更重,更易发生肾脏及血液系统损害,且远期预后可能更差。女性SLE患儿可能更易累及关节。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究目前关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糖尿病方面开展的临床护理情况。方法对76例在该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患者情况开展一系列分析研究。通过系统抽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8例的常规组和干预组。其中,干预组主要是进行综合护理,常规组开展的是常规护理,文章对比护理期间的呼吸功能和血糖情况。结果FEV1、FEV1/FVC和FVC等在开展正式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获得的数据呈现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BG和2 hP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干预组的FBG和2 hPG水平又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证实了通过提供给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案,能够进一步改善呼吸功能,使其血糖水平得以控制,临床推广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54.
金银花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本质的科学,其发展为传统生药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生物技术和方法。金银花作为常用大宗药材之一,国内外学者在深入研究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展开真伪鉴别、品质评价和控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该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在金银花鉴别、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以及胁迫条件下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分子机制研究,并针对基于杂交技术的标记(RFLP)、基于PCR的分子标记(RAPD,AFLP,SSR,ISSR)和基于DNA序列分析的SNP及DNA条形码对金银花的多样性识别、诊断、鉴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同时提出可以采用多组学技术,构建系统生物学技术和平台,建立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相关模型,从而更好地研究金银花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以及药用植物在环境胁迫下的相关代谢产物的合成和积累等生命活动规律并进行调控,为进一步推动金银花现代化及其他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55.
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多能干细胞,其增殖分化与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关系密切,大量研究表明传统补肾中药诱导BMSCs增殖分化治疗OP疗效显著。本文以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为指导,探讨“肾藏精-主骨生髓-BMSCs-OP”之间的科学内涵,并探讨“补肾生髓”理论指导下传统补肾中药通过诱导BMSCs成骨分化与OP的关系,结合补肾中药及复方诱导BMSCs治疗OP的现代医学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及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57.
58.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下留学生医学基础课程网上授课的手段、方法和效果,以期在"停课不停学"下保障教学质量。方法利用雨课堂、企业微信和慕课等技术手段完成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同时通过随堂测试和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前期开展线上教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时差、缺少课堂互动、实践性课程的取消三个方面。因此,我们相应采取了录播课程、增加互动形式以及推迟实践性课程的方式,帮助学生渡过难关。结论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方法比较受留学生的欢迎,同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肝源性低血糖的发生特点及护理干预在预防肝源性低血糖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肝源性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血糖监测、营养护理、安全管理等。结果:50例患者中,48例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有2例发生低血糖昏迷,经给予静脉补充葡萄糖及营养支持治疗后好转。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肝源性低血糖的发生,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