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单侧部分椎板切除治疗椎管内肿瘤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和适应证的选择。 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椎管肿瘤45例患者采用单剥离一侧椎旁肌,单侧部分椎板切除微创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 神经鞘瘤19例、脊膜瘤11例、神经纤维瘤4例、表皮样囊肿3例和畸胎瘤3例均手术全切除,胸椎管内表皮样囊肿l例和脊髓圆锥部畸胎瘤4例残留少许包膜或瘤体。随访3个月~6年,失访4例。术中肿瘤全切除者无肿瘤复发。1例因胸腔积液肺不张致脊柱畸形。其余病例均无因手术而继发畸形。 结论 单侧部分椎板切除入路治疗椎管内肿瘤损伤小,最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维持。对于椎管内与脊髓无粘连可分离的肿瘤,选用单侧部分椎板切除入路切除,可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听神经瘤术中的面神经监测的重要意义及刺激阈值的预测价值.方法 45例听神经瘤患者均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在面神经监测下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术中分别记录刺激阈值并术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肿瘤全切除40例(89%),次全切除5例(11%).面神经解剖保留41例(90%),保留未成功4例(10%).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30例(67%),Ⅲ、Ⅳ级10例(22%),Ⅴ、Ⅵ级5例(11%).肿瘤切除后刺激阈值在脑干端﹑粘连段及内听道端分别小于10 mA同时前两者与内听道端比值小于1者面神经功能保留好.结论 术中面神经监测可显著提高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并可预测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3.
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溶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1998年3月-2008年10月共收治7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溶患者.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例,女4例;年龄3~8岁5例,35岁1例,64岁1例.伤后2~18 h入院.致伤原因:交通伤4例,摔伤2例,打击伤1例.头部外伤着力点均在额、颞及顶区域.入院时GCS 8~12分4例,13~15分3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对心房成纤维细胞和心房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5例心房颤动(AF)患者和15名正常对照血清TFPI-2水平.分离、培养并鉴定SD乳鼠心房成纤维细胞和心房肌细胞.通过CCK-8实验检测0、50、100、200μg/L重组TFPI-2蛋白(r...  相似文献   
55.
正常颅压脑积水(NPH)是临床常见疾病,脑室扩大而脑脊液压力正常.2002年6月~2007年3月,我们对22例NPH患者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WJCs)对脑创伤区周围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 72只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1)假手术组;(2)移植对照组;(3)WJCs移植组;(4)正常组.每组18只.移植对照组和WJCs移植组采用Feeney自由落体硬脑膜外撞击法建立中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再分别注射0.3 mL的生理盐水和WJCs混悬液;假手术组颅骨钻孔后不损伤脑组织不移植细胞;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移植后3d及7d进行大鼠行为学评分;取移植后ld、3d、7d和2周的脑组织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检测大鼠损伤灶周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的表达;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的VEGF mRNA表达;测定微血管面密度(MVD);移植后2周和4周行免疫组化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移植后7d,WJCs移植组大鼠mNSS评分明显高于移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JCs移植组移植后3d、7d和2周损伤灶周围皮层脑组织VEGF和CD34的表达均高于移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2周和4周WJCs移植组损伤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发现GFAP和NSE阳性细胞,其他3组均未发现.RT-PCR检测到WJCs组VEGF mRNA的表达量高于移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WJCs移植后可增加损伤区脑组织VEGF及CD34阳性表达,参与调控损伤区微血管的变化,改善损伤区的微循环,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STAT3和P16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取S-P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和P16在10例正常脑组织、37例低级别胶质瘤(Ⅰ级、Ⅱ级)和38例高级别胶质瘤(Ⅲ级、Ⅳ级)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STAT3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增强,P16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减弱。STAT3与P16在人脑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STAT3高表达和P16低表达可能与人脑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8.
<正>在我国,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占全身各部位创伤的20%~25%,每年由其导致的死亡病例数超过10万,致残超过100万,已经成为青壮年死亡的首要病因[1]。目前,针对TBI的治疗措施有神经保护药物、神经干细胞修复等,但均不能有效解决颅内压增高、继发性神经损害等问题。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亚低温(mild induced hypothermia,MIH)  相似文献   
59.
【摘要】 目的:提出胸腰椎椎旁占位性病变新的临床分型并评价其对手术治疗方案选择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35例胸腰椎椎旁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7~70岁(42.4±16.1岁)。后正中入路6例,经椎旁肌间隙切除横突入路7例,腹膜后间隙入路17例,病变后方直接切除5例。依据占位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将胸腰椎椎旁占位性病变按部位分为3型:Ⅰ型,病变位于椎体旁,小部分沿神经根向椎间孔生长,未突入中央椎管;Ⅱ型,病变位于椎体旁椎间孔之外;Ⅲ型,病变位于椎弓后方的竖脊肌。每型按占位大小进一步分为a、b两个亚型,病变长轴≤50mm为a型,>50mm为b型。3名观察者先后进行两次评估分型(间隔1周),并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行疼痛VAS评分,并结合影像学复查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5例患者中Ⅰa型4例,Ⅰb型3例,Ⅱa型9例,Ⅱb型14例,Ⅲa型3例,Ⅲb型2例。3位观察者分型自身一致性的Kappa值为0.924~1,观察者之间一致性的Kappa值为0.849~0.924,均高度一致。6例经后正中入路切除患者为胸段Ⅰa(1例)、Ⅱa(5例)型,7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切除患者为腰段Ⅰa(3例)、Ⅱa(4例)型,17例经腹膜后间隙入路切除患者为腰段Ⅰb(3例)、Ⅱb(14例)型,5例病变后方直接切除患者为胸、腰段Ⅲa(3例)、Ⅲb(2例)型。34例一期全切,1例未能全部切除。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均未见明显缺失。33例患者获得3~90个月(42.5±33.3个月)随访,其中32例复查MRI未发现病变复发,1例脂肪肉瘤复发。VAS评分术前为7.7±1.6分,术后1个月2.4±1.3分,末次随访时1.2±1.1分。结论:基于胸腰椎椎旁占位性病变的部位和大小,进行合理临床分型,并制定相应的手术治疗策略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术前外周血中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87例经术后病理学证实的初发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不同分组患者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高PLR组1 a和3 a总生存率分别为50.6%、8.0%,1 a和3 a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6.9%、7.8%;低PLR组1 a和3 a总生存率为52.6%、27.1%,1 a和3 a无进展生存率为47.4%、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S,P=0.032;PFS,P=0.026)。MPV(OS,P=0.148;PFS,P=0.098)和PDW(OS,P=0.398;PFS,P=0.392)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预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切除程度、术后放疗、术后化疗、PLR是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LR80.74(OS,P=0.004;PFS,P=0.005)、肿瘤未全切(OS,P0.05;PFS,P0.05)是影响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高的PLR水平预示着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差的预后,PLR可作为预测患者临床预后的潜在的新的标记物,但MPV和PDW目前尚不能预测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