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调查儿童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症状型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形成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留置中心静脉置管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症状型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将患儿分为血栓组、非血栓组,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症状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105例中心静脉置管患儿,男:女为68:37;年龄8.5个月~13岁,平均年龄(5.5±4.0)岁;血栓组7例,非血栓组98例,非血栓组和血栓组患儿年龄[(5.7±4.1)岁vs.(2.5±1.8)岁]、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6.1±2.3)d vs.(8.9±2.1)d]、静脉营养应用大于7d比例(11/98例vs.5/7例)、静脉应用甘露醇大于7d比例(7/98例vs.4/7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营养应用大于7d和静脉应用甘露醇大于7d是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症状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OR 50.703(95% CI 3.258-789.056)、OR15.590(95%CIl.196-203.146),P>0.05].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症状型深静脉血栓是深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起病隐匿,血栓一旦脱落容易导致肺栓塞等急症,并且影响患儿预后甚至延长住院时间.静脉营养应用大于7d和静脉应用甘露醇大于7d是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症状型深静脉血栓发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应用体积描记法测定婴幼儿型早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肺功能,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因婴幼儿型早发性脊柱侧弯收住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0~3岁患儿71例为观察组,同期同年龄段需进行肺功能检测的其他疾病手术患儿45例为对照组.采用Master Screen Paed肺功能仪对两组患儿进行肺功能测定,同时测量其脊柱侧弯相关影像学参数,并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比、单阻断法每千克体质量呼吸系统顺应性、每千克体质量功能残气量低于对照组(P<0.01),单阻断法呼吸系统阻力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侧弯Cobb角、融合椎体节段数、融合肋骨节段数与肺功能损伤存在相关性.结论 体积描记法肺功能测定是了解婴幼儿型早发性脊柱侧弯患儿肺功能和术前评估的理想方法,脊柱侧弯患儿肺功能的变化受侧弯Cobb角、融合肋骨节段数、融合椎体节段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 ,病毒性脑炎 (病脑 )的发病率较高 ,据我院儿科神经病房 2 0 0 1年统计 ,住院的神经系统疾病患儿 4 30例中 ,病脑 85例 (19 7% ) ,其中符合重症病脑 6 2例。且重型病脑的病死率较高。我科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对 4 0例重症病脑患儿的治疗中 ,规律应用纳洛酮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我科住院患儿 ,其中男 32例 ,女 30例 ,6个月~ 14岁 ,平均年龄 7 0岁。全部病例病前有前驱感染史、发热、意识障碍、抽搐 ,并且伴有肢…  相似文献   
44.
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病毒性脑炎(病脑)的发病率较高,据我院儿科神经病房2001年统计,住院的神经系统疾病患儿430例中,病脑85例(19.7%)。其中符合重症病脑62例。且重型病脑的病死率较高。我科2001年6月-2002年12月对40例重症病脑患儿的治疗中,规律应用纳洛酮。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氧致新生大鼠慢性肺疾病(CLD)发生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损伤程度.研究高氧对AEC-Ⅱ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高氧诱导新生鼠CLD模型,80只Wismr新生鼠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方法、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C(SP-C)蛋白及mRNA表达的动态改变.结果 高氧后1 d,AEC-Ⅱ细胞器形态出现变化,随时间延长,细胞结构和形态发生严重改变,直至坏死;实验组肺损伤SP-C 3 d表达明显减少,7 d后开始增多.14 d、21 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氧肺损伤新生鼠肺泡AEC-Ⅱ形态结构明显改变,高氧严重影响了AEC-Ⅱ的部位,引起AEC-Ⅱ向AEC-Ⅰ转化障碍.  相似文献   
46.
哮喘儿童的治疗目标之一是维持正常的活动水平,为了更好地了解哮喘与运动的关系,需要将哮喘儿童运动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该文通过总结运动对哮喘患者的益处、哮喘儿童运动现况、运动诱发性支气管收缩,以及哮喘儿童的运动处方的相关研究,使临床医生对哮喘儿童运动相关内容有更深入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哮喘儿童进行运动。  相似文献   
47.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该院进行敏筛过敏原半定量筛查检测的住院患者,横断面分析常见致敏过敏原分布特征,旨在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医生制订个体化过敏原环境干预策略提供客观证据。方法横断面分析在该院进行过德国敏筛半定量过敏原检测3 160例住院儿童体外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结果过敏原总体阳性检出率为71.6%(2 263/3 160),最常见检出吸入类过敏原种类前三位分别为尘螨(11.1%),其次为屋尘(10.6%)和真菌混合(8.0%);食物类过敏原前三位分别为牛奶(9.5%),其次为鸡蛋白(4.1%)和牛肉(2.2%)。按照年龄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在婴儿组检出前三位过敏原是牛奶(10.3%)、鸡蛋白(3.7%)和真菌混合(1.3%);幼儿组检出前三位过敏原是牛奶(10.3%)、鸡蛋白(4.0%)和户尘螨(3.6%);学龄前组检出前三位过敏原是户尘螨(11.3%)、屋尘(10.8%)和真菌混合(6.6%);学龄组检出前三位过敏原是户尘螨(13.4%)、屋尘(11.5%)和真菌混合(9.3%)。除去水果类过敏原(芒果、菠萝),余下17种过敏原(尘螨、屋尘、蟑螂、动物皮屑、真菌混合、树木花粉、杂草花粉、鸡蛋白、牛奶、羊肉、腰果和海鲜类)等过敏原阳性检出率在4个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根据专科医师诊断的罹患过敏性疾病患者826例,罹患不同病种过敏性疾病患者其阳性检出过敏原种类亦存在差异,特应性皮炎组检出前三位过敏原种类分别为牛奶(16.8%)、鸡蛋(11.9%)和尘螨(9.15);食物过敏组最常见的阳性过敏原是牛奶(40.3%)、鸡蛋(10.7%);过敏性结膜炎组最常见的阳性过敏原是尘螨(42.3%)、杂草花粉(36.7%)和树木花粉(27.3%);过敏性鼻炎组最常见的阳性过敏原是尘螨(52.3%)、杂草花粉(39.2%)和猫毛(13.1%);哮喘组最常见的阳性过敏原是尘螨(67.8%)、真菌混合(46.1%)和屋尘(31.9%);系统性过敏症最常见的阳性过敏原是尘螨(60.2%)、真菌混合(43.9%)和牛奶(21.2%)。结论不同年龄段、性别及罹患不同过敏性疾病病种的儿童群体中,过敏原sIgE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合并脊髓栓系的儿童Currarino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14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6例合并脊髓栓系的Currarino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2例患儿术前诊断为Currarino综合征合并脊髓栓系,一期完成手术。另外4例在诊断脊髓栓系前已行肛门直肠畸形手术,术后因大小便功能改善效果不佳,磁共振检查发现合并脊髓栓系,二期行脊髓栓系松解术。5例手术顺利,术后大小便功能均有明显进步,1例因出现直肠瘘,先行乙状结肠造漏,直肠瘘口3个月后重新肠吻合后治愈。结论诊断Currarino综合征的患儿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应仔细观察是否合并有脊髓栓系,争取一期手术;对于未能在Currarino综合征术前明确合并脊髓栓系的病例,如术后患儿大小便功能改善不明显,应想到合并脊髓栓系的可能性,尽早手术。Currarino综合征合并脊髓栓系虽然病情复杂,但经过及时诊治仍能取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探讨生长调控基因HoxB5对正常肺泡发育的调控及其在肺泡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新生大鼠80只,随机分为高体积分数氧(高氧)组和对照组.高氧组吸入850~900 mL/L氧气,建立慢性肺疾病(CLD)模型;对照组吸入空气,余控制因素相同.分别于实验第1、3、7、14、21天留取大鼠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二组大鼠肺组织HoxB5动态表达部位及强度,RT-PCR测定二组大鼠肺组织HoxB5 mRNA的动态表达,原位杂交技术测定HoxB5 mRNA在其肺组织的动态表达部位.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新生大鼠出生第21天肺泡发育逐渐完成,而高氧组自第7天始肺泡发育受阻,随着时间的延长肺泡发育障碍明显加重.二组新生大鼠肺组织HoxB5蛋白在第1、3天表达均无差异(Pa>0.05),但高氧组在第7天后表达逐渐减少,对照组在第7天达高峰之后平稳表达,第14、21天对照组肺组织HoxB5均明显高于高氧组(Pa<0.05),HoxB5 mRNA高氧组在第7天后表达逐渐减少,对照组在第7天后平稳表达,均明显高于高氧组(Pa<0.05).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HoxB5蛋白及mRNA主要表达于肺泡上皮,且在肺泡连接处、肺泡拐角处及肺泡嵴表达更明显,而高氧组在上述部位表达明显减弱.结论高氧肺损伤新生大鼠肺泡上皮HoxB5随着肺泡化障碍及肺损伤的加重表达明显减少,HoxB5表达减少可能在高氧肺发育障碍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