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9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6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24篇
临床医学   197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95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680篇
预防医学   828篇
药学   653篇
  1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编制适合大学生使用的电脑游戏成瘾量表(CGAI),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对477份来自北京市8所大学大学生的CGAI测试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405份来自北京市5所大学大学生的CGAI测试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33个条目的CGAI问卷,分为4个因素可解释总方差的55·1%,四个维度依次为:依赖/成瘾行为表现维度、情绪唤起维度、功能损害维度、对现状羞耻或不满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4因素模型,其结果为χ2/df=2·304;IFI=0·885;CFI=0·884;NFI=0·813;RSMEA=0·057。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r=0·77~0·94)、重测信度(r=0·907,P<0·001)和效标效度(成瘾组被试CGAI四维度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符合测量学的要求。结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大学生中使用。  相似文献   
42.
应激易化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激条件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的失调和很多精神病学的症状相联系,包括情绪紊乱、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儿童的攻击性以及药物滥用者的反社会性等.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湖南省6地区阿片类物质滥用的类型、方式、首次滥用年龄、原因和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入户调查与线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在68192名15岁~50岁社区普通居民中筛查出的370例阿片类物质滥用者的毒品滥用模式进行调查,并分析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结果:约95%的阿片类滥用者吸食海洛因,有少量滥用者用度冷丁和美沙酮;烫吸是首选滥用方式(81.4%),注射吸毒居第二位(38.6%);首次用药平均年龄是27±6岁,90.2%的首次用药年龄小于35岁;受他人影响(75.1%)、好奇心驱使(72.7%)和追求刺激(56.5%)是阿片类物质滥用者首次用药的三大原因;滥用者中男性(87.3%)、35岁以下者(71.1%)居多,78.7%为初中或以下者,无稳定婚姻关系和无固定职业者药物滥用率明显高于稳定婚姻关系和有固定职业者。结论:海洛因是湖南阿片类物质滥用的主要类型,使用途径以烫吸和注射为主,青中年男性、受教育程度较低者、无业/失业等非固定职业者、未婚或非稳定婚姻者是阿片类物质滥用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毒品滥用健康教育,有效防治毒品滥用的蔓延。  相似文献   
44.
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住院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及人格特征。方法采用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对596名被诊断为IAD的青少年施测,比较住院IAD者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IAD青少年父亲情感温暖(FF1)分值低于对照组,过分干涉(FF3)、拒绝否认(FF5)分值高于对照组。IAD青少年的母亲情感温暖(MF1)分值亦低于对照组,而过分干涉保护(MF2)、拒绝否认(MF3)及惩罚严厉(MF4)因子均高于对照组(P<0.01)。IAD青少年的内外向(E)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精神质(P)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住院IAD青少年存在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同时存在人格问题。  相似文献   
45.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生活事件及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生活事件及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Yong KS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对4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对20名网络成瘾者与413名非成瘾者进行测评.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占被调查人数的4.6%;对生活应激源各个维度的整体分析中,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成瘾大学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考试失败、迷恋上网、形成不良习惯、自我评价发生较大变化、重修或重考等成为影响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区别于非成瘾大学生的主要生活事件;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校园生活分量表得分均低于非成瘾大学生(3.1±0.7/3.4±0.7、2.8±0.6/3.2±0.6、2.8±0.5/3.3±0.7,P均<0.05);网络成瘾得分与大学生适应量表各分量表得分均呈负相关(r=-0.249~-0.304,P<0.01或0.05),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际关系(β=-0.153),其次是自我适应、性别、学习适应(β=-0.215,-0.126,-0.104).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6.
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自尊量表、孤独量表、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调查表、自编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调查问卷,对145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38份。结果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网络使用特征及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建立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模型。结论①大学生网络成瘾呈轻度、重度两种水平,这两种水平总流行率达到14.84%;②网络使用时间、娱乐上网、交易上网、人际上网与网络成瘾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③自尊、孤独、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对网络成瘾有很好的预测作用;④网络成瘾是特定的个体心理特征与特定的网络使用行为、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运用经典测量理论(CTT)和项目反应理论(IRT)对药物成瘾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DA(V2.0)的条目进行进一步分析。方法 采用QLICD-DA(V2.0)对192名药物成瘾患者进行调查,利用IRT中的Samejima模型计算每个条目的平均信息量、区分度和难度系数,并结合CTT中的克朗巴赫法、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四种统计方法对条目进行分析。结果 在IRT分析中,除了条目GPH1、GPH2、GPH3、GPH4、GPH5、GPH9,其余条目平均信息量都大于0.11,区分度0.79~2.30,难度系数都在-5.07~3.38,且随难度等级(B1→B4)增加而单调递增;在CTT分析中一共有28条目均满足3种及以上的统计方法要求,结合CTT和IRT共选出39个条目。结论 QLICD-DA(V2.0)的大部分条目性能良好,但仍有部分条目需要进一步评价和修订。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考查大学生学业压力与网络成瘾的纵向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6年10月开始对整群抽取的江苏某高校5 372名大学生进行4次(T1、T2、T3、T4)纵向追踪研究,每次间隔1年。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CSMHSS)中的“学业压力”和“网络成瘾”筛查指标进行测查,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探讨大学生学业压力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大学生学业压力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3, 16 113)=767.28,P < 0.01,η2=0.13]。大学生的学业压力随时间呈下降趋势,T1阶段最高,T4阶段最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3, 16 113)=165.22,P < 0.01,η2=0.03]。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随时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T2阶段最高,T4阶段最低。交叉滞后分析表明,T1的学业压力可以显著预测T2的网络成瘾,T3的学业压力可以显著预测T4的网络成瘾,路径系数分别为0.07,0.07(P值均 < 0.01)。前测(Tn)的网络成瘾可以显著预测后测[T(n+1)]的学业压力,路径系数分别为0.06,0.06,0.08(P值均 < 0.01)。  结论  大学生学业压力能部分预测网络成瘾,网络成瘾能显著预测学业压力。高校要加强学风建设,降低学生的学业压力,同时要通过多种途径减少大学生网络成瘾,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手机使用和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更有效预防干预儿童青少年手机使用和成瘾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 213名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调查。  结果  孩子自我报告和父母报告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每日手机使用时间中位数均为120.00 min。孩子年龄越大、具有更强的享乐和社交动机的儿童,使用手机的时间更长(β值分别为0.12,0.11,0.09,P值均 < 0.01);父母更多地与孩子沟通手机使用并知晓孩子手机使用情况,以及孩子具有更强的工具性和自我表现手机使用动机可以降低儿童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时长(β值分别为-0.06,-0.03,-0.04,-0.16,P值均 < 0.05)。年龄更大的孩子手机成瘾水平更低(β=-0.04,P < 0.05);父母经常与孩子沟通并知晓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能够有效降低孩子的手机成瘾程度(β值分别为-0.09,-0.14,P值均 < 0.01);有更强的工具性手机使用动机的孩子手机成瘾程度更低(β=-0.22,P < 0.01);与手机相关的父母监控、自我表现和享乐手机使用动机与儿童青少年手机成瘾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07,0.03,0.29,P值均 < 0.05)。  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时间和手机成瘾受到手机使用动机、父母教养方式等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学校教育应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的手机使用动机;家庭教育应帮助父母培养沟通、知晓等积极教养行为,以减少不当手机使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索青少年网络成瘾和睡眠时长在受校园欺凌与抑郁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及CES - D抑郁量表,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徐州市4 19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控制人口学等变量后,受校园欺凌、网络成瘾、睡眠时长对抑郁均有预测作用(r = 0.283,P<0.01;r = 0.331,P<0.01;r = - 0.184,P<0.01)。路径分析表明,网络成瘾在受校园欺凌和青少年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网络成瘾和睡眠时长在受校园欺凌和青少年抑郁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 受校园欺凌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还通过网络成瘾和睡眠时长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可通过减少青少年网络使用和提高睡眠时长来降低受校园欺凌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