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患者,女,58岁。主斟缸糖升高9年,右眼眼睑红肿伴疼痛10d而于2011-02—16入院。患者于9年前诊断为“糖尿病”。10d前无明显诱凶出现右眼睑红肿伴疼痛,及右侧头痛,未予诊治。6天前眼睑红肿加重,伴视力进行性下降,同时出现双下肢水肿,活动后胸闷、气短、不能平卧,伴食欲下降。  相似文献   
42.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群来自中胚层的具有强大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因其兼具可跨越个体及种属的免疫调节特性,而在组织再生及免疫损伤修复领域被视为重要的种子细胞[1].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化疗对合并2型糖尿病(T2DM)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配对设计入选80例分为实验组(合并T2DM恶性肿瘤)40例, 对照组(非合并T2DM恶性肿瘤)40例, 均给予2个周期化疗, 采集每个周期化疗前1天和化疗结束后第2天早晨空腹静脉血2mL, 分离血清, 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2个周期化疗前后血清TGF-β1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第1个周期化疗后血清TGF-β1含量降低, 而第2个周期化疗后含量却较第2个周期化疗前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第1、2个周期化疗后血清TGF-β1含量呈持续降低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第1个周期化疗可促进合并/非合并T2DM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下降。第2个周期化疗可促进合并T2DM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输卵管阻塞38例,治愈28例,治愈率73%;子宫内膜纤维化20例,治愈10例,治愈率50%;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治愈6例,治愈率40%;抗精子抗体阳性5例,治愈2例,治愈率40%;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2例,治愈1例,治愈率50%。结论人工流产是引起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应积极宣教,使之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以减少人工流产的发生,人工流产后应注意卫生,以降低因人工流产所致的不孕症发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高压电对家兔皮肤微循环灌流量(MPD)的影响并探讨己酮可可碱(PTX)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5只家兔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对照组、电伤组和治疗组,每组15只。电伤组和治疗组家兔用调压器和实验变压器制成高压电烧伤模型,对照组家兔接相同装置但不通电,致假伤。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图像仪检测3组家兔伤前5min、伤后5min、1h、2h、4h、8h皮肤MPD。检测部位为左前肢和右后肢创面皮肤、右前肢和左后肢正常皮肤。结果 (1)电伤组和治疗组伤后四肢正常皮肤及创面MPD均较电伤前下降。伤后5min,电伤组及治疗组右前肢皮肤MPD分别是(0.66±0.13)V、(1.62±0.27)V,左后肢皮肤MPD分别是(0.59±0.12)V、(1.50±0.23)V,均小于伤前的(3.21±0.22)V、(3.24±0.25)V、(3.06±0.24)V、(3.01±0.22)V,在伤后各时相点中下降的幅度最大,之后虽有所回升,但一直低于伤前;伤后5min,电伤组及治疗组左前肢创面MPD分别是(0.16±0.10)V、(0.17±0.13)V,左后肢创面MPD分别是(0.18±0.11)V、(0.19±0.11)V,均小于伤前的(3.19±0.27)V、(3.23±0.24)V、(3.09±0.22)V、(3.03±0.25)V,之后持续降低。(2)电伤组和治疗组组内左右肢体比较,伤后各时相点创面MPD均明显低于对侧皮肤MPD。(3)组间同肢体同时相点与对照组比较,电伤组伤后各时相点皮肤和创面MPD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变化同电伤组。(4)组间同肢体同时相点治疗组与电伤组比较,治疗组伤后各时相点皮肤MPD高于电伤组;而创面MPD与电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电烧伤导致家兔远隔皮肤及创面皮肤MPD下降,PTX可提高电伤后远隔皮肤MPD,对创面MPD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6.
手足口病90例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90例HFMD患儿,检测心肌酶a-羟丁酸脱氢酶(HBD)、激酸激酶同工酶(CKMB)、激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同时均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对心肌酶异常及心电图异常的例数进行统计。结果:HBD的异常率为10.3%,CK-MB的异常率为31.1%,CK的异常率为38.9%,LDH的异常率为46.0%,AST的异常率为10.0%。心电图ST-T异常率为14.4%,发生早搏的为24.4%,传导阻滞的为27.8%,异位心动过速的为8.9%。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为19例,诊断疑似心肌炎的为15例。结论:部分HFMD患儿可存在心肌损害,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7.
<正>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又称葡萄球菌皮肤烫伤综合征,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第II嗜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71型)引起的[1],其主要特征是全身泛发性暗红色红斑,皮肤呈松驰性大疱,有触痛或大片表皮剥脱,尼氏征阳性,外观如同大面积烫伤,发病急。总结我科NICU 2003年4月~2005年5月收治的10例患儿的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硬肿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出凝血功能改变 ,为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比较观察组 10 0例和对照组 5 0例 5项出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不同病情之间比较 :凝血酶原时间 ,3P试验 ,血小板计数和外周血红细胞形态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试管法凝血时间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观察组与对照组 5项指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新生儿硬肿症存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出凝血功能改变 ,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 ,越易合并DIC、肺出血 ,病死率也越高 ,硬肿症早期血液多呈现高凝状态 ,DIC的晚期多呈现低凝状态。早期肝素治疗 ,不仅可改变血液的出凝血状态 (高凝状态 ) ,而且是防治DIC ,肺出血 ,提高治愈率的有效途径。治疗硬肿症加强综合支持疗法 ,尤其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纠正酸中毒切不可忽视 ,否则肝素在酸性环境中灭活失效  相似文献   
49.
双黄连粉针致腹泻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慧敏 《医药导报》2001,20(10):665-665
1995年 1月~ 1996年 1月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 396例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时引起腹泻 12例 ,分析如下。1 病例介绍396例患儿均以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入院。入院时均无腹泻 ,入院后给双黄连粉针剂 (哈尔滨中药二厂生产 ,批号 :9410 2 8) 6 0mg·kg 1 ·d 1 ,静脉滴注 ,用药后 12例( 3 .0 3% )出现不同程度腹泻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15d~ 2岁。12例均为应用双黄连 2~ 3d后出现腹泻症状 ,黄绿色稀水便 (与双黄连稀释后颜色相近 )含有奶瓣 ,5~ 8次·d 1 ,量中等无脓血、呕吐。口服助消化药无效 ,停用双黄连粉针后…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再次剖宫产术产妇12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前次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组)及对照组(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并对两组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腹腔粘连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开腹时间9.6±3.7 min高于对照组5.3±2.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总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腹腔粘连情况明显较对照组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术后发热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新式剖宫产引起粘连情况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重,增加了再次手术的难度,但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