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81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233篇
综合类   346篇
预防医学   167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56篇
  1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通过检测大鼠海马组织bcl-2和bax表达来探讨硫化氢(H2S)在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后脑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160只,初始选择108只随机均分为三组,建立CA/CPR模型.①第1组(36只):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予以NaHS干预;②第2组(36只),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予以羟胺干预;③第3组为常规复苏组(36只).上述三组根据观察终点又均分为1、3和7 d三个亚组,每个亚组再等分两组分别做相关凋亡的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结果 ①三组经历CPR大鼠死亡及备用鼠使用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CPR后,三组之间大鼠血清H2S浓度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917,P=0.000),在CPR后各时点上三组之间血清H2S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③在CPR后,三组之间大鼠海马组织CA1区bax和bcl-2蛋白表达累积光密度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PR后各时点上三组之间海马组织CA1区bax和bcl-2蛋白表达累积光密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在CPR后,三组之间大鼠海马组织bax和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CPR后各时点上三组之间海马组织bax和bcl-2 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CPR后,H2S可能通过促进bcl-2和抑制bax表达来影响bcl-2/bax的平衡而参与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短暂高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氧合情况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实验组采用压力控制通气+短暂高水平呼气末正压肺复张,对照组采用压力控制通气,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氧合、血流动力学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氧合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短暂高水平呼气末正压肺复张对于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3.
冠状动脉造影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金标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血管内超声的应用而受到挑战,一些与临床情况不相一致的差异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而临床需要重新评价。笔者将近期所做的4例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子痫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子痫前期-子痫患者100例,分为子痫前期组50例,子痫组50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妇女30例为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的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血清TNF-α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和子痫组患者血清CysC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子痫组患者血清CysC和TNF-α水平较子痫前期组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C和TNF-α呈明显正相关(r=0.786,P〈0.01)。结论血清CysC和TNF-α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TNF-α可能与子痫前期患者肾损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了解圆斑蝰蛇咬伤患者在广州周边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圆斑蝰蛇咬伤提供依据。 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圆斑蝰蛇咬伤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咬伤后就诊时间与咬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时间的相关性。 结果5年共收治毒蛇伤1481例,死亡3例,其中43例圆斑蝰蛇咬伤,死亡2例,占毒蛇伤总死亡率的66.7%(2/3);患者分布以广州珠三角地区(肇庆、云浮、佛山、江门)伤者居多,占74.4%,9~11月是咬伤高发月份,占44.2%(19/43),被咬伤者以农民为主,占53.5%(23/43),50~69岁为主要高发年龄,下肢咬伤占67.4%(29/43),蛇伤严重程度评分重度病例占74.4%(32/43)。咬伤后就诊时间与咬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719,P<0.01)。 结论圆斑蝰蛇咬伤是广州周边地区毒蛇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应对高发月份、高发地区、高发人群及高发部位进行重点监测和干预,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一旦发生圆斑蝰蛇咬伤,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接受针对性诊治,必要时接受血液净化治疗。  相似文献   
48.
目的:在细胞水平评价化妆品原料的美白功效。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黑素瘤细胞B16,通过多巴特异性染色,利用平均光密度法检测化妆品原料对细胞中黑素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多巴对细胞内黑素具有特异性染色,浓度为25μg/ml的曲酸对黑素细胞内黑素生成的抑制率为(48.44±3.44)%,板内标准偏差值仅为7.09%,板间标准偏差值小于7.22%,曲酸、白藜芦醇和绿茶提取物均对细胞内黑素的生成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桑白皮提取物对细胞内黑素生成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结论:采用多巴染色和平均光密度的方法检测黑素瘤细胞中黑素含量,精度较高、板间板内误差较小,能够成功用于化妆品原料美白功效的评测。  相似文献   
49.
背景:目前生物降解水凝胶已被广泛应用于抗癌药物及生物活性大分子的装载,但为了保护生物活性大分子的活性,需要得到凝胶化条件更温和,凝胶化时间更短的凝胶体系。 目的:制备对映异构聚乳酸∕聚乙二醇的空间异构复合水凝胶,使其具有更短的凝胶化时间,实现对模拟药物溶菌酶的装载和控释。 方法:以聚乙二醇为引发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丙交酯与聚乙二醇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得到聚乳酸/聚乙二醇的三嵌段共聚物(PLLA-PEG-PLLA 和 PDLA-PEG-PDLA)。用1H NMR,FT-IR 和 XRD表征三嵌段共聚物。10% PLLA20-PEG227-PLLA20的水溶液和10%PDLA21-PEG227-PDLA21的水溶液在室温下混合,12 h后形成凝胶。通过XRD考察凝胶化机制,以溶菌酶为模拟药物,考察凝胶的释药特性,通过扫描电镜考察凝胶的形貌,采用MTT法考察凝胶的细胞毒性。 结果与结论:成功得到聚乳酸/聚乙二醇的三嵌段共聚物,在嵌段共聚物中,聚乳酸嵌段和聚乙二醇嵌段都能结晶,但以聚乙二醇嵌段的结晶为主。通过XRD证明凝胶中存在空间异构复合作用,溶菌酶在凝胶中通过凝胶的溶蚀和降解行为,在7 d之内释放完全。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冻干的水凝胶呈三维贯穿的多孔结构,空隙尺寸在50~100 μm 之间。鼠成纤维细胞与浓度为100%的凝胶浸提液共培养72 h之后,细胞的存活率为99.3%。  相似文献   
50.
黄志强院士点评:胰腺一向被认为是一个神秘的器官,其神秘在于深藏,而半边在腹内、半边在腹后;而胰腺手术一向被认为是一类复杂而有高并发症的手术,以往为了显露胰腺,需要做长长的切口,自然会留下不美观的瘢痕。腹腔镜胰腺外科的出现,虽然能减轻手术的创伤,因而使用日多,甚至作为对胰体尾部良性病变处理时的首选,但是仍有其不足和限制。通过腹膜后径路是达到胰腺体尾部的最短的捷径,刘荣教授等的报道证明了这一点。单孔腹膜后镜操作是一项新的尝试,对胰腺疾病的处理上走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在内镜下的手术必然有其一定的限制。仍有待更多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