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3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载双磷酸盐骨水泥的静态机械强度和疲劳极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载双磷酸盐骨水泥的疲劳极限和静态机械强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制备不同载荷的载双磷酸盐纯粉骨水泥试件,根据纯粉载荷及试件的贮存环境进行分组,检测抗压强度、压缩弹性模量、抗张强度、抗弯强度和疲劳极限,威布尔频率函数分析疲劳极限,激光散射法测定双磷酸盐纯粉的粒径.结果:增加纯粉载荷可提高试件的抗压强度极限、抗张强度极限,降低疲劳极限.体液浸泡可降低试件的抗压强度极限、压缩弹性模最、抗张强度极限及疲劳极限.结论:双磷酸盐纯粉的粒径及分布范围较小,载入后丙烯酸骨水泥的静态机械强度高于美国材料实验协会/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但疲劳极限有一定程度下降.与文献报道双磷酸盐的液剂或片剂磨粉相比,纯粉对骨水泥疲劳极限和静念机械强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2.
全膝置换术后应力遮挡致骨量丢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假体无菌性松动和假体旁骨折与假体周围骨量丢失紧密相关。骨量丢失的机制分为两类:一类为机械性,发生于术后早期,包括假体周围应力遮挡致骨质重塑、术中操作及骨水泥致骨损伤坏死、术后关节负重减少致废用性萎缩,其中以应力遮挡最主要;另一类为生物性,发生于术后晚期,指假体材料产生各种磨损颗粒作用于炎症细胞而释放大量炎性因子,激活破骨细胞致假体周围骨溶解。本文仅就使用影像学手段对全膝关节置换后应力遮挡致假体周围骨量丢失的研究进展及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折不愈合是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有植骨术、截骨术、关节置换术和关节融合术等多种,然而治疗起来仍颇为棘手.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选择标准.植骨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截骨术已经由单纯截骨术发展到现在的联合接骨板和髋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主要适用于年轻的、股骨头无坏死的股骨颈稳定骨折病例.关节置换术更适用于老年或股骨颈移位骨折及股骨头坏死病例.  相似文献   
44.
目的 随访一组采用同一类型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和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组合在首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并探讨该种混合型假体对于全身健康情况和骨质质量一般较差的老年患者的适用情况。方法 共有75例患者84髋得到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平均年龄为67.9岁。其中老龄股骨颈骨折患者41例41髋,平均年龄72.1岁。随访时间为4.1年。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健康状况、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对于骨形态、骨水泥固定质量和假体稳定性的判断。结果 2例股骨假体发生无菌性松动,臼杯则未见骨溶解或松动征象。未出现骨水泥相关的术中或术后死亡,各类全身性疾病在围手术期无加重表现。4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为81.1分。股骨近端骨形态A型17髋(20%),B型47髋(56%),C型20髋(24%)。骨水泥固定质量分别为A级31髋(37%),B级40髋(48%),C级13髋(15%)。结论 混合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短期随访结果良好;混合型人工关节的术后即时稳定性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在手术中必须应用现代骨水泥技术。  相似文献   
45.
髋臼骨折的治疗多采用牵引非手术治疗 ,而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手术内固定治疗的必要性[1] 。现对 38例髋臼骨折进行总结、分析 ,其中 18例非手术治疗 ,2 0例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8例 ,女 10例 ;年龄 18~ 6 8岁 ,平均 34 8岁 ;损伤原因 :车祸伤 2 3例 ,坠落伤 10例 ,重物压塌伤 5例 ;均为单侧。合并脑外伤 6例 ,内脏损伤 8例 ,合并其它骨折 12例 ,合并坐骨神经损伤 1例。1 2 骨折分类 骨折按Letournel分类[2 ] :前柱骨折 2例 ,前壁骨折 6例 ,后柱骨折 8例 ,后壁骨折 15例 ,后柱骨…  相似文献   
46.
单侧可调式外固定架具有操作简易、有一定可调度等特色。本组随访161例(168侧次),获骨折复位优良率97.5%,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94%,不愈合率1.8%。作者结合力学实验指出本架抗折力不强。建议股骨骨折时固定架宜置于大腿前外侧,膝关节的操练宜在扶拐站立位实施,或仰卧时有扶托,或俯卧位进行。在骨折固定稳妥的条件下才能通过操练获得卓越的效果。粉碎性骨折应用本架宜慎重。  相似文献   
47.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中期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全陶界面全髋置换术治疗67例88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共获得有效随访55例74髋,男30例,女25例;年龄19~58岁,平均32,6岁。其中应用全生物型假体6l髋,混合型假体13髋。进行最少5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5.2+8.6)个月。对有效随访的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结果: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30.8±7.0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5.2±5.5;髋关节总活动度(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6个方向总和)由术前(21.2±8.5)。提高至术后(142.0±10.2)°。以翻修为终点的5年假体生存率为95.9%。1例因外伤致陶瓷内衬破裂而翻修,1例因术后感染翻修,1例因股骨柄假体周围骨折而翻修。1例术后脱位,经保守治疗成功;3例术后关节异响,非手术治疗后消失。7例术后异位骨化,无临床症状未处理;2例术后大腿疼痛,保守治疗好转。其余病例无论骨水泥或非骨水泥假体,假体周围无骨溶解,股骨侧和髋臼侧假体均无松动和下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强直髋的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方法,其中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8.
浮膝损伤伴同侧血管损伤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膝损伤指同侧股骨中段以下与胫骨中段以上同时骨折或骨骺分离,使膝关节与股骨和胫骨连续性中段而失去稳定,导致膝关节“游离”,浮膝损伤常伴多发伤,骨折不易固定,易合并血管损伤,有关该类损伤文献报告不多,现将1990年以来我院救治的18例浮膝损伤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人工髋关节翻修的股骨假体柄的形态及稳定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根据全髋关节翻修所得资料,分析人工股骨柄在生理应力作用下的状态,讨论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年限的注意事项,为临床工作积累更多经验。方法:选择53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行翻修手术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74.66岁(61~84岁)。人工关节平均使用年限18.24年(3~27年),首次置换术后初始下地负重时间平均11 d(5~16 d),翻修的主要原因为自发松动和外伤。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和手术直观所见进行分析,并根据组织学病理做出推断。结果:股骨柄假体在生理应力下存在微动沉降,其二次稳定与股骨柄设计、患者动态、骨质和骨长入性状有关。直柄假体有利于生理性沉降,实现紧密接触的骨长入稳定,可以在患者条件允许下早期负重锻炼。有领假体和结合内固定假体限制股骨柄沉降,其稳定性取决于首次安置时的压配和后期骨长入支撑,对该类患者建议延长非负重时间。结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股骨假体和下地负重时机可以延长股骨假体的使用年限,减少松动概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过表达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对BMP-2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及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BMP-2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通过脂质体转染含人COMP基因的质粒使骨髓间质干细胞过表达COMP,空载质粒作为对照。以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Ⅰ型胶原、RUNX2、骨桥蛋白、骨钙蛋白以及成软骨相关基因Ⅱ型胶原、SOX9、蛋白聚糖的表达变化;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成骨过程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终末阶段矿化结节的生成情况,阿利新蓝染色观察细胞基质蛋白多糖的合成情况。结果 COMP组目的基因COMP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骨桥蛋白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呈现出一致的下调趋势(P<0.05);Ⅰ型胶原、RUNX2、骨钙蛋白mRNA表达水平在诱导早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诱导晚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成软骨指标(Ⅱ型胶原、SOX9、蛋白聚糖)的基因表达水平强于对照组,呈一致的上调趋势(P<0.05);SOX9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仅在第7天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成骨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均弱于对照组,而阿利新蓝染色强于对照组。结论 COMP能抑制BMP-2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促进BMP-2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