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79篇
  免费   5363篇
  国内免费   3571篇
耳鼻咽喉   324篇
儿科学   1140篇
妇产科学   521篇
基础医学   3829篇
口腔科学   1470篇
临床医学   8127篇
内科学   5956篇
皮肤病学   1260篇
神经病学   1279篇
特种医学   16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2720篇
综合类   18223篇
预防医学   5636篇
眼科学   839篇
药学   10069篇
  50篇
中国医学   9032篇
肿瘤学   2359篇
  2024年   639篇
  2023年   2219篇
  2022年   2224篇
  2021年   2409篇
  2020年   2390篇
  2019年   2403篇
  2018年   1317篇
  2017年   1939篇
  2016年   2062篇
  2015年   2299篇
  2014年   3018篇
  2013年   2888篇
  2012年   3777篇
  2011年   4105篇
  2010年   4030篇
  2009年   3559篇
  2008年   5458篇
  2007年   4047篇
  2006年   3170篇
  2005年   4906篇
  2004年   2929篇
  2003年   2206篇
  2002年   1776篇
  2001年   1624篇
  2000年   1211篇
  1999年   942篇
  1998年   775篇
  1997年   725篇
  1996年   716篇
  1995年   555篇
  1994年   521篇
  1993年   372篇
  1992年   292篇
  1991年   238篇
  1990年   272篇
  1989年   228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探究MEX3A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沉默MEX3A基因后对NSCLC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及周期的影响。  方法  通过mRNA转录组分析及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信息分析,筛选出在NSCLC中显著高表达的MEX3A基因。通过qRT-PCR检测MEX3A在4种常见NSCLC细胞系中的mRNA表达水平,发现MEX3A在A549和NCI-H292中显著高表达。利用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沉默A549和NCI-H292中MEX3A的表达,CCK8及Transwell试验检测沉默MEX3A表达后对NSCLC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沉默MEX3A表达后对A549和NCI-H292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结果  MEX3A在A549和NCI-H292中高表达。沉默MEX3A后NSCLC增殖、侵袭及迁移被显著抑制,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促进细胞凋亡。  结论  MEX3A作为NSCLC的促癌基因,参与了NSCLC的生长及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42.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修饰是非常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酶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及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探讨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SETD1A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有详细临床资料和预后随访信息的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切除标本141例及癌旁组织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 SETD1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分期、淋巴结转移、神经累及等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h SETD1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5.2%vs26.0%,P<0.001)。此外,其阳性率的高低还与患者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的不同相关(P=0.009)。而与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神经累及、脉管癌栓、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CA19-9水平无关。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 SETD1A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h SETD1A阴性组(64.4%vs 76.5%,P=0.03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 SETD1A表达和T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N分期)是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组织hSETD1A的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严格限制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反复发作的疼痛,是一种不可预知的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不适,还影响患者心理状态。本研究探讨注射A型肉毒素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疗效的影响,为提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舒适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01-10-2017-12-3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14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口服药治疗58例(失访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A型肉毒素治疗91例(失访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12和2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ous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和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价焦虑抑郁程度和疼痛程度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4周,观察组的焦虑得分为(13.6±4.1)分,低于对照组的(18.4±3.8)分,t=6.933,P0.05;观察组的抑郁得分为(15.3±4.4)分,低于对照组的(20.1±4.1)分,t=6.448,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疼痛得分为(3.1±0.7)分,低于对照组的(5.1±0.6)分,t=17.464,P0.05;治疗后12周,观察组疼痛得分为(2.9±0.5)分,低于对照组的(5.8±0.7)分,t=28.553,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疼痛得分为(3.2±0.8)分,低于对照组的(8.4±0.9)分,t=17.464,P0.05。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6,P=0.255。结论 A型肉毒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以及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44.
45.
廖小庭  马新业  马庆  韩正洲  詹若挺 《中草药》2020,51(14):3777-3784
目的获得三叉苦Melicope pteleifolia转录组信息特征。方法以三叉苦幼苗根、茎、叶混合样品为对象,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TM) 2000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转录组测序分析共获得47 045 040条高质量序列(clean reads),Trinity de novo组装获得67 956条unigenes,平均长度787 nt。BLAST分析显示分别有42 749(61.92%)、31 152(45.84%)、26 563(39.0 9%)、17 481(25.72%)条unigenes在NR、Swiss-port、KOG、KEGG数据库得到注释信息,参与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GO类别的47个小组,共9807条unigenes注释到130个KEGG代谢通路中,筛选到19条次生代谢通路,KOG功能分类分析获得25个不同的KOG功能类群。预测共有高等植物转录因子56个家族;借助MISA软件发现7 748个SSRs,三碱基重复SSRs数量最丰富,有4 117个,出现频率为53.1%,五碱基重复SSRs相对较少,占2.2%。结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获得三叉苦转录组信息特征,为后续三叉苦功能基因的挖掘、次生代谢途径解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刘晨  陶乐婷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15):757-762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序列相似性家族201-成员A(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201-member A,FAM201A)靶向miR-488-3p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间于莱阳中心医院确诊并进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术前均未经过放疗和化疗治疗)的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和配对的非癌性黏膜标本63例,采用qRT-PCR检测63例胃癌组织和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FAM201A及miR-488-3p的表达水平。构建抑制FAM201A表达的MGC803胃癌细胞株。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用不同辐射强度(0、2、4、6和8 Gy)射线照射抑制FAM201A表达的MGC803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分数,绘制单击多靶模型拟合曲线。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qRT-PCR验证FAM201A和miR-488-3p的靶向关系。  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FAM201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488-3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抑制FAM201A可显著抑制MGC80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其凋亡,增加MGC803细胞的放射敏感性。FAM201A可靶向负性调控miR-488-3p表达。抑制miR-488-3p能够逆转抑制FAM201A对细胞MGC803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结论  抑制lncRNA FAM201A通过靶向miR-488-3p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并增加其放射敏感性。FAM201A有望成为胃癌的新型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肾阴虚及肝胆湿热两种典型证候(同病异证)的血清差异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通路,探寻虚、实两种典型证候的内在物质基础,以期从代谢水平上为中医证候分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1例不同证候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胆湿热证40例,肝肾阴虚证41例,隐证(无证可辨)者30例)中医症状及体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两种不同证型的临床信息分布规律及证候特征;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GC-TOF/MS)技术对乙肝肝硬化患者,以及与之相匹配的60例健康人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经非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有监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及监督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找出与乙肝肝硬化疾病本身及其两种典型证候相关的差异性物质;运用MetaboAnalyst 3.0数据库,寻找并解析肝胆湿热及肝肾阴虚虚实两种证候间差异性物质的相关代谢通路。结果 (1)肝胆湿热证中出现频率较高(50%以上)的症状为小便色黄,口干,口苦,口臭或有异味等。肝肾阴虚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为口干、腰酸、乏力、腿软等。两证共见症/征为口干、尿黄、易怒、舌红。(2)各组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与健康组比较,隐证组中白蛋白(Albumin,ALB),肝胆湿热证中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总胆汁酸(Total Biliary Acid,TBA)及ALB,肝肾阴虚证TBil、ALP、GGT、TBA、ALB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隐证比较,肝胆湿热证TBil、DBil、AST、ALP、TBA、ALB,肝肾阴虚证TBA、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肝胆湿热证与肝肾阴虚证相比,TBil、D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代谢组学检测及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各组之间代谢谱均有良好的区分,并获得各组间的差异性物质。发现肝胆湿热及肝肾阴虚两典型证的共同物质10个,去除疾病(隐证)的信息,则得到两证共同物质6个,涉及的代谢通路为甘氨酸、丝氨酸及苏氨酸代谢和苯丙氨酸代谢;同时,分别获得两证各自特异性的代谢物质各8个,分别涉及亚油酸代谢和甘氨酸、苏氨酸及丝氨酸代谢。结论 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发现肝胆湿热及肝肾阴虚不同证之间既存在病的共同物质(同病),也存在证的差异物质(异证),从而在代谢层面上为中医证候分类的科学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究蛋白磷酸酶2A(CIP2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AC)及同期行门诊刮宫术获取的4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NE)组织标本。应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EAC和NE组织中CIP2A mRNA及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IP2A阳性表达情况。分析CIP2A在EAC和NE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IP2A不同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通过COX分析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IP2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EAC组织中CIP2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E组织(P<0.01)。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EAC组织中CIP2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NE组织(P<0.01)。CIP2A表达与EAC的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宫颈管受累情况、p53表达及Ki-67增殖指数有关(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EAC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92.0%、总生存率为88.0%;CIP2A表达、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附件转移、脉管内癌栓及Ki-67增殖指数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及脉管内癌栓是影响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IP2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率下降相关,并非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复元醒脑汤对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80例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元醒脑汤口服4周。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分别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体积、斑块数量、Crouse积分,抽血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ox-LDL、IL-18、Lp-PLA2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和血清ox-LDL、IL-18、Lp-PLA2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提高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动脉硬化斑块IMT、斑块体积、Crouse积分和斑块数量均明显变小(P均0.05),且观察组降低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复元醒脑汤可以改善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抑制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可能与降低血清ox-LDL、IL-18、Lp-PLA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艳山姜挥发油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使用佛波酯(PMA,100μg·L^-1)诱导人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24 h后形成巨噬细胞,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无血清RPMI 1640),模型组(80 mg·L^-1ox-LDL),艳山姜挥发油低剂量组(80 mg·L^-1ox-LDL+4μg·L^-1艳山姜挥发油),艳山姜挥发油高剂量组(80 g·L^-1ox-LDL+20μg·L^-1艳山姜挥发油)。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艳山姜挥发油对巨噬细胞的活性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中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巨噬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油红O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中脂质小滴的含量。结果:艳山姜挥发油对巨噬细胞无毒性。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巨噬细胞内脂滴和胆固醇酯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CD36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ABCA1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与模型组比较,艳山姜挥发油显著抑制巨噬细胞中脂滴和胆固醇酯的含量(P<0.01),下调CD36的蛋白表达(P<0.01),上调ABCA1蛋白的表达(P<0.01),艳山姜挥发油可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结论:艳山姜挥发油对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该药理作用与艳山姜挥发油下调巨噬细胞CD36和上调ABCA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