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通过对大学四年级中医学生、临床实习医生、临床医生的脉诊理论及应用现状调查,认为当今脉诊技术水平下降,分析原因,从全新领域和视角出发,提出脉诊学习应遵循认知心理学规律的观点,并将其付诸于脉象学习实践,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结论:应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进行脉诊学习,这种方法能够克服传统脉诊学习理论的缺陷与不足;并认为明确脉诊心理过程,建立有效、丰富的触觉表象,建立以触觉表象编码为主要表征形式的记忆是脉诊学习入门的关键,提出脉诊临床实践对有效脉诊触觉表象建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2.
诊脉部位历来有多种,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寸口脉法一枝独秀。该脉法始见于《黄帝内经》,后《难经》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述。现代解剖学证实,寸口脉为桡动脉的一段,绝大多数人皆可按中医言明之寸口位置触及桡动脉的搏动,并按照掌后高骨即桡骨茎突定位寸、关、尺,但也有桡动脉畸形如反关脉、斜飞脉、双管脉等。试从解剖入手,分析寸口脉的生理性解剖位置变异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3.
<正>五神是指神、魄、魂、意、志,与五脏各有内在联系,各有所主,心主神,肺主魄,肝主魂,脾主意,肾主志。魂与神的活动息息相关,《内经》认为"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笔者在临床治疗失眠症时发现,魂与失眠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使用安魂法治疗失眠疗效显著。1影响魂的因素1.1肝气虚实影响魂魂与肝有密切的关系,"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脏受邪气的扰动就会  相似文献   
34.
目的:阐述齐向华教授"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构建背景,揭示脉诊的心理认知过程,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脉诊教学中的技术训练方法。方法:运用"逐一感觉法"训练、"虚静为保"状态训练、各种感觉的稳定持续时间训练等方法。结果:通过以上各种方法的训练,提高手指的敏感度,缩短脉诊"反应时间",建立大脑脉象"知觉"系统。结论:齐向华教授基于"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探索出的脉诊技术训练方法行之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5.
浮脉略谈     
传统医学博大精深,脉诊更是神中之妙。"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脉象中蕴含的信息恒河沙数,内知脏腑,外识肌表,兼以辨识气、血、津液等的盛衰,特别是在望、闻、问诊无法准确萃取的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的病证中,脉诊更能发挥其独一无二的作用。在诸多脉象中"浮脉"位居其首,历代论述脉诊的医籍均以浮脉为篇首进行论述,可见其处尊居显。浮脉为阳,表病居,但不限于表。其主病为截然相反之两证,一为实证、一为虚证,不可局限。在临床中浮脉较常见,无论外感,内伤,表证,里证,虚证,实证,都可涉及。  相似文献   
36.
目的:本研究借鉴《伤寒论》“方证相应”思想,引入国际通用的症状群概念,采用相对固定和高度概括的症状群,将证候进一步客观化,并分析比较有效人群与无效人群的失眠症状群分类及特点,可为分析挖掘失眠症状群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基于真实世界失眠临床诊疗数据,严格按照疾病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消除混杂因素,筛选出有效和无效病例;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有效与无效病例的辨证论治信息进行处理,提取高质量规范化症状谱,再将高频症状导入孔明灯软件进行隐结构分析。结果:隐结构分析法可较好地实现失眠症状群的分类,为症状群的客观性和稳定性提供了相对成熟的模型和算法,不同失眠症人群具有不同的症状群分类和特点,为证候的客观化提供了依据。结论:症状群是证候的主要信息载体,用相对固定且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症状群,补充替代“证候”进行辨证论治,或许可克服辨证论治由于医师个体经验和学术流派不同而导致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的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37.
姜慧  齐向华  滕晶 《四川中医》2020,38(3):12-14
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型肺炎肆行,席卷华夏大地,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然而目前西医尚未发现特效药,经临床实践,中医在这场瘟疫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明末著名医家吴又可《瘟疫论》学术思想,对新冠肺炎(简称NCP)的病因、症状、治疗、病后调护及预防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为充实和完善关于新冠肺炎的中医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刘文瑜  齐向华  杨猛 《新中医》2019,51(9):81-83
目的:观察交泰丸加味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交泰丸加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日间功能、失眠、嗜睡、运动性异样睡眠及非运动性异样睡眠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丙二醛(MDA)、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谷胱甘肽(GSH)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MDA、GSS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交泰丸加味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相较于单独使用交泰丸加味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9.
高晶  丁晓  齐向华  滕晶 《河南中医》2019,39(12):1799-1801
系统辨证脉学将不同脉象要素结合成为脉象,以表现疾病病机及其发展过程,例如气机脉象系统:浮、粗、散表征气散不收;沉、细、敛表征气机郁闭等。如感受寒邪后,机体阳气不得外出,郁闭于内,化热化火,炼灼津液而生痰,其中寒性凝敛、收引,相应桡动脉管壁张力增高,脉管搏动不能自然舒张而出现寒、敛、刚、沉;内在一派火热痰浊之象,血流层则呈现出热、动、滑、数的脉象特征。慢性疲劳综合征脉象特点,局部脉象:寸细、寒、弱,尺粗、热、强。整体脉象:进多退少、怠、下。阳气以升为健,若此大气受损,不居其位,便会陷走于下,此为大气下陷证,采用益气升阳举陷法治疗,方选升陷汤或补中益气汤。系统辨证脉学运用物理学语言定义脉象要素,表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脉象特点,具有数字化信息和病机辨证的优势。这对确定证候特性,回溯还原疾病过程及主要环节(病因、体质、个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王庆庆  彭伟  齐向华  吴宏赟  杨洁 《光明中医》2016,(15):2293-2297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时常伴发情感障碍,其中,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最常见。据报道,在所有卒中患者中,PSD的发病率为22%~60%~([1])。近年来,随着卒中后抑郁发病率的不断升高,中医在治疗该病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疗效也逐渐得到显现。因此,总结我们取得的重要成绩,对今后发现不足以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前辈做出的努力简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