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辨证脉学中的脉象要素多抽取单一物理变量,讲求纯化手指感觉,“敛”要素在传统28脉中没有出现,因传统脉象多是由几种感觉复合而成的复合脉象,所以,“敛”隐匿于某些脉象中.从古代文献以及现代脉象客观化研究进行探索,“敛”,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敛”在传统复合脉象紧脉、弦脉中都有体现.得出包含“敛”的传统脉象.  相似文献   
2.
正脉诊是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四诊"中的宝贵财富,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因其"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特点,使之成为四诊之中最难掌握的一门技术。为实现中医脉诊的客观化,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社会各界科学技术工作者通力合作,研制出各种模式的脉诊仪。脉诊是一种无创诊断技术,经过长期训练手指的灵敏感觉以及积累手指感觉经验来分析脉象的"位、数、形、势"等要素,基于此,脉诊仪传承了脉诊无创优势,多是利用传感器及脉象识别技术来代替  相似文献   
3.
经方药物精简,力专效显,但入门及临床应用存在难点,现列举经方的应用现状及目前的对策,并结合经方治病特点及四诊合参在经方治疗中的应用,通过阐述仲景脉法,指出经方与脉法相结合的诊病方法是使用经方诊病的特色,认为脉诊能提高方证相合的准确性,当临床不能获得"有是证"时,将脉诊作为切入点寻找辨证的关键。脉诊与经方相结合的诊病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总结古代文献、现代文献中关于中医"鼾"及"鼾症"病因、病机的相关记载。根据临床验案1则,指出应重视"气血"在鼾症辨证论治中的作用,而脉诊则是提取"气血"异常信息的重要诊察方法,应将脉诊作为治疗鼾症的切入点,重视脉诊在鼾症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从脉象特征论治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失眠症患者根据脉象特征辨证为肝郁型,给与中药解郁安神方配合渐进式放松训练治疗,3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1.58%,与治疗前相比,患者SAS、SDS积分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通过脉象准确判定失眠病因病机,采取相应中医中药治疗,对改善睡眠有良好效果.脉象作为一种简便、易操作的客观诊断方法,尤其对心理状态的客观评估,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6.
中医脉象微观化发展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传统脉学的研究及传统脉学与"金氏脉学"的比较,得出吸取全息脉学之长,发展中医脉学微观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参悟《脉要精微论》开启整体脉诊学习法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脉要精微论》中得出"诊法常以平旦"、"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的脉诊的原则和各种整体脉象的特征及病理机制进行分析,并对10对整体脉象特征进行了理论及其与疾病对应关系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思虑过度状态与焦虑、抑郁状态及其生活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失眠症思虑过度状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对83例失眠症思虑过度状态的患者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①失眠症思虑过度状态患者焦虑状况与正常人比较更明显(P<0.01);思虑过度状态总分与焦虑、抑郁总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40(P<0.01)与0.405(P<0.01);思虑过度状态对焦虑的单独解释量为19.4%,对焦虑的回归系数为0.440;对抑郁的单独解释量为16.4%,对抑郁的回归系数为0.405,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1)。②思虑过度状态总分与生活事件总分(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家庭问题呈显著的正相关,分量表1(心理行为改变)的得分与生活事件总分、负性事件总分、家庭事件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失眠症思虑过度状态患者的焦虑状况比正常人更明显,思虑越重的患者其焦虑、抑郁症状态越重,长期的思虑过度常伴发焦虑和抑郁的产生;生活事件造成的精神压力与思虑过度状态的产生、维持以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拟对王孟英医案进行详尽分析,以期探讨王氏在临证中对脉诊的应用经验。[方法]重温王孟英医案中对脉象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阐述,通过分析王氏在脱证、霍乱等疾病的诊治中对于脉诊的运用,探讨王氏在临证中对脉诊的应用经验。[结果]脉诊在诊断患者的病因、病机时,具有望、闻、问诊所不具备的优势。患者的病因病机可以在脉象上得到真实的反映。从脉象变化中,可以推测出病症发展的过程流。[结论]古代医家诊病多脉症并重,在现代临床工作中通过研究学习脉象的诊断方法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进行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学四年级中医学生、临床实习医生、临床医生的脉诊理论及应用现状调查,认为当今脉诊技术水平下降,分析原因,从全新领域和视角出发,提出脉诊学习应遵循认知心理学规律的观点,并将其付诸于脉象学习实践,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结论:应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进行脉诊学习,这种方法能够克服传统脉诊学习理论的缺陷与不足;并认为明确脉诊心理过程,建立有效、丰富的触觉表象,建立以触觉表象编码为主要表征形式的记忆是脉诊学习入门的关键,提出脉诊临床实践对有效脉诊触觉表象建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