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59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394篇
预防医学   3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1篇
中国医学   285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治疗在冠心病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GDT组(目标导向治疗组)和CG组(经典输液组)。所有患者均监测B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2)、尿量、出血量、晶体输入量、胶体输入量、总液体输入量及术毕乳酸值,记录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时间。GDT组连接Flo Trac/Vigileo心排量监测仪监测心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及每搏变异度(SVV)。将CI≥2.5L·min-1·m-2为目标作为GDT组的目标导向治疗,将MAP:65~90mm Hg(1 mm Hg=0.133 k Pa),CVP:8~12mm Hg,尿量≥0.5m L·kg-1·h-1为目标作为CG组的目标导向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ASA分级、NYAH分级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G组比较,GDT组晶体液用量,总入量,多巴胺用量,术毕乳酸值明显减少(P<0.05),胶体液用量,术中MAP,CVP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G组患者相比,GDT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显著减少。结论:目标导向治疗用于合并冠心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能提供更好的容量治疗,可降低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2.
窦道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多因感染而形成,常规采用换药、抗炎等方法治疗,疗效通常不理想。马德孚教授治疗本病,以疏肝理气、调整阴阳、改善气血运行为主,通过内服中药治疗久不愈合的术后窦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3.
本文简述胃肠减压术的临床意义、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34.
直径小于3cm的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CT征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直径小于3cm的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CT表现,以期提高与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小于3cm的孤立性FOP的CT征象。结果24例紧贴或邻近胸膜,其中17例位于各胸膜交界区。病灶呈类圆形12例,不规则形9例,三角和多角形5例。病灶边缘呈向心性弓形凹陷12例,其形态均为不规则形和三角、多角形;粗长毛刺征9例,其中7例病灶形态呈不规则形和三角、多角形;细短毛刺征5例,病灶形态均呈类圆形;分叶征4例,3例病灶为类圆形;另外出现血管纠集征9例,棘状突起征4例,支气管空气征6例,空洞征2例,空泡征3例,病灶内液化5例;病灶明显强化率为60%。病灶在不同层面的表现显著不同14例,其形态均呈不规则形和三角、多角形。结论直径小于3cm的孤立性FOP与胸膜关系密切,形态呈不规则形和三角、多角形的常与SPLC鉴别不难,而呈类圆形的常与SPLC鉴别困难。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介素(IL)-18、IL-10及其比值的变化,探讨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6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4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IL-18、IL-10等浓度变化。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IL-18、IL-10水平及其比值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0.01);IL-18/IL-10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显著相关(OR=5.567,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反应比稳定型心绞痛明显;IL-18/IL-10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明显相关,提示了IL-18/IL-10对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四逆汤(SD)对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期间ATP的影响,以了解SD对供心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成2组,1组为对照组,2组为实验组。取心前,取心肌测ATP。1组用4℃ UW液灌洗、2组用4℃ UW SD液灌洗;常规取心后,1组在4℃ UW液中,2组在4℃ UW SD液中保存6h。取心肌测ATP。然后在Langendorff模型上,1组用KHB液,2组用KHB SD液再灌注30min,再取心肌测ATP。结果:2组取心后各时点ATP均高于1组。结论:在灌洗液、保存液及再灌液中加入SD能使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期间ATP维持较高水平。SD对供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38.
39.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TEE)和心导管技术同步检测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前、后肺动脉楔嵌压(PCWP)的变化。方法应用TEE检测46例患者OPCABG术前后二尖瓣血流频谱(MVF)和肺静脉血流频谱(PVF),同步应用心导管技术检测PCWP。对术前、术后所测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将PCWP与TEE所测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OPCABG术后TEE测量的反映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指标和PCWP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0.05);MVF与PVF的多数指标与PCWP有相关性(r=0.30~0.76,P<0.01~0.05),其中反向A波峰值血流速度(PVa)、反向A波速度时间积分(VTIpva)及MVF与PVF相结合的指标Tpvadt mvadt、Tpvat mvat与PCWP相关性最好(r=0.75~0.89,P<0.001)。结论OPCAB术后即刻左室功能改善,TEE检测PVF和MVF可用来准确估算PCWP,对OPCAB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胸椎旁神经阻滞术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共8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接受基础口服药物+维生素B12肌内注射+皮损区局部阻滞(A组),或基础口服药物+复方三维B肌内注射+皮损区局部神经阻滞(B组),或基础口服药物+复方三维B肌内注射+胸椎旁神经阻滞+皮损区局部神经阻滞(C组),或基础口服药物+复方三维B肌内注射+胸椎旁神经阻滞及臭氧注射+皮损区局部神经阻滞(D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评分(Q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不同处理组患者VAS、QS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A、B和C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均P>0.05);D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术联合臭氧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快捷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