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目的 研究860 MHz微波辐射对小鼠场景性条件恐惧(context conditioned fear)形成和消退的影响.方法 用频率为860 MHz、功率密度分别为380μW/cm2、550μW/cm2的微波辐照小鼠.辐照时间分别设定为30min和2h,因此共分成5组,每组15只动物.在暗箱内用75 V电压电击动物足部的方法 产生与之关联的场景性条件恐惧,而后观察辐照后小鼠在特定时间内出现僵立(Freezing)的时间和次数.结果 足部电击后24h时的僵立时间的值:对照组为(2.13±4.17)s,微波辐照2h的两个组分别为(3.93±6.99)s和(2.47±3.34)s,Nemenyi的检验(P=0.004)结果 :对照组为32.63333,而微波辐照2h的两个组分别为52.46667和39.76667;僵立次数的数值:对照组为(0.73±1.16)次,微波辐照2 h的2个组分别为(0.86±1.41)次和(1.07±1.16)次,Nemenyi检验(P=0.014)结果 :对照组为33.26667,而微波辐照2h的2个组分别为50.76667和40.90000.结论 经过相对较长时间的860MHz微波辐照的小鼠表现为对于特定的场景产生更稳固的恐惧,且难以消退.  相似文献   
32.
33.
目前,本科教育中均缺乏科研基础训练,这是制约研究生队伍创新能力的原因之一,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完善本科专业教育、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通过多年来的摸索与总结,陆军军医大学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本科生科研综合能力培养新模式即以文献阅读引领的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训体系。其整体提升了本校医学本科生的基本科研素质与科研创新能力,且培养了一批获得各种成果的优秀本科生,促进了学校优秀的研究生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有效可行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分析内侧前额叶(mPFC)不同亚区在惊吓反射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24只健康雄性英国种白化豚鼠随机分成4组:前扣带回损伤(n=6)及假损伤(n=6)(实验1);缘前皮质损伤/缘前皮质+前扣带回联合损伤(n=6)及假损伤(n=6)(实验2).分别注射利多卡因或生理盐水.采用条件刺激(CS,声音)与非条件刺激(US,气流冲击角膜)配对训练,观察各组听觉惊吓反射(acoustic startle reflex,ASR)变化.结果 实验l表明前扣带回损伤后SR率无显著变化(时间效应F=15.421,P=0.098;组间效应F=14.753,P=0.084).实验2表明单独缘前皮质注射利多卡因后SR率无显著变化(时间效应F=14.975,P=0.178;组间效应F=18.643,P=0.089);但缘前皮质和前扣带回同时注射利多卡因后,SR发生率则有显著下降,并且没有随着训练而恢复(组间效应F=67.743,P=0.009).结论 mPFC中缘前皮质和前扣带回联合损伤导致ASR发生率显著下降,且没有随着训练而恢复,表明mPFC参与了对听觉惊吓反射的调控,但其调控机制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吗啡活化离体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效应.方法 用吗啡、纳络酮处理离体培养纯化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在第1、2、4、7天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检测细胞内钙浓度[(Ca2+)i],采用ELISA检测细胞分泌TNF-α,用Griess法测定NO浓度,以期观察吗啡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效应.结果 2μmol/mL吗啡刺激星形胶质细胞,第1天和第2天短期作用效应不明显;延长作用时间,于4、7d细胞增殖下降,(Ca2+)i升高,NO和TNF-α分泌显著升高,阿片受体阻断剂纳络酮可以翻转吗啡作用效应.结论 吗啡长期作用经阿片受体活化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为(Ca2+)i升高,TNF-α和NO分泌上调.  相似文献   
36.
《医学机能学实验技术》课程的开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现代医学科研实验室专用人才培养的需要,我校专门开设了《医学机能学实验技术》。作为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必修课程,其主要授课对象是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的学员。在这门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对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无热和微热功率的X波段脉同波孕期辐射致仔鼠脑功能发育障碍的神经电生理机机制。方法 以功率密度5~20mW/cm^2的脉冲微波对孕鼠进行孕期慢性辐射(孕6~16d隔日1次,每次20min),研究成年子鼠海马神经元胞体N-甲基-D天冬氨酸9NMDA)受体单通道特性的变化。结果 在10.20mW/cm^2功率组,NMDA受体通道的活动性降低,表现为通道电导下降,开放里程缩短,开放概率降低等。5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建立后豚鼠小脑齿状-中位核(D-I nuclei)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联合型学习和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配对组(n=4)和非配对组(n=4).采用500 ms正弦波纯音和100 ms束状氧气流进行配对刺激训练配对组动物,而非配对组动物则接受声音和气流的非配对刺激.训练6 d后,电镜下观察各组动物小脑齿状-中位核突触超微结构,应用图像分析软件比较突触超微结构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 配对组动物在6 d的条件反射训练后均可获得90%以上的条件反应率,而非配对组动物6 d内条件反应率均低于10%;相对于非配对组,配对组动物小脑齿状-中位核突触密度无显著增加(P>0.05),但突触后膜致密区厚度增厚(P<0.05),突触活性区域增多(P<0.05).结论 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建立可能与小脑齿状.中位核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介绍一种颅内埋置绝缘电极,并应用它建立豚鼠的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和记录豚鼠的小脑间位核场电位.方法:设计和制作了一种颅内埋置绝缘电极,通过手术将其尖端置于豚鼠右侧前额叶和左侧小脑间位核内.分别采用以右侧前额叶电刺激(电刺激组,n=6)或声音作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声音刺激组,n=...  相似文献   
40.
头朝向细胞是一种头朝向依赖性神经元,其放电活性只与头在水平面的朝向有关,而与动物的位置、姿势、行为无关.头朝向细胞对于指导动物的运动有重要作用,其受环境、方向暗示等因素的影响.现就头朝向细胞的一些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