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4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174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57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186篇
内科学   281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04篇
综合类   1947篇
预防医学   35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629篇
  5篇
中国医学   257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乳果糖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腹腔内压(IAP)及胃肠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入选的56例患者并被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治疗组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益生菌联合乳果糖,持续至术后第7天;对照组未使用益生菌及乳果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通过膀胱测压法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5天的IAP,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腹腔高压(IAH)、腹腔间隔综合征(ACS)、胃肠功能障碍及死亡例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前I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6±1.63)mmHg vs(3.63±1.58) mmHg,t=0.44,P=0.63],两组术后IAP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术后第3、4天达最高点,术后第1天两组H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7±2.22)mmHg vs (11.58±2.76)mmHg,t=1.62,P=0.11],术后第2天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5天的t值分别为2.24、2.47、4.23、4.92,P值分别为0.04、0.02、0.00、0.00);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t=2.36,P=0.03)、ICU停留时间(t=3.87,P=0.00)及术后住院时间(t=2.76, 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IAH发生率(14.28%vs 39.28%,χ2=4.46, P=0.04)、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7.14%vs 28.57%,χ2=4.38,P=0.04)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瓣膜病术后早期联合使用益生菌和乳果糖可有效降低IAP,改善胃肠功能,降低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不同幅度脉冲膈肌起搏 (diaphragmpacing ,DP)对新西兰大白兔膈肌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颈部DP模型 ,测定无起搏 (A)组及脉冲幅度匀速增加 (B)组、恒定 (C)组、匀速减小 (D)组起搏后膈肌组织SOD、MDA及T AOC。结果 ①DP后 ,B组较A组MDA含量增加 ,SOD及T AOC减小 (P >0 .0 5 ) ;②DP后 ,C组及D组较A组MDA含量增加 ,SOD及T AOC减小 (P <0 .0 5 ) ;③DP后 ,B组较C及D组MDA含量少 ,SOD及T AOC活力强 (P <0 .0 5 )。结论 ①脉冲幅度匀速增加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 ,抗氧化能力的干扰 ,可能减缓了膈肌疲劳 (diaphragmfailure ,DF)的发生 ,②脉冲幅度匀速增加与脉冲幅度恒定和匀速减小相比 ,是一种更为合理的DP方式。  相似文献   
33.
临床路径在心室(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心室(房)间隔缺损术患儿中的应用方法、效果。方法 分别对行心室(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进行了临床路径与一般方法对比研究。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后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并发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临床路径在心室(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中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并发症,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96例永久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25例,其中起搏器囊袋血肿16例,电极移位4例,囊袋破溃2例,电极导线断裂2例。结论:术前认真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重视随访,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5.
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心腔内超声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引导监控下的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方法。方法  6只犬急性闭胸模型。经颈静脉插入超声导管确定希氏束和房室结准确空间位置、超声解剖结构标志及其内心肌激动顺序。引导心脏起搏或消融导管到达靶组织 ,监控刺激电极植入过程和确认消融电极与心内膜面接触。分别释放电脉冲进行靶点起搏和射频消融 ,同步体表心电图QRS波形态确认实现希氏束起搏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果 实现了直接希氏束起搏 (1例 )和希氏束加室间隔起搏 (5例 )。希氏束起搏阈值为 :电压 (3 .0± 1 .0 )V ,脉宽 0 .5ms。希氏束起搏时导致了较早的室间隔电兴奋。窦性心律和希氏束起搏时QRS波宽度分别为 (59.7± 5 .3)ms和 (82 .8± 1 6 .6)ms (P =0 .0 2 )。完成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的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 40min(3~ 81min)和 3min(2~ 5min) ;平均X线曝光时间为 1 3min(1~ 55min)。病理解剖和组织切片表明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定位准确、效果肯定。结论 心腔内超声技术能够准确引导心脏介入导管实现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 ,减少导管操作和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利用微持续与微间隔时间技术,设计了两组相关的实验,对亮度知觉效应和视觉加工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实验于2006-06在中南民族大学物理楼脑认知实验室进行,所有受试者为年龄20~25岁的大学本科生,视力(含矫正视力)正常,均为右利手。①实验1:被试为10名(男5名,女5名),要求被试分别对n屏依次呈现的亮块的明度和n 1屏依次呈现的亮块的明度进行比较(n≤17)。②实验2:被试为28名(男13名,女15名),实验涉及两个刺激物,先呈现的刺激物由左右两个大小相同、亮度不同的亮块a和b组成,后呈现的刺激物把a和b的位置进行对调,当这两个刺激物依次显示时,要求被试报告左右两边的明度是否存在差异,存在何种差异。结果:①实验1∶1≤n≤3时,100%的被试报告,n 1屏的明度大于n屏的亮度,即n 1>n;4≤n≤10时,70%~90%的被试报告n 1>n;n>10时,50%~70%的被试报告n 1>n;随着n值的增加明度差异也在减小,大约在n=17时达到稳定,n屏和n 1屏的明度区别将很难被看出。②实验2:在L(a)b a,随着a和b的亮度差异减小,左右两边呈现的明度越相似;同样当L(a)相似文献   
37.
超声引导下普通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是严重心动过缓、心脏停搏及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抢救技术。本院自2003年2月~2007年6月对11例合并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超声监测床旁临时心脏起搏,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8.
目的报告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动脉鞘管,经鞘管插入心脏漂浮临时起搏电极导管行右心室起搏30例经验。方法30例患者均采用非X线条件下,以Seldinger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或右股静脉留置动脉鞘管,经鞘管送入漂浮起搏电极到达右心室,于床旁行临时起搏。结果电极到位率100%,右室有效起搏率100%,除2例患者死于非起搏因素,5例安装永久起搏器外,其他患者均安全渡过危险期。结论本法创伤小,操作方便,局部及全身感染罕见,起搏电流低,患者无痛苦,能较长时间保持有效起搏;无需X线引导,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39.
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术在严重心动过缓、心脏骤停等的抢救中能及时恢复正常心率,维持血流动力学,从而为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我院自1993年7月-1997年6月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心腔内心电图引导的方法,为52例危重患者于床旁紧急植人临时起搏器,赢得了抢救时间,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这一治疗方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手术的配合及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2例患者均住冠心病监护病房,男36例,女16例,年龄13-79岁,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或原发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9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严重心动过缓(HR<35次/min)…  相似文献   
40.
加样时差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ELISA法对血清标本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志的抗-HBe-HRP加入间隔时间对抗-HBe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HBV标志物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标本分为A、B、C 3组:A、B两组分别选用两种不同试剂进行加样后,延长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再加入抗-HBe-HRP;C组为A、B组阴性转阳性的标本,用化学发光(CLIA)试剂重复测定,确认阴、阳性结果.结果 A组加样时差对抗-HBe测定结果影响明显,且加样时间间隔越长,标本的假阳性越高;B组加样时差对抗-HBe测定结果影响不如A组明显,但随着加样间隔时间越长,标本的假阳性也越高;C组经CLIA重复检测阴性转阳性标本,结果皆为阴性.结论 在竞争抑制法检测抗-HBe中,加样时差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假阳性,而两种试剂出现的假阳性率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