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优化和越来越准确的危险度或预后因素评估,以及支持治疗的近一步完善,儿童白血病的长期无事件生存率和治愈率取得了显著稳定增长^[1]。但仍有一些患儿治疗失败,其中,脑白(CNSL)的复发是其原因之一。因此,CNSL的早期诊断及有效的防治是ALL患儿长期存活的关键之一。本文对我院儿科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86例ALL诊治中并发CNSL的6例作回顾性分析,旨在为该疾病在临床诊治方面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32.
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致变态反应三例刘玉峰袁晓军盛光耀高铁铮3例系我科1996年8月~1997年8月血液病房住院患儿,其中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10.6岁。经骨穿、组化染色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2型(ALL-L2)。治疗方...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回顾分析应用唑来膦酸对于骨质转移的高危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初诊并治疗的骨质转移的高危组神经母细胞瘤儿童36例,其中13例儿童使用唑来膦酸,剂量2.3mg/m2,在化疗前1d静脉滴注。结果 36例骨质转移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13.3%,总体生存率为32.5%,患者生存时间最少8个月,最大随访时间7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1.4个月。使用唑来膦酸的13例骨质转移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与同期常规化疗的23例患儿比较,总体生存率有显著提高(65.9% vs 13%,P=0.001)。结论 对于骨质转移的高危组神经母细胞瘤儿童,常规化疗中加用唑来膦酸可能延长总体生存率,经济有效,值得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34.
目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肿瘤细胞具有广泛的抑制增殖、促进分化作用。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检测ATRA对K562细胞是否具有诱导分化作用。方法:采用联苯胺染色、瑞氏染色、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硝基四唑氮蓝还原试验4种不同的染色方法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经1μmol/L及2.5μmol/L ATRA诱导1d,4d,5d后,K562细胞出现诱导分化特征。结果:1μmol/L及2.5μmol/L ATRA均可诱导K562细胞向粒系分化。培养4d,1μmol/L ATRA组61.5%的K562细胞、2.5μmol/L组39%的K562细胞显示出向粒系成熟方向分化;培养5d,处理组的分化细胞数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种浓度ATRA的诱导分化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未出现向红系或单核细胞方向分化的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ATRA诱导前后CD13及CD71的表达,1μmol/L ATRA诱导K562细胞1d,CD13抗原表达阳性率为8.0%,2.5μmol/L组则为6.7%,均高于对照组(2.1%)。培养5d,1μmol/L和2.5μmol/L AFRA组的CD13分别升高到28.1%,37.8%,而CD71则分别下降至1.2%和0.9%。与对照组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ATRA可诱导K562细胞向粒系成熟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35.
中国急性白血病儿童的细胞色素P450-3A4基因型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阐明中国急性白血病(AL)和健康儿童中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的基因型分布特点,探讨CYP3A4基因型多态性与儿童白血病的易感性及化疗效应之间可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及DNA测序法检测120例AL和85例健康儿童的CYP3A4基因型,分析两组CYP3A4基因型差异。结果85例健康儿童中仅1例为CYP3A4*1B的杂合子基因型,均为野生型,杂合子型的突变频率为1.2%;120例AL儿童中5例(4例ALL和1例AML)表现为杂合子基因型,1例ALL为纯合子基因型,其杂合子基因型突变率为4.2%,纯合子基因型突变率为0.8%。经PCR-RFLP检测并经DNA测序验证,所有受检者的CYP3A4*3基因型均为野生型。结论虽然AL患儿的CYP3A4*1B基因突变率高于健康儿童,但差异无显著性,因此尚不能推论CYP3A4*1B基因型与中国儿童AL发病相关。CYP3A4*3基因在中国健康和AL儿童中是一种罕见的等位基因,其对于CYP3A4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6.
<正> 小柴胡沥见于张仲景《伤寒论》,为治伤寒少阳证的代表方剂。《伤寒论》中记载:“伤寒五、六日,中风、住来寒热,胸协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可见它为治外感发热的常用方剂。我们在病房治疗工作中,在方药中副主任指导下,对西医诊断明确或不明确的热性病,长期发热或反复发烧者,根据病情辨证论治。凡符合小柴胡汤证者即投此方,往往取效显著。为了进一步研究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我们不揣浅薄,把运用的点滴体会写出来。若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病例1.×××,女,36岁,研究实习  相似文献   
37.
针刺风池穴对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18,自引:1,他引:118  
袁晓军  郝喜书 《中医杂志》1996,37(5):285-286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97例患者进行针刺风池穴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观测,结果表明,治疗组高流速型与低流速型针刺前后血流速度比较均有显著变化(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两样本针刺后比较有显著差别(P<0.001)。  相似文献   
38.
目的总结毒蛇咬伤的急诊处理方法,以提高对此类患者的抢救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4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神经毒类患者27例,血循毒类患者36例,混合毒类患者51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抗蛇毒血清等方法治疗,痊愈110例(96.49%),死亡4例(3.51%)。结论毒蛇咬伤应以积极排毒、消肿、应用抗蛇毒血清、抗感染、预防并发症治疗为主,急救当时的伤口处理是否及时得当对病情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白血病(AL)患儿脱氧胞苷激酶(DCK)和胞苷脱氨酶(CDA)基因的表达,探讨其与阿糖胞苷(Ara-C)耐药及临床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2例AL患儿DCK和CDA基因mRNA表达水平,采用ANO VA比较初治与复发及不同亚型白血病患儿间DCK和CDA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ALL患儿DCK表达水平(1.914±0.127)明显高于AML患儿(0.838±0.093 P=0),初治患儿DCK基因表达水平(1.474±0.547)为复发患儿(0.778±0.059)的2倍。AL患儿CDA基因表达水平为0.518±0.107,初治与复发以及各亚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治患儿CDA/DCK比值(0.422±0.049)明显低于复发患者(0.640±0.031 P=0.001),经DA或HA方案治疗1、2疗程缓解的AML患儿CDA/DCK比值低于未缓解患儿(0.561±0.053vs0.728±0.066 P=0)。结论DCK基因表达水平、CDA/DCK比值可作为监测AL儿童对Ara-C治疗反应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