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创伤性脂肪栓塞综合征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玲玲 《广西医学》2002,24(11):1806-1809
脂肪栓塞综合征 (FatEmbolismSyndrome ,简称FES)是骨科领域中严重的并发症 ,常常并发于外伤、骨折或骨折手术后 ;以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为基础 ,肺部病变、肺功能不全为主 ,兼有中枢神经异常的一组复杂多变的临床征候群〔1〕。其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 ,以机械学说和生化学说为主。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 ,FES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症状〔2〕,积极预防 ,及早发现 ,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而早期观察、诊断对FES患者的预后 ,护士起着关键性作用。1 FES流行病学特征1.1 FE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FES在骨折病…  相似文献   
32.
中医心理疗法配合治疗中风病伴抑郁症3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以中医心理疗法配合治疗中风病伴抑郁症的疗效,将60例中风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加中医心理疗法,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疗程12周。结果:12周末治疗组的抑郁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风症状改善(P<0.05,P<0.01)。提示中医心理疗法治疗中风病伴抑郁症有显著疗效,同时还能提高治疗中风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rs2308765、rs9269186和rs3135388位点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阐明HLA-DRB1基因与EH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161例EH患者为病例组,147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收集EH相关因素,并应用PCR-LDR技术进行HLA-DRB1基因rs2308765、rs9269186和rs3135388 3个位点的多态性检测。结果:病例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血糖(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高BMI(OR=1.140,95%CI:1.040~1.249)和高TG(OR=1.215,95%CI:1.016~1.452)是EH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例组患者rs2308765位点GG基因型频数和G等位基因频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66,P=0.031;χ2=4.485,P=0.034);病例组患者rs3135388位点CC和CT基因型频数及rs9269186位点CC、CG和GG基因型频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和T等位基因频数、C和G等位基因频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TG、TC和HDL-C 4个环境因素中,除rs2308765位点多态性与TG存在交互作用(P<0.05)外,rs2308765位点多态性与其他3个环境因素无交互作用(P>0.05);rs3135388和rs9269186位点多态性与4个环境因素均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BMI、TG水平和HLA-DRB1基因rs2308765位点多态性与EH存在关联,高BMI和高TG是EH的危险因素,rs2308765 位点G→T突变可能是EH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我院2011年度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VITEK 32仪器分析并结合手工法作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结果以WHONE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度,共分离病原菌40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4株,占30.9%;革兰阴性菌有277株,占69.1%.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粪肠球菌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较为多见.未检测出耐碳烯青霉素肠杆菌科细菌及耐万古葡萄球菌.结论 多种细菌均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不同细菌耐药特性明显不同,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适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NO/cGMP信号通路在鞘内吗啡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建立鞘内置管的模型。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SHAM组(假手术组)、CON组(对照组,生理盐水)、ITMP组(鞘内吗啡预处理,3μg·kg-1)、L-NAME+ITMP组(一氧化氮合酶阻断剂+鞘内吗啡预处理)、ODQ+ITMP组(鸟苷酸环化酶阻断剂+鞘内吗啡预处理)、KT5823+ITMP组(蛋白激酶G阻断剂+鞘内吗啡预处理)、L-NAME组、ODQ组、KT5823组。ITMP组于心脏缺血前,鞘内注射吗啡10μl 5 min,间断5 min,重复3次;CON组以相同的方式注射生理盐水;L-NAME+ITMP组、ODQ+ITMP组、KT5823+ITMP组分别于吗啡预处理前10 min鞘内注射L-NAME(30 nmol,10μl)、ODQ(11nmol,10μl)、KT5823(20 pmol,10μl);L-NAME组、ODQ组、KT5823组为阻断剂自身对照组。除SHAM组行假手术操作不做其他处理,其余各组大鼠均行左冠状动脉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诱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指标包括: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缺血危险区(AAR)、梗死区(IS)的体积、心肌梗死面积以IS/AAR表示。结果与CON组相比,ITMP组的IS和IS/AAR均明显下降(P<0.01);与ITMP组比较,L-NAME+ITMP组、ODQ+ITMP组、KT5823+ITMP组的IS和IS/AAR均升高(P<0.01)。与SHAM组比较各组MAP和RPP在缺血30 min降低(P<0.05),与基础值比较,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MAP和RPP在缺血30 min降低(P<0.05)。结论 NO/cGMP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介导鞘内吗啡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价负压吸引式牙刷口腔护理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使用负压吸引式牙刷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评价后,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包括4 50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使用负压吸引式牙刷进行口腔护理,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口腔内污物残留和口腔异味(均P0.01)。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负压吸引式牙刷行口腔护理,可提高口腔护理效果,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本文将确定肾动脉阻力指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身靶器官的损害影响相关性,以及研究怎样利用肾动脉阻力指数有效防治高血压疾病对患者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法,对1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肾动脉血流检测,平均值进行计算。同时对患者的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以及血肌酐进行测定,将所有测定数据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阻力指数与患者体内的血尿素氮含量、血肌酐含量、收缩压最高值以及患者年龄呈正相关,与患者体内的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结论:对患者进行肾动脉阻力指数的检测能够对早期发现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或肾功能损害具有显著效果,并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保护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尿毒症的发病率,延缓高血压患者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总结SF内固定器治疗腰椎峡部崩裂和滑脱症的护理.方法对11例Ⅲ°以内滑脱症患者使用SF内固定治疗后进行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术后复位满意,达到"减压、复位、固定、融合”的理想效果.结论(1)做好心理护理;(2)术后防止植骨块脱落;(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4)指导功能锻炼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生潜在恶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病理类型分为病变组(子宫内膜息肉伴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息肉伴子宫内膜癌)、良性组(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息肉伴单纯/复杂增生),每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观察指标、息肉径线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生潜在恶变及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病变组患者的息肉径线≥15mm率、肥胖率均较良性组升高(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生潜在恶变的危险因素为息肉径线≥15mm、肥胖(P0.05)。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生潜在恶变及恶变与息肉径线≥15mm、肥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