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6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6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244篇
预防医学   10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9篇
  1篇
中国医学   137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与传统真菌培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并与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0例高危患者1-3-β-D-葡聚糖含量增高23例,占28.75%,1-3-β-D-葡聚糖含量正常57例,占71.25%;1-3-β-D-葡聚糖含量增高组真菌培养阳性12例,占52.17%,1-3-β-D-葡聚糖含量正常组真菌培养阳性2例,占3.5%,1-3-β-D-葡聚糖含量增高组真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1-3-β-D-葡聚糖含量正常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真菌培养为标准,G试验的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52.17%,阴性预测值为96.49%。结论 G试验较传统的真菌培养法快速、阳性率高,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太原市居民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太原市某社区的715名年龄在2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只有46.06%;20岁至29岁年龄段的人对糖尿病的知晓率最高,为51.9%;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下者的知晓率33.8%,本科50.6%,硕士及以上的为52%,文化水平越高的人对糖尿病的知晓率越高。结论:太原市居民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不利于糖尿病的防治,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与传统开腹胆道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对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微创组与开腹组两组,每组各45例。其中微创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开腹组给予传统开腹胆道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和CD8~+T细胞比值(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腹组(P 0.05),两组结石取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P 0.05)。微创组术后12 h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 0.05)。微创组手术前后血清SOD、MDA和GSH-P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后第1天时血清SOD和GSH-Px活性明显低于术前,MDA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 0.05)。两组术后第1天时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术前(P 0.05),其中开腹组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腹腔镜微创与传统开腹胆道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均能取得较好的取石效果,但腹腔镜微创手术对机体创伤更小,不会引起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ASXL1基因变异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其他基因变异和部分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149例MDS患者ASXU、U2AF1、SF3B1、DNMT3A、TET2、IDH1/2、NPM1、FLT3-ITD.C-KIT等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在149例患者中,ASXU基因变异的检出率为24.8%(37/149),变异率>5%的基因分别是U2AF1(22.8%)、TET2(11.4%)、DNMT3A(9.4%)、NPM1(8.1%).SF3B1(6.0%)。ASXL1变异最常见的共存变异基因为U2AF1(27.0%,10/37)及TET2(18.9%,7/37)。ASXL1变异组与野生组患者在中位年龄、MDS亚型、染色体核型、外周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及骨髓原始细胞计数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对29例ASXL1变异患者进行了有效的随访,其中11例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白血病转化率为37.9%。在92例野生型患者中,13例进展为AML,白血病转化率为14.1%。ASXL1变异组白血病转化率明显高于野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 0.01)。结论ASXL1变异在MDS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并常与U2AF1及TET2基因变异共存,伴有该变异的患者具有更高的白血病转化率。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观察咳嗽并见背冷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特点,探讨分析其病因病机,为咳嗽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以"咳嗽"为主诉且并见背冷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其一般性资料、所患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咳嗽及背冷症发生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病因病机及证候学特点。结果咳嗽并见背冷症临床常见,背冷症与咳嗽症状密切相关,病理要素包含湿热、阳虚、痰饮、风邪等。中医辨证分型可见脾胃湿热证占22.8%、脾胃湿热证兼肺阳虚证占21.3%、肺阳虚证占17.3%、肺脾阳虚证占12.7%等。结论背冷症与咳嗽常相兼而见,可见于不同年龄段、不同肺系疾病中,轻重程度各异,且与季节、气候变化等有关。脾胃湿热证、肺阳虚证及其相兼证为咳嗽并见背冷症的常见证候,湿热邪气阻滞气机及肺脾阳虚、卫阳失布而致肺失宣肃是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3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平台的优势日趋明显。以青岛大学医学院眼科学网络精品课程为基础,介绍如何充分利用先进的眼科光影电子检查设备及仪器获取一线临床资料,构建及完善眼科学网络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临床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全新的网络授课环境,为师生互动提供更为广阔和便捷的平台。积极开展基于眼科学网络资源平台的多种教学模式,充分应用到理论学习、见习和实习过程中,增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不断提高眼科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8.
肾间质纤维化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引起肾衰竭的共同病理变化,内源性拮抗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7( BMP-7)可从多个靶点对肾间质纤维化(RIF)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由smads蛋白介导的BMP-7/smads信号通路是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途径之一。从BMP-7入手研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是目前重要的一个突破口。现就中药对BMP-7/smad信号通路转导在RIF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是片上集成系统的关键部件,通过对逐次逼近逻辑电路和三值逻辑原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碳纳米场效应晶体管(Carbon Nanotub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CNFET)的三值逐次逼近ADC设计方案。该方案首先控制三值电容阵列的底板电压,逐次逼近其模拟量值,产生由高位到低位的二值信号,然后由编码器将二值转换为三值信号,完成整个转换过程,最后实验证明了所设计的电路逻辑功能正确,并具有明显的高速、低功耗特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比较国内外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的现状,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提取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中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数据,从项目注册情况、试验类型和分期、涉及的疾病、方案设计等多个层面分析我国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的特点,并与国外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的注册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截至2022年3月31日,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共登记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337项,涉及37个病种、125种试验药物。其中,生物等效性试验127项,占37.6%;国内项目278项,占82.4%;含儿童受试者的项目103项,占比约30%。与国外相比,我国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具有如下特点:(1)项目数量呈明显增长趋势;(2)创新药物临床试验少,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多;(3)有儿童受试者参与的试验项目比例较高。 结论我国罕见病创新药临床研究依然是薄弱环节,有待在完善立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人才培养、创新研究路径和方法等方面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