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易桂生  杨帆 《华夏医学》2012,25(6):818-820
目的: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证候特征.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制定临床证候调查表,对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调查,并对中医证型、咯痰症状、证候要素及不同诱因分布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证候分布中,主要为风犯肺卫37例(37%);咯痰症状分布中,主要为白痰(78%);证候要素分布中,构成比大于50%的,本虚有气虚,标实有风、寒、燥;不同诱因分布中,以冷空气为主,达66%.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气虚为本,以风寒、肝郁为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风犯肺卫证、肝火犯肺证、肺脾气虚证、气虚血瘀证,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风犯肺卫37例(37%)、肝火犯肺30例(30%)、肺脾气虚21例(21%)、气虚血瘀12例(12%),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频次各不相同。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风犯肺卫最多,分类症状出现频次各有特点,以肺肝相关证候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总结杨春波主任医师治疗脾胃湿热证的特点,分析其辨证论治规律,以拓展思路,提高中医对疑难病证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常见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采集COPD稳定期患者四诊信息及经验辨证的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774例,经验辨证证候类型有269个,证候类型经名称规范后为155个,其中常见(出现率1%,下同)的证候有20个;在证候规范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10个,常见病位类证候要素是肺、肾、脾,病性类证候要素16个,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是痰、气虚、火(热)、血瘀、阴虚、阳虚。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经验辨证名称表述存在不规范问题;其证候表现类型可概括为以肺肾脾的气虚、阴虚为主的虚证;以肺中痰、湿(浊)、热、瘀相互搏结为主的实证;以肺肾气虚+痰热壅肺为主的虚实夹杂证。从证候要素角度来研究COPD稳定期证候具有执简驭繁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咳嗽就其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笔者临证所见以外感者居多,故本文谈谈外感咳嗽的临证心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证候特点。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53例、非血瘀证组32例。对2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吸烟史、家族史、并发症、合并症、体重、体重指数、腹围、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肾功能、血脂、肝功能、血常规、尿蛋白、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非血瘀证组比较,血瘀证组刺痛、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舌质紫暗(瘀斑/瘀点)、舌脉粗张、涩脉/无脉/沉弦/弦迟/结代、肌肤甲错、痴癫狂躁、善忘发生率高(P<0.01),肢体麻木发生率亦高(P<0.05),病程更长(P<0.05),冠心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高(P<0.05),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亦高(P<0.01),甘油三酯、尿蛋白阳性率高(P<0.05),ba PWV更快(P<0.05)。结论 (1)2型糖尿病血瘀证主要表现为刺痛、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舌质紫暗(瘀斑/瘀点)、舌脉粗张、涩脉/无脉/沉弦/弦迟/结代、肌肤甲错、痴癫狂躁、善忘、肢体麻木。(2)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较非血瘀证患者病程长、甘油三酯高、尿蛋白阳性发生率高、ba PWV快。(3)2型糖尿病血瘀证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糖尿病肾病比率高。  相似文献   

7.
王灿晖教授论“证”的性质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王灿晖教授对“证”的认识。王教授认为证是概括病变某一阶段的内在病理本质和外部客观表现的综合概念,证候的内在本质是产生证候各种临床表现的基本原因,证候的外部表现是分析其内在本质的客观依据。证候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病邪和正气两方面因素,病邪的性质、致病特点、入侵部位,正气的盛衰、体质的差异等对证候的表现、性质、轻重以及发展演变等具有直接的影响。每一证既有特定的病变重心,又可对全身各脏腑产生一定  相似文献   

8.
对脾胃湿热证的中医文献、诊断标准、发生机理及动物模型复制的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初步提出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辨证诊断标准和脾胃湿热证内外合邪、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聚化热的病机特点;临床上脾胃湿热证往往呈亢进的病理反应,有感染、炎症的基础,也有胃肠动力障碍、胃黏膜攻击和防御因子高水平异常表达及胃肠微生态明显改变的病理状况,与脾气虚证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以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化、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以及嗜酸乳酸杆菌(LA)的生物拮抗为切入点,从炎症反应网络调节通路和胃内微生态改变多角度、多层次、多靶点探讨Hp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形成病理基础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咳嗽一证临床常遇,然欲取得诊疗良效并非易事。笔者就咳嗽证治潜心探索而颇有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亚型患者(简称脾虚证亚型)证候特点.[方法]选择4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亚型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组,以10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脾胃湿热证)为对照组,比较脾虚证亚型与脾胃湿热证相同症状指标出现频率的差异,并分析脾虚证亚型病情轻重程度.[结果]脾虚证亚型出现频率超过50%的症状有舌淡苔白、脉细弱、体倦乏力、食后腹胀、纳呆食少、胃脘胀满、脘腹疼痛、神疲懒言、嗳气、口淡等;脾胃湿热证出现频率超过50%的症状有舌苔黄腻、脉滑或濡、胃脘胀满、脘腹疼痛、口干、嗳气、食后腹胀等.脾虚证亚型食后腹胀、纳呆食少、神疲懒言、消瘦的出现频率(分别为82.5%、77.5%、52.5%和47.5%)明显高于脾胃湿热证(分别为50.5%、46.6%、15.5%和18.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脾虚证亚型以轻、中度慢性胃炎患者居多,重度较少.[结论]脾虚证消化吸收障碍亚型,临床上是客观存在的,脾虚亚型患者消化吸收功能不良、营养代谢障碍等有其特定的临床症状和基因背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加味参苏饮治疗感冒后咳嗽风寒夹湿型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加味参苏饮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组治愈2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参苏饮治疗感冒后咳嗽风寒夹湿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正>咳嗽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咳嗽三种类型,小儿咳嗽症状>4周,且X线片显示无明显异常即可确诊为慢性咳嗽[1]。小儿慢性咳嗽具有较高患病率,约为8.1%[2]。相较于成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较为复杂,症状轻重不一,且治疗具有个性化特征,为避免疾病对小儿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应及时诊治[3]。西医治疗主要予以消炎抗过敏、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虽然起效迅速,但药物治疗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长期用药有依赖性,停药后易复发,增加患者身体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滋阴益气法治疗气阴两虚型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证属气阴两虚型感冒后咳嗽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28例。对照组予以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日3次每次2粒口服;治疗组予以益气滋阴,润喉利咽中药(北沙参、黄芪、天花粉、浙贝母、玄参、连翘、牛蒡子、金沸草、炒白芍、桔梗、薄荷、炙甘草)煎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记录中医症状积分、咳嗽积分及LCQ评分,并统计各类积分及疗效,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两组治疗前后LCQ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滋阴益气法治疗气阴两虚型感冒后咳嗽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咳嗽积分及LCQ评分,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止嗽饮治疗小儿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予黄芪止嗽饮治疗,对照组予克洛己新干混悬剂口服,疗程7d。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和咳嗽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黄芪止嗽饮对小儿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主要表现为内外合邪、气滞血瘀、正虚邪恋,病理因素不外乎风、痰、瘀、虚等,临床证候常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治疗应宣降并用,痰瘀同治,消补兼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140-142+146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8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腹部不适、胃脘痛、饥不欲食、大便稀溏的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1.03±0.25)分、(1.14±0.56)分、(1.10±0.22)分、(1.08±0.21)分,对照组的上腹部不适、胃脘痛、饥不欲食、大便稀溏的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2.14±0.98)分、(2.09±0.84)分、(2.14±0.43)分、(2.17±0.63)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嗜睡、口干、发热、四肢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可有效缓解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症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安全性高,可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阴虚火旺和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亚健康失眠受试者随机分为中医辨证汤药治疗组(A组96例)和中成药乌灵胶囊治疗对照组(B组94例)。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每周复诊1次。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2组间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临床医生总体印象(CGI)评分及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明版(WHOQOL-BREF)评分以评估其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PSQI、CGI及WHOQOL-BREF评分均有改善(P<0.01);2组间治疗各时点及停药2周后的CGI分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间治疗前后的WHOQOL-BREF评分差值,A组均高于B组,其中生存质量总分和心理领域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辨证的中药汤剂干预对阴虚火旺和心脾两虚型的亚健康失眠者的失眠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安全性和依从性良好,且在改善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及心理状况方面明显优于中成药乌灵胶囊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方治疗小儿肺脾气虚型缓解期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味方,对照组使用西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哮喘复发率、发作次数及呼吸道感染次数低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方对于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证妊娠恶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妊娠恶阻脾胃虚弱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择时穴位贴敷组(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静脉补液、饮食起居护理与情志调护,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敷贴时间为2h,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脾胃虚弱证妊娠恶阻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复发率及酮体转阴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65.0%,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为(5.9±2.4)d,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9.6±1.8)d,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为3例,复发率为5%,对照组复发例数为16例,复发率为26.6%,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52例酮体转阴,转阴率为86.7%,对照组40例转阴,转阴率为75.0%,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能有效提高脾胃虚弱证妊娠恶阻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脾胃学说钩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从六经病的理、法、方、药等方面探讨张仲景脾胃学说的内涵,认为六经病证的发生发展多取决于脾胃的盛衰。治疗时立法、组方、用药、服法应处处顾护脾胃;诊察脾胃之气的盛衰可测知疾病的传变及预后;药后饮热粥、禁生冷和久病的调、补、和、清之法均意在顾护和恢复胃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