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9篇
  1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31.
目的:阐明成人小腿内侧皮支的血供来源、分区及特点,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侧新鲜成人小腿标本利用血管铸型后行分层碱腐蚀,用游标卡尺和坐标纸法获取各项数据,观测成人小腿内侧皮支的来源、浅出点、分布、吻合及供血区的面积。结果:小腿内侧皮肤上1/3的血供主要来自隐动脉,并与膝下内侧动脉和胫后动脉肌间隙支吻合;中1/3的血供主要来自胫后动脉肌间隙支,并与胫前动脉和腓动脉的肌间隙支吻合;下1/3主要来自胫前动脉的内踝前动脉和胫后动脉的踝上支。成人小腿内侧皮肤的血供来源丰富,它们相互真性吻合成明显的血管链,并与隐神经伴行,可以看似为一条完整的动脉。成人内踝与胫骨内侧髁的距离为(33.5±0.5)cm(28~37cm),大多数皮支分布在距内踝尖20cm范围内,占总数的80%,在一定的范围内的皮支数目越少,则皮支的平均管径越粗。结论:以隐神经营养血管链为轴截取筋膜蒂皮瓣,旋转点可设计在内踝后缘与胫骨内髁的连线上任意一点,用于膝周、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国产颅内动脉机械装置取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临时阻断颈总动脉血流并注入凝血酶制作60只适合机械取栓的兔急性血管栓塞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治疗组、3h溶栓组、3、6、8、12h取栓组,取栓组应用颅内动脉机械取栓装置取栓,3h溶栓组应用尿激酶溶栓,取、溶栓前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血管再通,行经颅多普勒(TCD)记录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CA)变化,行磁共振弥散成像(MR-DWI)描述不同时段取栓表观弥散系数(ADC)的变化.结果 3h取栓、溶栓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是8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MC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治疗组、12 h取栓组ADC值逐渐降低,而3、6、8h取栓组ADC值逐渐上升;栓塞后24 h与非治疗组和12h取栓组比较,3、6、8h取栓组ADC值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取栓装置取栓有效地提高了闭塞血管的再通率,迅速恢复血流,适当延长了血管内治疗的时间窗.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内镜超声检查术(EUS)的影像特征,提高对PGL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诊断明确的PGL患者在内镜和超声影像学方面的图像,以及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内镜和超声影像学方面动态变化,总结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影像特征。结果经EUS并且病理明确诊断为PGL者24例。病变表现为溃疡型14例,结节型5例,浸润型3例和糜烂型2例。病灶位于胃窦5例,胃窦体7例,胃体8例,胃体底4例。病变浸润至黏膜下层12例,浸润至肌层7例,全层浸润5例。胃周淋巴结浸润5例。治疗后其中15例患者进行了EUS的复查和随访。结论掌握EUS的内镜和超声影像特征可以提高对PG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EUS对PGL的疗效评估和复发随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以16 家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的调研工作为背景,深入挖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的内涵。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全面阐述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投入与产出的内在联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力求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实现医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5.
方剂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方剂配伍规律是中医学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近10年来,研究者从药效、药代、药效药代结合等多个角度开展复方配伍规律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但由于中药效应组分复杂多样,以及在复方中的作用、在体内代谢以及组分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少合理且公认的复方配伍示范方法.本文在综合复方配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基于复方有效组分药效-药代(PD-PK)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开展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思路与实践,以期对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及中成药的二次开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通过分析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例的中医临床证型特征和治疗特点,探索其最佳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9年5月至7月成都地区收治的47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确诊病例进行中医动态观察和辨证论治并总结其中医证型特征和治疗特点。其中30例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联合中医辨证治疗;13例采用单纯中医辨证治疗,未使用奥司他韦;2例患者单用奥司他韦治疗;另2例患者仅给予对症治疗,未使用奥司他韦或中药。结果 47例患者临床表现局限于中医"温病"卫气分阶段,分风温袭表证(36例/76.6%),湿温证(8例/17%),邪入气分、热毒壅盛证(3例/6.4%)三种证型。所有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成都地区夏季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例病情较轻,无重症患者;单纯中医治疗和(或)奥司他韦治疗均有效,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以身痛逐瘀汤治疗;对照组29例,以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治疗8周为1疗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72.41%.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身痛逐瘀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瘀血阻络证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头颈部动静脉瘘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 分析5例头颈部动静脉瘘病人,采用瘘近心端动脉结扎后,面未能治愈的教训,改用正确的方法后而治愈。结果 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5例病人全愈。结论 头颈部动静脉瘘的正确治疗方法是闭塞瘘或行瘘孤立术,而不是结扎或闭塞瘘近心供血动脉。  相似文献   
39.
2009年3、4月间始发于墨西哥和美国的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快,传播迅猛,人群普遍易感[1].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此次新型流感病毒在6周内传播的广泛程度是过去的流感病毒需要6个多月的传播才能达到的[2].作为一个新发疾病,其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有必要进一步总结,现报道2009年5月至7月四川省成都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47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诊治经过.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用大孔树脂提取腊梅花总黄酮的新工艺进行研究。方法用大孔树脂分别在不同的提取工艺条件下做平行实验,测量各样品的吸光度A。结果确定AB-8为腊梅花总黄酮的吸附树脂。其最佳静态吸附工艺条件为:温度30℃,吸附时间3h;最佳动态解吸工艺条件:流速2.6ml/min,上样液pH为4.3,30ml的70%乙醇洗脱。结论AB-8大孔树脂提取腊梅花总黄酮是非常有效的,且条件易满足,成本低,提取分离效果明显,可工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