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金宁方对磨玻璃样早期肺癌术后复发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72例磨玻璃样早期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服用加味金宁方,对照组服用1/20剂量加味金宁方。两组均连续服药1年或至病情进展,观察实体瘤疗效、免疫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试验过程中治疗组、对照组各脱落3例,最终有效完成试验的病例66例,治疗组、对照组各33例。②实体瘤疗效:在术后1年内,治疗组、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94%、72.73%;治疗组实体瘤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③免疫疗效:术后3个月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5.76%、69.70%,两组免疫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9个月、术后12个月两组免疫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呈持续下降趋势,与本组前一观察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9个月、术后12个月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加味金宁方对磨玻璃样早期肺癌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有助于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并改善中医证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与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相关性,为防治结直肠息肉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从建库开始至2018年收录的关于中医体质类型与结直肠息肉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并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人工筛选出最终符合条件的文献,提取有效数据,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RQ)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量表评价文献的质量,并采用R软件及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相关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1)最终纳入的16篇文献均为横断面研究,其中结直肠息肉病例样本量为2 341例。(2)7项研究中结直肠非腺瘤性息肉患者人群中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及痰湿质占总人数的比例较高、均大于10%;13项研究中结直肠非腺瘤性息肉患者人群中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及气虚质占总人数的比例较高、均大于10%。(3)共有4项研究对腺瘤性息肉与非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了比较,涉及研究对象共678例;对这4项研究的数据进行合并分析,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及阴虚质患者发生腺瘤性息肉风险的优势比(OR)值相对较高,其中痰湿质与阳虚质发生腺瘤性息肉的风险明显高于非腺瘤性息肉(P0.05)。(4)共有3项研究对进展期腺瘤息肉与非进展期腺瘤息肉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了比较,涉及研究对象共345例;对这3项研究的数据进行合并分析,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特禀质及平和质患者发生进展期腺瘤息肉风险的OR值较高,其中痰湿质与气虚质发生进展期腺瘤息肉的风险明显高于非腺瘤性息肉(P0.05)。(5)采用AHRQ量表评估纳入的16项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发现本研究中纳入的文献总体质量较低,存在相对较高的偏倚风险。结论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和气虚质是结直肠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其中阳虚质、痰湿质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痰湿质、气虚质是进展期腺瘤息肉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评价基于中医理论的恶性肿瘤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之共性量表(QLASTCM-GM)的测量学特性(信度、效度与反应度)。方法通过240例肺癌和240例胃癌患者纵向的生命质量测定对QLASTCM-GM的测量学特性进行评价。结果各领域及总量表的重测信度均在0.93以上,内部一致性α值为0.86~0.93;相关分析与因子分析显示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的相关分析显示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治疗后各领域及总量表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标准化反应均数(SRM)较QLQ-C30大。结论 QLASTCM-GM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一定的反应度,可用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确定预后因素和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人群,为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三科收治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74例,根据治疗手段分为化疗组19例,中药组21例,中药联合化疗组34例。结果:中药组、化疗组和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61、521和769 d,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39、195和245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 3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9%、67%和67%,3年生存率分别为27%、16%和37%,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17%。单因素分析得出中药静脉治疗≥8疗程或口服中药≥6月(P 0. 01,r=0. 48)、靶向治疗时间≥1年(P 0. 01,r=0. 33)和并发症(P 0. 01,r=-0. 28)为预后影响因素。对靶向和化疗进行分层后,仍得出中药干预为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同样得出中药干预(OR=0. 09)和靶向治疗(OR=0. 15)为预后影响的独立因素。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群体带来获益。  相似文献   
5.
冠心康对脂质损伤的人血管内皮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冠心康对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寻找其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冠心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用氟伐他汀及冠心康药物血清处理损伤的内皮细胞72h后,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射免疫法以及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NO、ET以及sICAM-1水平.RT—PCR法测各组细胞sICAM—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中药复方制剂冠心康能明显上调NO水平.降低ET、sICAM-1及其mRN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西药氟伐他汀比较,在下调ET、sICAM-1及其mRNA水平方面.冠心康明显优于氟伐他汀(P〈0.01);在上调NO水平方面.西药则明显强于冠心康(P〈0.01)。结论:冠心康能改善受损的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减少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从而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养肝利胆颗粒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养肝利胆颗粒对小鼠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肝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CCl4制作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造模3周后分别予以养肝利胆颗粒小、中、大剂量,胆宁片及联苯双酯治疗4周,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结果:养肝利胆颗粒可显著降低小鼠CCl4肝损伤模型血清ALT、AST的水平和肝组织MDA的含量,明显升高肝组织SOD的水平.结论:养肝利胆颗粒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肝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16 家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的调研工作为背景,深入挖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的内涵。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全面阐述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投入与产出的内在联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力求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实现医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制基于中医理论的恶性肿瘤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之胃癌量表QLASTCM-Ga并对其测量学特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程序化决策方式(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和量表开发理论分别研制共性模块与特异模块,二者结合形成量表,并通过240例胃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对量表的测量学特性(信度、效度、反应度)进行评价,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及配对t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量表及各领域的重测信度在为0.90~0.94,各领域内部一致性α值为0.86 ~0.93;相关分析与因子分析显示较好的结构效度;与QLQ-STO 52为效标的效标关联效度较好;已知组比较显示较好的临床效度;治疗后各领域及总量表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标准化反应均数SRM与QLQ-STO 52接近.结论 QLASTCM-Ga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一定的反应度,可用于胃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证候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是对疾病过程所处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中医学的精髓之一在于辨证论治,注重个体化治疗。但在该过程中,大多凭借医者望闻问切等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阻碍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医四诊证候以及辨证规范化进行研究,是使中医诊疗技术提高的关键,而四诊海量信息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是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以健脾类中药为基础的复方胃肠安可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提高进展期胃癌的3年生存率。目的:通过观察胃肠安对人胃癌细胞裸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监测复方胃肠安制剂的稳定性;采用胃小囊法,予45只雄性BALB/c-nu/nu裸小鼠接种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模型,造模第28天,选出扪及胃部肿块直径为3mm左右的裸小鼠共43只,随机分为胃肠安组(14只)、5-氟尿嘧啶(5-FU)组(14只)和对照组(15只);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采用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胃肠安组原位瘤抑制率为40.8%,肝转移率(7.7%)和总转移率(30.8%)显著低于对照组(50.0%和71.4%)(P<0.05);胃肠安组原位移植瘤PCNA阳性率和总阳性率(51.0%±11.4%和60.4%±13.3%)显著低于对照组(61.6%±11.6%和74.4%±7.9%)(P=0.0287和P=0.0029);胃肠安组细胞凋亡指数(17.3%±8.9%)显著高于对照组(7.8%±3.0%)(P=0.0010)。结论:复方胃肠安可抑制人胃癌细胞裸小鼠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并可抑制人胃癌细胞原位移植瘤的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