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6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0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446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811篇
内科学   37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1394篇
预防医学   91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95篇
中国医学   197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是通过产生肠毒素而致婴幼儿、旅游者及幼畜腹泻的,临床检测表明,到发展中国家旅游者中的急性腹泻,至少有1/3~1/2是ETEC引起的。ETEC能产生两种肠毒素:热敏性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LT),为大分子具有免疫原性毒素,其作用机理、理化住质以及免疫学特性和检测方法均与霍乱毒素(CT)相似;耐热性肠毒素(Heat-Stable Enterotoxin,ST),根据其是否溶于甲醇而分为  相似文献   
32.
天津地区环境样品中首次检出大肠杆菌O157:H7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可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肠道致病菌,引起人腹泻、出血性肠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在国外导致多起暴发流行,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EHEC O157:H7是一种以食物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人兽共患疾病的病原菌,国内许多地方均已分离到,1999年江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福建省致泻性大肠杆菌在腹泻病人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设立延平区和永安市作为监测点,搜集2010-2012年哨点医院腹泻病门诊标本977份,采用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分离鉴定致泻性大肠杆菌菌株,用SPSS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合计检测哨点医院腹泻病门诊标本977份,检出致泻性大肠杆菌65株,检出率为6.65%。EPEC检出构成比最高,达到50.77%,aEPEC占绝大多数;ETEC和EAEC次之;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C检出率最高的月份为8月,其次是9、11月;将腹泻患者按照年龄分为4组,DEC检出率分别为7.06%、2.0%、2.22%和8.24%,各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建省监测点腹泻患者中DEC作为病原菌占到一定比例,并以EPEC为主,夏秋季是DEC高发季节,0~5岁婴幼儿组及成人组是DEC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34.
《首都公共卫生》2014,(2):91-94
<正>一、标准的制定目的致病菌是常见的致病性微生物,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食品中的致病菌主要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据统计,我国每年由食品中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病例数约占全部报告的40%至50%。  相似文献   
35.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构建并表达3种FimH重组蛋白,并对FimH重组蛋白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制备高纯度FimH重组蛋白。方法:采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出能表达FimH的重组质粒,并分别对诱导温度、IPTG浓度、诱导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重组蛋白的产量和增大其可溶性,最后以亲和层析分离纯化3种FimH重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出表达大肠杆菌(K12,BL21)和沙门氏菌(S.T.)FimH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K12/BL21/S.T.,经酶切、测序和WesternBlot鉴定,目的蛋白表达正确。在适当浓度的IPTG诱导,15℃震荡培养20h,可使FimH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分离纯化的蛋白在SDS—PAGE中显示为一条带。结论:本研究构建以3种FimH为表面呈现系统的表达载体,3种FimH基因和预测蛋白结构略有差异。本研究为后续研究3种蛋白生物活性差异及其靶向M细胞的免疫佐剂活性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6.
①生物学中拉丁学名的属名和种名(包括亚属、亚种、变种)应斜体,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幽门螺杆菌Helibacter pylori。  相似文献   
37.
《基层医学论坛》2011,(23):F0004-F0004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HelgeKarch博士及其同事研究发现,多种克隆株的联合使得O104:H4大肠杆菌既能产生志贺毒素,又能聚集粘附于肠壁上皮细胞,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这种大肠杆菌致病力极强。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感染性疾病》(The Lancet Infecdous Diseases)6月23日在线版上(DOI:10.1016/S1473—3099(11)70165-7.)。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构建幽门螺杆菌融合基因vacA-hpaA的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穿梭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在大肠杆菌(E.coli)和双歧杆菌(B.bifidium)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通过PCR得到hpaA-vacA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定向克隆到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GEX-1λT,构建重组质粒pGEX-hpaA-vacA,电穿孔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和双歧杆菌.转化菌经IPTG诱导,然后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表达的重组蛋白.结果 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vacA-hpaA,vacA-hpaA融合基因的分子量约为1548bp;经SDS-PAGE分析,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85kD的融合蛋白,表达的蛋白约占细菌总蛋白的20.5%;在双岐杆菌中也能得到正确表达,但表达量较大肠杆菌低,占细菌总蛋白约8.5%.Western blotting结果确认了该条带为hpaA-vacA融合基因的产物.结论 构建的重组质粒pGEX-hpaA-vacA能够在大肠杆菌及双歧杆菌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毒力因子EspF转染人肠上皮细胞(HIC)株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与HIC凋亡的关系。方法以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HIC的凋亡率,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转染0、6、12、24、48 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6和IL-8浓度的变化。结果 EspF转染HIC后TNF-α、IL-6和IL-8活性均显著增加,HIC凋亡率在转染后逐渐增高,HIC凋亡率与TNF-α、IL-6和IL-8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EspF可激活多种炎症介质和诱导HIC凋亡,EspF转染HIC后TNF-α、IL-6和IL-8水平的升高在EPEC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与病变肠段粘膜上菌群分布的差异,以探讨肠道菌群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广州地区40例肠道病变仅局限于乙状结肠以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结肠镜分别在乙状结肠以上的正常肠段和乙状结肠以下的病变肠段取得粘膜标本,另选40例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标本中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的含量。结果 (1)健康人乙状结肠以上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对数值分别为8.71±0.44、9.01±0.33、7.01±0.13,乙状结肠以下病变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为9.21±0.24、9.02±0.18、7.12±0.21,均无明显差异。(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分别为8.92±0.37、9.15±0.17、7.22±0.24,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病变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分别为6.52±0.76、7.49±0.31、9.67±0.22,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较健康人为低,大肠杆菌均较健康人为高。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变肠段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