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5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81.
目的 探讨电子化精神卫生服务平台“心情温度计”在社区抑郁障碍识别和诊治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从虹口区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全科门诊患者700例,通过心情温度计在线自主筛查和辅助诊断系统中的病人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 MINI)对样本进行抑郁障碍的初步诊断筛查,并在三个月后随访患者的后续线下诊治情况。结果 社区全科门诊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14.86%(104/700),抑郁障碍检出率为7.86% (55/700),比临床诊断率提升6.57%。抑郁障碍患者基线诊治率16.36%(9/55),3月后随访诊治率增加10.91%(6/55),诊治率提升至27.27%。结论 电子化精神卫生平台在社区筛查和诊断评估不仅能提升社区对抑郁障碍的识别率,而且对后续实际临床诊治率也有良性推动作用。今后宜将电子化精神卫生评估整合到初级保健服务中,促进抑郁障碍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282.
抑郁症是严重且复杂的精神疾病, 除情绪症状外, 食欲改变是抑郁症最常见、最重要的症状之一, 并且表现出增加或减少2个相反的趋势, 充分体现了抑郁症的异质性。深入了解抑郁症患者食欲改变背后的机制, 有助于为抑郁症的亚型分类、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前, 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有限, 潜在机制并未完全阐明。本文从抑郁症相关食欲改变的临床特征、潜在机制以及抗抑郁药对食欲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综述, 着重从奖赏和内感受环路、内分泌、代谢及免疫炎症角度对潜在机制进行探讨, 希望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3.
目的分析双相障碍混合状态的ICD-10与DSM-5诊断标准的检出率及症状学差异。方法基于中国双相躁狂临床路径调研一期(2012年)、二期(2021年)数据库, 分别纳入符合ICD-10和DSM-5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患者, 描述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 以及双相障碍伴或不伴混合状态患者的症状学表型, 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一、二期伴或不伴混合状态的双相障碍的检出率及症状学表现。结果双相障碍混合状态检出率方面, 二期采用DSM-5诊断标准较一期采用ICD-10诊断标准的检出率[18.79%(199/1 059)与6.78%(199/2 934)]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05, P<0.001);分别比较ICD-10与DSM-5诊断标准的伴与不伴混合状态的双相障碍患者的症状学差异, 结果显示双相障碍混合状态的患者多项症状学发生频率更高。结论双相障碍混合状态的DSM-5诊断标准的检出率高于ICD-10, 并且双相障碍混合状态的临床表型因不同诊断标准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84.
近年来,“炎症假说”颇受关注,该假说认为炎症反应参与抑郁症的发病。小神经胶质细 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激活时会增加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引发机体的炎症状态,进而参与 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蛋白激酶在调节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蛋白激酶 C(PKC)可能是 此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激酶。此外,PKC 的表达水平和活动变化可能均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文章对 PKC 进行简要概述,并通过总结动物及临床研究证据来明确 PKC 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 对可能参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 PKC 相关信号通路进行重点阐述,以期为抑郁症免疫炎症假说提供研究 思路,为寻找抗抑郁治疗新靶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5.
双相抑郁在临床中常被误诊为单相抑郁,且误诊率较高,只有约 20% 的双相抑郁患者能 在第 1 年被明确诊断,大部分患者需要首次发作后的 7~10 年才能被明确诊断。目前,对两者的鉴别仍 然主要依靠临床相关症状和特征。现对事件相关电位在单、双相抑郁的区别以及对其疗效预测方面进 行综述,以找到能指导临床区分和预测两种疾病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86.
目的:探讨短程强化门诊心理干预项目(intensive outpatient program, IOP)对新近缓解(近4个月有1次急性发作,目前处于缓解期)双相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双相障碍患者按本人意愿分为研究组49例(常规药物治疗合并IOP)和对照组26例(常规药物治疗)。使用药物依从性评价量表(MARS)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和干预结束3个月末评估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及干预结束3个月末MARS总分比较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在干预结束后MARS总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干预前、干预结束后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时及干预结束3个月末,研究组患者MARS总分持续上升,而对照组MARS总分在干预结束时下降,在干预结束3个月末上升。结论:IOP干预对新近缓解双相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改善,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