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16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402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23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50篇
口腔科学   205篇
临床医学   2131篇
内科学   22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25篇
特种医学   8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769篇
综合类   4729篇
预防医学   586篇
眼科学   482篇
药学   1550篇
  15篇
中国医学   2077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787篇
  2013年   828篇
  2012年   1085篇
  2011年   1195篇
  2010年   1185篇
  2009年   1090篇
  2008年   1171篇
  2007年   1096篇
  2006年   993篇
  2005年   960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778篇
  2002年   662篇
  2001年   663篇
  2000年   502篇
  1999年   411篇
  1998年   366篇
  1997年   337篇
  1996年   302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探讨应用髌骨环内固定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科利用髌骨环内固定系统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28例,均为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其中横行骨折16例,粉碎性骨折12例,男23例,女5例;年龄27~63岁。结果经6~24个月随访28例骨折均愈合,无固定钩松动、断裂,无皮肤刺激等并发症。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优24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髌骨环内固定系统对髌骨骨折固定牢固可靠,术后并发症低,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髌骨骨折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2):1137-1140
[目的]介绍股内侧肌悬吊髌骨单锚钉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技术方法。[方法]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19例。手术以股骨内上髁、收肌结节与腓肠肌结节之间的凹陷作为MPFL股骨止点,建立直径6 mm、深40 mm骨隧道;髌骨内缘中点做髌骨侧止点,沿髌骨长轴建立约1 cm的骨槽,在中点平行于髌骨关节面打入1枚带双线4.5 mm锚钉,将移植物固定于骨槽并与周围软组织缝合。移植物近侧游离端穿过股内侧肌斜束肌腱,形成"悬吊"结构并自股骨侧切口下穿出,远侧游离端在深筋膜隧道自近端移植物同一位置穿出,远近端缝合为一股端,于骨道内口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2~48个月。未发生感染、膝关节功能障碍、复发等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IKDC、Kujala和Tegner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A、Q角、PTA、PLSR均较术前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内侧肌悬吊髌骨拴桩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切口小、复发率低,可恢复髌股轨迹的动力和静力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髌骨内推(patellar inward pushing method,PIPM)对兔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的影响,探讨髌骨内推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盐酸氨基葡萄糖组(GH)、髌骨内推组(PIPM)和髌骨内推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组(PIPM+GH),每组均为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KOA模型,各组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连续治疗8周,观察各组实验兔膝关节活动、关节液中IL-1β、i NOS和NO的水平及关节软骨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 PIPM+GH组与模型组相比,活动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PM组、PIPM+GH组与模型组相比,兔膝关节液IL-1β、i NOS、NO含量及关节软骨观察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PM组与GH组相比,活动度增加、关节液IL-1β、i NOS、NO含量及关节软骨观察评分降低,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IPM+GH组与GH组相比,关节液i NOS、NO含量及关节软骨观察评分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髌骨内推能降低兔KOA关节液中IL-1β、i NOS和NO含量,减少细胞炎症因子释放,促进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对KOA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效果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没有明显差异,但两者联合治疗较单独运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效果。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常见诱因,开展阶段性护理。观察假体脱位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其间64例患者中仅2例(3.13%)发生假体脱位,脱位发生时间为术后5 d~1个月。均在麻醉下手法复位成功。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44%。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可降低术后假体脱位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25.
26.
总结了全国著名骨伤专家梁铁民教授的学术思想和正骨经验,简述了梁老生平。梁老学术思想表现在突出整体观念,主张辨证施术;注重调理气血,强调药物接续;重视望问切触量法五诊结合等三个方面。对于梁老正骨经验先进行了综合论述,进一步佐证其学术思想;后分别从小儿桡骨头半脱位、颈椎错位、胸腰椎小关节错位、肋骨骨折等梁老研究较深入和比较擅长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特别是颈椎错位这种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法操作,体现出梁老高超的手法技艺。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双束解剖重建治疗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髌骨脱位患者行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双束解剖重建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0(16. 45±11. 32)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重建韧带骨道位置良好,无髌骨脱位复发。术后J-sign、髌骨内推过度移位、髌骨恐惧实验均呈阴性。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率、Kujala评分、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股骨滑车沟角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双束解剖重建治疗髌骨脱位可以有效恢复髌骨的稳定性,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髌骨下极袖套样撕脱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插管全身麻醉,取膝前正中切口,骨折复位后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髌骨下极骨块。治疗组在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伸膝装置。术后随访并指导康复锻炼,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Lysholm评分等评价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 2组患儿均手术成功,未发生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32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4个月。治疗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2±0.5)个月,对照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3±0.4)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膝关节HSS评分及优良率,Lysholm评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取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方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具有固定牢固、伸膝装置重建可靠及不需附加外固定等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膝关节康复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棒复位内固定技术对于已行不当后颅窝减压术的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进行翻修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21例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患者在外院已行后颅窝减压术,3例患者行后颅窝减压术+枕颈内固定术。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颅颈交界区3D-CT及MRI检查,评估寰枢椎脱位和上颈髓受压的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棒技术行寰枢复位内固定,并取髂后上棘松质骨颗粒植骨融合。结果 本组患者的翻修手术均成功实施,术中未出现脊髓、椎动脉损伤。术后20例患者完成了6~24个月,平均12. 2个月的随访。3D-CT复查示,19例患者(90. 5%)获得垂直方向的完全复位,18例患者(85. 7%)获得水平方向的完全复位;植骨均出现融合,未出现钉棒脱落或复位丢失者。MRI复查显示,上颈髓受压均获得缓解。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从术前的(9. 8±2. 1)分提高到(14. 1±1. 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棒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已行不当后颅窝减压术的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是安全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30.
目的提出坐骨重叠征(ischium overlap sign,IOS)的概念,并分析其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手术后再脱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治疗的88例(105髋)DDH患儿病例资料,其中男童16例、女童72例;平均年龄12(5~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4(15~59)个月;双侧17例,左侧63髋,右侧42髋;1髋为髋臼发育不良,11髋半脱位,93髋全脱位。术中行髋关节造影检查,按照Bowen标准选择闭合或切开复位石膏固定术。IOS是指在人类位髋关节造影平片上股骨头软骨内缘与坐骨外缘的重叠关系,二者重叠为Ⅰ度,相接为Ⅱ度,分离为Ⅲ度。将93髋全脱位按照IOS分度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再脱位发生率。结果 1髋髋臼发育不良和11髋半脱位者IOS均为Ⅰ度。93髋全脱位中IOSⅠ度14髋,Ⅱ度39髋,此两组均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无再脱位病例;Ⅲ度40髋中,闭合复位石膏固定17髋,6髋再脱位;切开复位石膏固定23髋,1髋再脱位。本研究发现Ⅲ度组的再脱位发生率(7/40,17.5%)高于其他两组(P=0.006)。IOS为Ⅲ度的40髋中,闭合复位的再脱位发生率(6/17,35.3%)高于切开复位(1/2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8,P=0.034)。结论 IOS与DDH术后再脱位有一定的关系,IOS为Ⅲ度的髋关节如行闭合复位,再脱位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