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20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403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23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50篇
口腔科学   205篇
临床医学   2133篇
内科学   22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25篇
特种医学   8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770篇
综合类   4730篇
预防医学   586篇
眼科学   482篇
药学   1550篇
  15篇
中国医学   2077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787篇
  2013年   828篇
  2012年   1085篇
  2011年   1195篇
  2010年   1185篇
  2009年   1090篇
  2008年   1171篇
  2007年   1096篇
  2006年   993篇
  2005年   960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778篇
  2002年   662篇
  2001年   663篇
  2000年   502篇
  1999年   411篇
  1998年   366篇
  1997年   337篇
  1996年   302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符合经伤椎置钉治疗的AO分型A、B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104例,c型骨折脱位42例。神经损伤按A—SIA分级评定:A级52例,B级35例,c级25例,D级23例,E级11例。其中104例经伤椎置钉多椎体固定,42例用长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果正常椎、伤椎置钉均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及椎体复位均可,脊髓神经无损伤加重,全部病例均无切口感染。所有患者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未出现内固定的松动断裂,除52例A级无变化外,其他患者较术前都有1~2级的恢复。末次随访中,Cobb角由术前10°~45°(平均25.5°),矫正至-1°~19°(平均6.8°);椎体前缘的高度由术前的丢失22%~89%(平均52%)恢复至正常高度的82%~100%(平均为91.6%)。结论根据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不同类型,采用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多椎体固定法、长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法,矫正丢失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自创二三叠转盘卡在颈椎骨折脱位椎弓根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基于国人颈椎解剖生理及影像学数据,自创三叠转盘卡。采用转盘卡定位对66例颈椎骨折脱位伴2节段以上脊髓损伤的患者实行颈椎侧块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其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19—77岁,平均45岁。均行颈椎CT、MRI检查,颈髓损伤2节段36例,颈髓损伤2节段以上30例。损伤类型:32例一侧关节突骨折伴脱位,16例双侧关节突骨折伴脱位,18例椎板骨折脱位。脊髓功能评价:依据Frankel分级标准,A级19例,B级16例,C级16例,D级15例;人院平均JOA评分5.92分。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颈椎完全复位65例,复位不完全1例。依据术前、术后JOA评分结果,术后改善率平均为62%;术后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级以上;椎弓根螺钉植人准确度为97.2%。结论颈椎椎弓根三叠转盘卡,在术中应用准确、安全、便捷,置钉准确率高,有利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对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对59 例(62膝)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在关节镜下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手术,男24 例,女35 例;年龄26~65 岁,平均47.6 岁.全部患者术后积极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12~27个月,平均1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髌骨倾斜角、外侧髌股角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术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具有创伤小、精确彻底、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膝前区疼痛伴髌骨外侧倾斜且软骨退变轻的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4.
Hip dislocation in children can occur congenitally in isolation or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Traumatic hip dislocations in children are relatively uncommon and anterior disloca...  相似文献   
105.
髌骨固定针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涛  李海峰  何勍  阮狄克 《中国骨伤》2013,26(6):453-456
目的:比较髌骨固定针联合张力带钢丝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采用髌骨固定针及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42例。髌骨固定针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6~65岁,平均43.6岁;克氏针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32~58岁,平均41.5岁。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根据Bstman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1.5个月。两组骨折均愈合良好,无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根据Bstman评价标准,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3,P=0.407)。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0,P=0.000),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1.900,P=0.064;t=0.612,P=0.544)。结论: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但髌骨固定针联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6.
髌骨骨折的规范化评估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张建政  刘智 《中国骨伤》2013,26(6):445-448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1%[1]。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髌骨骨折呈现发病率高、骨折粉碎严重,骨质疏松等特点[2]。张力带钢丝技术结合内外侧支持带修补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经典方法[3],但随着该技术的推广与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TDHC)的诊断及治疗结果,提高对TDHC的认识。方法对4例TDHC病例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4例均一期行闭合复位、皮牵引固定治疗。结果4例获随访1.5~7.0年,平均3.6年。患儿髋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X线片未见股骨头坏死征象。结论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发生率较低,造成创伤所需的能量较小。早期诊断并及时行关节复位,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8.
复发性髌骨脱位是髌股关节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大多以手术治疗该病居多,但术式种类繁多,仍没有任何一种固定术式可以满意的治疗所有患者.本文综合概述了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多种实用手术方法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09.
付峰勃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7):1801-1802
目的:探讨前牙外伤性牙脱位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颗外伤性前牙脱位后行再植术的过程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随访1~3年,55颗患牙存活,13颗牙再植失败拔除。患牙牙根吸收率与离体时间成正相关。结论:外伤性前牙脱位再植的效果与脱位牙离体时间长短、体外保存方式及固定方式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0.
脱位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常见的并发症,仅次于无菌性松动,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存在很大差异,约为0.04%~ 11%.大多数脱位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即多数为早期脱位[1].Morrey[2]报道35 000例患者术后脱位率达2.23%,Woo等[3]回顾了Mayo中心的10 500例THA的脱位率为3.2%.Demos等[4]报道初次THA术后脱位率为3.2% ~6.5%,翻修术后脱位率达7.4%~11.4%.脱位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同时也给广大的骨科医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分析THA术后脱位的原因,并进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Dorr等[5]将THA术后脱位分为四类,Ⅰ类:体位性脱位:其假体位置正确,软组织平衡,脱位是由于患肢不恰当的活动引起的.Ⅱ类:软组织失衡性脱位,包括高位臼杯、股骨颈截骨过多、股骨颈过短等.Ⅲ类:假体位置不良性脱位.包括臼杯和股骨柄假体位置和方向的放置错误.Ⅳ类:同时存在软组织失衡和假体位置不良性脱位.目前认为,与THA术后脱位相关的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手术操作以及护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