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8 毫秒
21.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对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手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 sion,PLIF)病例,将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早期康复组患者术后第1天在腰围保护下离床活动,同时拔除尿管,更改引流为常压引流袋,在康复师指导下行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术后卧床休息,维持负压引流,拔除引流管后进行自行功能锻炼。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围手术期并发症、引流量及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3例单节段PLIF病例,其中2017年6月前手术患者均行传统康复措施,纳入对照组,之后手术患者均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并纳入早期康复组。早期康复组52例,女性占61.5%(32例),患者平均年龄52.4±15.9岁(23~78岁)。对照组61例,患者平均年龄55.0±11.2岁(21~76岁),女性患者占54.1%(33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118.79min vs术中出血量(306.56ml vs 307.73ml,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拔管时间(3.00d vs 3.15d)及总引流量(390.77ml vs 374.75ml)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随访ODI和VA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康复组出现1例再手术,1例术后腹胀便秘,对照组出现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例泌尿系感染,4例腹胀便秘,两组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8%vs 13.1%,P0.05)及平均住院时间(8.7±3.2d vs 10.2±2.7d,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单节段融合术后早期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离床活动及主动功能锻炼可降低围手术期卧床相关并发症风险,减少住院时间,但对总引流量、拔管时间、临床疗效及疼痛改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2.
随着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的普遍开展,术后并发的深部手术切口感染问题不容忽视,了解其病原谱及药物敏感特点,是成功治疗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基础。我们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资料,分析微生物学和药物敏感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胸椎黄韧带骨化椎管侵占与神经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椎管侵占引发脊髓损害的临界值,建立脊柱多节段病变中确定责任节段的影像学诊断标准。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取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因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行手术治疗者43例;对照组取2006年6月至2007年4月CT检查发现胸椎黄韧带骨化,而就诊前无明确神经损害者22例。在CT片上测量椎管矢状径、椎管发育性矢状径、椎管面积、椎管发育性面积,计算椎管矢状径残余率、椎管面积残余率。病例组患者的神经损害程度用JOA评分确定。结果影像学上椎管面积残余率与JOA评分相关性最大(r=0.449,P=0.003)。椎管面积残余率临界值取80%时诊断总符合率最高,其诊断灵敏度为93.0%,特异度为95.5%。结论(1)胸椎黄韧带骨化椎管侵占程度与神经损害程度相关,椎管面积残余率可以反映神经损害程度。(2)CT椎管面积残余率小于80%可作为胸椎黄韧带骨化引发脊髓损害的影像学标准。  相似文献   
24.
桡骨远端骨折并发前臂急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亮  韦峰  郭昭庆  周方 《中华创伤杂志》2002,18(12):763-764
桡骨远端骨折并发前臂急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少见 ,国外文献虽已有报道 ,但国内罕见。我科于 2 0 0 1年 7月 17日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患者 ,男 ,30岁 ,建筑工人。 2 .5m高处坠下 ,右手撑地。检查发现右腕部肿痛 ,诊断为Colles骨折 ,给予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2 3h后局部疼痛严重 ,药物不能缓解。拆除石膏后见腕横纹处散在张力性水疱 ,但症状仍不缓解 ,且出现手指麻木 ,被动牵拉痛。骨折后 2 6h ,麻醉后由肘下 2cm至腕横纹处切开减压 ,见指浅屈肌部分断裂 ,肌肉水肿充血。术后行外固定。 9d后逐步缝合伤口。术后…  相似文献   
25.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及其鉴定   总被引:31,自引:15,他引:16  
目的探讨将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方法,并对所诱导细胞的成骨特性进行鉴定. 方法分离人骨髓,梯度离心并结合全骨髓法进行培养,培养基中添加成骨诱导剂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及抗坏血酸.贴壁细胞传代,取第3代细胞鉴定其成骨特性;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钙-钴法染色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Ⅰ型胶原表达,原位杂交检测骨连接素(ON)、骨桥素(OP)表达,Von Kossa 染色检测钙结节形成. 结果第3代人MSCs呈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可连续传代10次;ALP染色阳性率达85%;Ⅰ型胶原、ON和OP表达阳性;Von Kossa 染色可见钙结节形成. 结论成功地将人MSCs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所诱导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26.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表现特点,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1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术后腰痛和功能改善程度。结果: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伴有功能障碍的严重腰痛,可伴随腹股沟、大腿前外侧痛或根性放射痛;病变椎间盘造影纤维环破裂明显,MRI上出现椎间盘纤维环后方高信号或终板信号改变者比率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后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率分别为(82.2±3.4)%和(74.0±5.7)%。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特异性体征和影像表现少,椎间盘造影是可靠诊断方法,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开放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age移位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骨科腰椎专业组行开放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的970例患者,男423例,女547例;年龄14~87岁(56.8±12.5岁).随访时腰椎侧位X线片上cage后缘标记线位置较术后首次测量...  相似文献   
28.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研究手术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1991至2005年手术治疗胸椎OPLL55例,男19例,女36例;年龄35~73岁,平均51.9岁。均伴有脊髓损害。手术方式包括单纯椎管后壁切除术34例、前方OPLL切除减压术15例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6例。结果55例中36例(65.5%)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OLF),18例(32.7%)合并颈椎OPLL。单纯发生于上胸椎的OPLL13例(23.6%),中胸椎12例(21.8%),下胸椎及胸腰段17例(30.9%),广泛分布者13例(23.6%)。4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7.1个月(6~168个月)。37例神经功能有改善,改善率为76.6%,无改善2例,加重4例。前方入路获随访者13例,其中3例症状加重,余改善率平均为82.9%(42.9%~100%)。后路椎管后壁切除术获随访者25例,1例无改善,1例加重,余改善率平均为72.6%(22.2%~100%)。前后路联合手术获随访5例,1例无改善,余改善率平均为83.9%。结论胸椎OPLL常合并胸椎OLF及颈椎OPLL。上胸椎OPLL合并颈椎管狭窄可一期行颈后路单开门及上胸椎椎管后壁切除术。两个节段以内的OPLL且不合并有造成脊髓压迫的胸椎OLF可行前路OPLL切除减压术,否则行后路椎管后壁切除术。单节段的OPLL合并胸椎OLF可行前后路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29.
目的:报道侧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椎管明显占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椎管明显占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侧前路减压,钉板或钉棒固定加椎间钛网融合器植骨融合固定。结果:16例均获随访12~32个月。手术后胸腰椎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s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Frank分级)提高1~3级。2例术中损伤胸膜并给予修补,5例术后出现腹股沟区麻木,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侧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椎管明显占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0.
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效果,评价其手术耐受性。方法:对57例年龄大于70岁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前伴发疾病、术后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及其处理进行总结,对45例获得6~58个月随访的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29分法对术前和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评分,计算改善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出现的全身并发症包括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脑梗塞等,局部并发症有脑脊液漏和伤口积液。45例患者随访时的平均改善率为60.2%,手术疗效不佳的患者占8.9%。病程在2年之内者与病程大于2年者的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前评分在10分之内者与大于10分者的改善率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严格控制伴发疾病,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