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7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77篇
综合类   235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58篇
  9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颈椎过伸性损伤是指颈椎在颅面部水平方向为主的暴力作用下使得颈椎过度仰伸所致颈椎及其支持结构和脊髓的损伤,是颈椎损伤的一种常见类型.颈椎过伸性损伤多见于伴有椎管狭窄的老年人群,临床上较少出现严重的骨折脱位,主要表现为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等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本文就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损伤机制及其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免疫细胞浸润全景,构建预后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并评估患者的预后.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肺鳞状细胞癌全转录组数据,通过R 4.0.3软件利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计算不同免疫细胞浸润相对含量,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建立预后风险评估模型,并用ROC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合临床变量绘制预测患者3、5、10年生存率列线图.结果 共涉及22种免疫细胞类型.正常组织中的8种免疫细胞亚群(初始B细胞、浆细胞、激活记忆CD4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M0型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休眠树突状细胞)浸润相对含量均低于肺鳞状细胞癌组织(P<0.05或P<0.01),正常组织中的另外8种免疫细胞亚群[休眠记忆CD4T细胞、休眠自然杀伤(NK)细胞、单核细胞、M2型巨噬细胞、激活树突状细胞、休眠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相对含量均高于肺鳞状细胞癌组织(P<0.01或P<0.05),其余免疫细胞亚群(记忆性B细胞、CD8T细胞、初始CD4T细胞、γ/δT细胞,激活NK细胞、激活肥大细胞)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初始CD4T细胞、休眠记忆CD4T细胞对肺鳞状细胞癌患者是危险因素(HR>1),而激活记忆CD4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休眠树突状细胞则是保护因素(HR<1).激活记忆CD4 T细胞、休眠树突状细胞浸润相对含量高的肺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较相对含量低的患者好(P<0.05).用激活记忆CD4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休眠树突状细胞构建的肺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风险评估模型的效能良好,ROC曲线的AUC为0.678.结论 休眠树突状细胞、激活记忆CD4T细胞与肺鳞状细胞癌的发生、预后有关,并且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预后相关免疫细胞亚群构建的预后风险评估模型效能良好.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借助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研究低级别胶质瘤(LGG)组织中补体C3a受体1(C3AR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LGG患者预后及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514例LGG患者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和临床信息.比较C3AR1基因在LGG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WHO分级LGG组织样本中C3AR1基因的表达量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LGG患者临床特征和C3AR1基因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LGG组织中C3AR1基因表达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及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与C3AR1基因表达呈正相关的基因群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LGG组织中C3AR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5).C3AR1基因在WHOⅢ级LGG组织中的表达高于WHOⅡ级(P<0.05),C3AR1基因低表达组患者的预后优于高表达组(HR=1.7,95%CI 1.1~2.4,P=0.0036).患者年龄、LGG级别和C3AR1基因表达水平是LGG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1).C3AR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LGG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均<0.01),且后者影响LGG患者预后.与C3AR1基因表达呈正相关基因群的干扰素 γ介导的信号通路、Ig/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保守位点、Ig样Cl型结构域、MHCⅠ/Ⅱ类抗原识别蛋白、连接肽特定区域、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参与调控LGG.结论 C3AR1与LGG的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有关,可能成为LGG分级诊断、免疫治疗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基于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挖掘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的核心基因并分析肿瘤和正常组织间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为CCSK的诊疗提供新方向.方法 对GEO数据库中GSE49972及GSE2712数据集进行联合分析,筛选CCSK和正常胚肾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鉴定CCSK的核心基因,同时对CCSK及正常胚肾组织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740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集中在细胞外结构组织、细胞外胶原基质、细胞黏附分子结合等功能模块.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主要信号通路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转录失调、黏着斑、钙离子信号通路及肿瘤蛋白多糖等.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核心模块中密封蛋白家族和钙黏着蛋白家族权重较大.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发现大多数免疫细胞在CCSK组织中浸润程度低,但CD4 T细胞浸润程度较高.结论 密封蛋白和钙黏着蛋白等相关通路及核心基因在CCSK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免疫检查点与特定激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能提高对CCSK的免疫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5.
器官移植是各种终末期疾病的最终治疗手段,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细胞性排斥反应得到有效控制,而体液性排斥反应即供体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仍是造成移植失败甚至受体死亡的重要因素.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在超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医学界对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认识还很有限.本文就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检测与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报告1例超声漏诊小肾癌患者,并通过文献回顾探讨超声诊断小肾癌的方法及漏诊、误诊原因.方法 报告1例超声漏诊小肾癌病例的诊治过程,回顾199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国内超声诊断小肾癌的相关文献,总结小肾癌的超声诊断方法及漏诊、误诊原因.结果 患者首次超声检查漏诊右肾占位,仅检出左肾占位,首次超声复查未改变检查设备仅改善检查条件仍未检出右肾占位,后连续2次更换成像质量更高的超声设备,同时改善检查条件,最终超声诊断为双肾占位,恶性可能.术后病理双肾占位均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检索共获得37篇超声诊断小肾癌相关文献,计1611个小肾癌病例.小肾癌超声回声类型以高回声[39.4%(329/836)]和低回声[39.0%(326/836)]为主,血流分布以病灶实质内树枝状血流信号最常见[44.7%(220/492)],超声造影具有"快进快出"的特点,且不同病理类型的小肾癌其超声造影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c2=37.58,P=0.01).常规超声诊断小肾癌的灵敏性与超声造影、CT平扫+增强、MRI平扫+增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P=0.96).小肾癌常规超声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15.3%(139/908)、1.8%(17/919),误诊疾病以肾错构瘤最常见[47.3%(52/110)],漏诊因素主要包括超声设备图像质量、小肾癌的相对位置、操作医师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等.结论 小肾癌的回声类型、血流特点、造影剂充填和消退速度均呈现不同特点.超声设备条件可能影响小肾癌的筛查效果,超声医师充分了解设备性能并全面把握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有助于提高对小肾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究海藻酸盐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大鼠海水浸泡创面的抗炎效果。 方法 制备大鼠海水浸泡创面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负压引流海藻酸盐辅料装置覆盖,对照组使用常规急救辅料覆盖。伤后第5天取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查。第7天取伤口组织提取总RNA,进行qRT-PCR实验,对TNF-α与IL-6 mR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术后第7天取伤口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情况。 结果 血常规结果显示,实验组白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RT-PCR实验显示,实验组炎症因子IL-6与TNF-α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胶原纤维排列整齐,新生血管呈垂直创面生长,创面可见明显的上皮化;对照组上皮化不充分,肉芽组织内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VEGF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负压引流海藻酸盐敷料装置对海水浸泡创面,有利于减少炎症反应,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微血管生成,进而促进伤口的良性愈合。  相似文献   
28.
29.
军事训练伤(military training injury,MTI)是军队官兵由于军事训练而造成的训练损伤,是现阶段全球部队官兵常见的训练损伤类型。军事训练伤严重影响训练效率、职业健康和整体军事准备状态,是长期困扰部队官兵健康的难题。近年来,高频超声飞速发展,对肌骨疾病的诊断优势日益凸显。高频超声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训练伤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高频超声在军事训练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作综述,为我军官兵训练伤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
目的:随着肾细胞癌(RCC)治疗方法的进步,转移性肾癌(mRCC)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SREs)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本文对RCC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RCC骨转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2月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114例RCC骨转移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资料,总结骨转移好发部位及确诊肾癌至发现骨转移时间等临床特点。结果:114例RCC骨转移患者中,男95例(83.3%),女19例(16.7%);影像学共诊断骨转移病灶218处,胸椎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103处。46例患者就诊时已出现骨转移,其中33例以SREs为首发表现就诊后通过病理确诊为RCC骨转移;68例患者术后出现骨转移,平均转移时间51.5个月。所有患者肾脏原发病灶或骨转移病灶均经过病理确诊为RCC,其中87例骨转移瘤可明确RCC病理亚型,肾透明细胞癌(ccRCC)83例,肾乳头状细胞癌(pRCC)3例,嫌色细胞癌(chRCC)1例。结论:男性RCC患者骨转移的发生率高于女性,胸椎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ccRCC是最常见的病理亚型。RCC术后需要进行规范化的随访,因SREs就诊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也应考虑到RCC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